【摘要】本文從零售業人工成本控制的目標談起,分析了零售業人工成本控制的原則和實施途徑,目的是使零售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成本優勢。
隨著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知識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員工在企業中扮演的角色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在現代企業中,員工不僅僅意味著企業成本,更被認為可增值的資本,能為企業帶來遠遠大于成本的價值。在零售企業中,總成本主要由商店租金、水電費、銷售費用、人工成本四大部分組成,四者在總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約為32%、18%、18%、32%。商店租金一般在租賃協議中就已簽訂很難改變,水電費節約的空間也不大,而且,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商品經濟中,銷售費用的節約也越來越困難。邁克爾波特的競爭理論將競爭優勢分為成本領先優勢、差異化優勢、集中優勢。因此,為取得邁克爾波特成本領先優勢的最有效途徑就是控制人工成本。
一、零售業人工成本控制的目標
零售業人工成本控制的目標基本分為四類:實現企業利潤,激勵員工努力工作創造業績,調節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為員工提供社會保障。
(一)實現企業利潤
人工成本對企業是一種費用支出,對員工來講則是收入,是實現零售企業內部員工收入分配的基本手段。員工為獲得收入必須提供自己的體力和腦力勞動來為企業服務,企業進而實現產品增值,獲取利潤。
(二)激勵員工努力工作創造業績
零售業是一種商業行為,但又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務,因此零售業的人工成本控制不僅僅考慮如何減小支出,更要考慮如何在員工之間實現差異化報酬,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員工的競爭意識、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應根據業績和服務質量進行不同程度的獎懲。
(三)調節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人力成本的高低可以調節人工在企業各部門的流動,實現最優配置。因此,如何使企業員工發揮最大的效用,僅有激勵機制是不夠的,零售業的人工成本控制要求人力資源部根據員工特質進行合理的分工安排,同時對素質高,能力強的員工進行高薪回報以吸引優秀人才的加入。
(四)為員工提供社會保障
根據勞動部頒發的(1997)261號文件規定,人工成本包括:從業人員的勞動報酬、不在崗職工生活費、職工工資總額、社會保險費用、福利費用、教育經費、住房費用、其他人工成本等。因此,企業作為社會中的一個團體,為員工支付的社會保險費、醫療費、住房費等,實際上是貫徹執行了國家法律法規及各項福利政策,起到了為員工提供社會保障的作用。
二、零售業人工成本控制的原則
零售業相比較其他行業而言,其經營運作方法經常隨著季節、區域以及人們偏好的不同而調整,因此,零售業的人工成本控制程序較復雜,須掌握的細節更多。但總體而言,零售業的人工成本控制必須本著事前、事中、事后的程序,遵循以下基本原則進行。
(一)實行人工成本控制預警機制
即在參考行業等人工成本控制體系指標的基礎上建立一系列的人工成本預警指標。此外,企業在制定人工成本預警體系的同時,必須遵照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人工成本增長率不能超過銷售收入增長率。
(二)各部門協調配合原則
一個企業要想有效的控制人工成本,僅僅依賴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是不夠的,需要財務,計劃,作業等各部門的協調配合并貫徹實施。所以,在進行人工成本控制的同時,必須確保各部門都能夠通力合作。
(三)最大效益原則
多數企業經營的目標是為了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企業的人力資本管理的最終目標也是怎樣幫助企業實現最大化的效益。人工成本控制不是怎樣縮減人工支出而是怎樣合理配置員工和安排薪資,以發揮員工最大的潛質,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為基本目標。這樣即使人工支出增加,但企業利潤也增加,完全可以彌補增加的成本并且有節余。
三、零售業人工成本控制的實施
零售業的行業性質要求員工與顧客面對面地接觸,需要更多的員工人數和高質量的服務,因此零售業的人工成本控制應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進行實施。一方面從零售企業的組織結構設計開始對企業人工安排有一個整體的規劃,另一方面從員工出發對人工成本進行控制。
(一)設計合理的組織結構
一個企業的組織結構會影響到組織的運行效率、機構及人員的配置并影響人工成本的管理水平。尤其對于零售業,人工需求大且多樣化,合理的組織結構更加必不可少。目前零售業大多為連鎖經營,總部與連鎖店的關系,總部對連鎖店的放權程度直接影響到企業的運作方式。因此,零售業的組織結構設計,既要考慮分工協作的原則,在實行專業分工的同時又要重視部門間的協作配合。總部、地區及各連鎖店應適當的集權和分權,努力做到既不影響工作效率又不影響積極性。
(二)建立最優的用工方案
決定企業用工方案時,不能考慮招聘單一的人工,可以在用工上實行差異化管理。具體可采用以下方法:不同期限的勞動合同,對核心員工可以簽訂長期合同,保證骨干核心對企業的忠誠度;對基層工作者合同期限一般半年到一個月,這主要是考慮勞動法規規定無故辭退員工需支付經濟賠償,如果基層員工經常出錯則可以短期內更換,減少企業不必要的人工支出;合理使用促銷員,促銷員由供應商或引廠進店的廠家派駐到超市負責產品的促銷,薪資福利由供應商或廠商提供,超市負責日常管理,合理有效的使用促銷員,有力的彌補了超市人力的不足,節約了人工成本;使用小時工,小時工工作時間隨意,非工資型成本低,人員配置靈活,零售業可以根據崗位特點在銷售旺季,靈活使用小時工,最大限度的節約人工成本。
(三)提高培訓的質量
零售業的員工服務質量直接影響企業形象和效益,應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對不同崗位的員工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培訓,可以直接或間接的督促員工的進取心,激發其工作積極性。
(四)提高員工工作效率
若要節約人工成本,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工作效率。效率提高,用工減少,人工成本自然下降。為提高工作效率,企業必須制定嚴格的崗位監督制度,確保員工在崗位上不偷懶不怠工,同時精簡業務流程,減少某些崗位不必要的人工,實行一人多能,既提高單個員工的工資,又降低了人工成本,達到人工成本控制的目的。
以上探討了零售業的人工成本控制方法,但要使人工成本管理見效,關鍵是必須嚴格貫徹執行人工成本控制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