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許多中小企業不進行財務預算,財務管理工作盲目性較大,如果利用彈性預算法對小企業的制造費用和利潤總額進行預測,那么對于加強財務控制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是非常有益的。本文用成方圓制造廠的案例對這一預算方法作一具體分析。
彈性預算又稱變動預算,是企業在不能準確預測業務量的前提下,根據預算期可預見的不同業務量水平分別確定其預算額的預算。由于這種預算隨業務量水平的變動可以進行機動調整,因此,非常實用。如果小企業應用這一方法對將要進行的投資項目進行財務預算,可以事先掌握其成本和利潤的一般水平和可能達到的目標范圍,對于投資者的決策以及決策后對經營過程的有效控制都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筆者用這一方法對成方圓制造廠2006年擬利用閑置的三臺機器,投資一項學生用鋼木小床桌項目進行了財務預算,在不知盈利狀況如何的情況下,為了回避風險、穩健投資,筆者利用彈性預算法對該項目的制造費用及利潤情況進行了財務預算。(見表1)
從表1可以得知如下數據:
固定成本費用總額a=10000+9000+13000+1500
=33500(元)
變動成本費用率b=2+1+0.35+0.10=3.45元/臺時
成本性態模型y=a+bx
=33500+3.45x
利用該模型可以預測業務量x在8400—9765臺時之間,即:生產能力利用率為90%—105%之間任意一點上的制造費用預算數(本例中生產能力利用100%時為9300臺時)。
即:制造費用=33500+3.45×9300=65585(元)
為了便于費用的分項控制和考核,筆者進一步按照費用項目列出不同業務量水平下的彈性預算表,如表2所示。

根據表2可知:生產能力利用為90%時,機器開動8400臺時,制造費用可控制在62480元以內;生產能力利用率在95%時,機器開動8835臺時,造費用可控制在63980元,依此類推。
根據筆者的調查了解,如果機器開動8400臺時,可使銷售收入達到97200元;如果機器開動8835臺時,可使銷售收入達到1026000元,如果機器開動9300臺時,銷售收入可達到1134000元。根據這樣的調查了解得知,該產品技術簡單,沒有廢品,凡生產便可達到合格,而且由于和近10所高校以及中專、技校有業務上的往來,常年銷售,不存在滯銷問題。另外,還可以向居民零售,或向超市供貨,總之,銷售不成問題。
根據以上預測,如果生產能力利用率為100%時,銷售收入可達到108萬元,就可以編制利潤預算表,如表3。
由表3可知,如果企業投資學生用鋼木小床桌,生產能力100%的利用,每年可為本企業創造利潤1014415元,對于一個小企業來說,這可是件有利可圖的好生意,于是,成方圓制造廠決定投資。
在投入生產的過程中,每個月都進行成本核算和分析,分析的方法仍然是彈性預算法,這樣便可控制制造費用不高于預算的水平,結果在2006年11月末就完成了全年的財務預算利潤指標101萬元,并且把制造費用控制在了預算之內,提前一個月完成了計劃利潤指標。(注:這里的制造費用是指全部生產費用)
由此可見,小企業如果能夠對所要投資的項目事先進行財務預算,可以避免投資的盲目性,增加成功的可能性。而彈性預算簡便易行,是一種有利于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好方法。筆者曾經用這一簡便易行的方法對許多小企業的投資狀況進行了財務預算,效果都很好。目前許多小企業的投資人還沒有掌握一種科學的財務預算方法,對于所投資的項目沒有事先的財務預算,只憑投資人主觀判斷,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建議在小企業中推廣彈性預算法,以提高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水平。
在我國,小企業正以數以萬計的速度成長,搞好這些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應該列入我國經濟管理的議事日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