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進一步改革,高校的管理模式逐步轉化為“政府宏觀管理,學校面向社會自主辦學”的新模式。高等教育改革在帶給高校一定程度自主權的同時,也相應地增加了高校的財務風險。如何認識和防范由于管理不善而導致的高校財務狀況總體失衡,如何防范和控制籌資渠道多元化帶來的財務風險,是高校需要系統研究的課題。
高校財務風險預警,主要是通過設立并觀察、判斷一系列敏感性財務指標的變化和發展趨勢,對高校可能或將要面臨的財務危機實施預測和預報的財務分析控制活動。因此,正確分析高校財務風險成因、表現,尋找防范風險對策,對確保高校的財務安全,促進高校的健康快速發展十分必要。高等院校在運營過程中因資金運動的不確定性而面臨著風險,如財務狀況失衡、投資失控、債務包袱沉重、資金困難等問題。從現實情況來看,大多數高校對財務風險問題還沒有足夠的重視,沒有建立起有效的防范機制,也沒有相關的防范制度,對風險預警不夠,這將為高校的進一步發展帶來隱患。隨著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高教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與此同時辦學條件與教育發展之間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高校在財政補助資金和自籌收入不能滿足建設需求的情況下,大多利用銀行貸款,加大了高校財務風險。從風險的產生發展來看,財務危機往往首先是從財務管理環節爆發。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財務預警系統,及時診斷出高校財務危機的預警信號,并有效地采取相應措施,將危機消滅在萌芽階段,是我國高校財務風險控制的重要手段,對高校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高校財務風險預警存在的問題
?。ㄒ唬┍匾哉J識不足
1.多元籌資辦學的新格局,導致舉債帶來的財務風險必然出現。因此,通過建立財務預警系統,及時、科學、有效地對財務運行風險進行分析預警,是保證高校財務工作良性發展的重要環節。
2.高校內部管理系統風險因素增多,客觀上要求設立各種監控體系,變事后管理為事前管理。
3.信息量的擴大和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學校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決策和反應,建立預警管理體系可提升反應能力。
?。ǘ┗厩疤岽嬖谇啡?br/> 1.較為完備扎實的管理基礎是實施財務預警的基礎條件。
2.財務管理與其它管理活動的良好銜接和協調。
3.規范真實的財務會計信息。
4.必須具備符合現代人才管理特點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
?。ㄈ┊斍案咝4嬖谌箢愋偷呢攧诊L險
1.支出結構不合理導致的高校財務狀況在進行中長期平衡過程中出現的失衡現象。
2.規模擴建帶來的債務風險,為了提升層次,擴大辦學規模,高校都存在由于過度舉債或不良舉債而影響高校正常財務支出和不能按期償還到期貸款資金和利息的可能性而導致其無法正常辦學的風險。
3.創辦校辦企業和后勤社會化改革導致一批沒有法人資格,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運行實體,其財務風險實際上是由高校來承擔的。
二、高校財務風險預警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ㄒ唬┻m應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需求,提高財務人員信息化運用水平,防范高科技帶來的安全隱患。加強信息管理,保證預警信息傳遞路線的通暢。財務預警系統必須以大量的動態信息為基礎,這就要求加強信息管理,使之能夠全面準確及時的向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提供信息。必要時可配備專業的人員,使預警信息能迅速反饋到管理層以便及時做出對策反應。
(二)合理利用融資工具以防范高校過度舉債導致的風險。加強貸款的管理,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校內制度,科學確定貸款額度、結構、期限、還款計劃,建立“銀行貸款額度控制與風險評價模型”,測算監督貸款風險,控制貸款規模,優化貸款結構。
?。ㄈ娀洕熑沃疲D變理財和籌資觀念以防范高校財務狀況總體失衡風險。健全高校各級經濟責任制,完善高校經濟監督機制,進一步規范校內會計工作秩序。嚴肅財經紀律,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高校應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科學制定學校的各項財務規章制度。主要包括:經濟責任制度、財務管理制度、資產管理制度、內部分配制度、內部牽制制度、崗位責任制、內部審計制度等。建立有效的約束機制和監督機制,制定最佳的財務計劃,加強會計核算和成本費用控制,有效地利用學校各項資金,努力提高經濟效益。健全資金使用審批制度,增加資金使用透明度。及時、真實、完整地反映學校財務狀況,為學校經營管理投資決策提供可靠的財務信息。
(四)科學運用指標體系進行預警,建立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注意保持預警系統的先進性和有用性,淘汰不適用的指標,增加更能反映高校實際問題的新指標。各項指標的選擇應根據高校的長期、中期、短期規劃,在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前提下綜合考慮選擇,或根據學校的特殊情況予以設立,臨界值、預警標準也應根據實際情況及學校期望的效果予以確定?,F有的預警模型雖然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仍存在局限性,高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完善財務風險預警模型,制定出適合本單位財務特點的預警指標體系。
?。ㄎ澹┙⑵鹩行У姆婪稒C制和相關的防范制度。學校高層領導應足夠重視,在思想上樹立識別風險、防范風險的意識。高校對外投資必須有成本管理意識,確保資金使用安全和資產的保值增值。高校擴招以后,學生學費特別是老生學費拖欠問題已成為高校不容忽視的問題,學校應健全有效制度,將學費拖欠比例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較低比例。加強創收管理,完善內部分配制度,對于部門創收本著既要放寬搞活,又要管住管好的原則,不管何種形式取得的收入,都要納入預算管理,實行統一管理和核算。在內部分配上,合理制定分成比例,兼顧學校、部門和個人的利益,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積極探索創新財務管理運行機制。逐步下移理財重心,推行分層理財、全員理財。根據學校規模和內部治理結構,科學劃分任務中心,確定理財主體。將市場機制引入學校經濟管理活動,促進校內資源合理流動。在對全校經濟活動實行集中核算的基礎上對部分財力支配權進行科學調整,通過建立更加完善的運行機制,引導和激發學校內部改善經濟行為,達到提高理財效率、強化財務管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