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從五個方面闡述了高校在新的歷史發展期間,如何解決各種財務管理問題,以實現高校財務的和諧管理。
隨著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和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然而,有限資金與教育事業發展需要的矛盾、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與傳統財務管理體制之間的矛盾以及市場經濟給高校財務管理帶來的新問題交織在一起,使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成為學校各項工作矛盾的焦點。因此,在這個發展的機遇期和矛盾凸現期,要求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必須樹立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用全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妥善解決各方面的矛盾,努力實現高校財務的和諧管理。
一、優質服務,實現財務管理環境的和諧
管理和服務是高校財務工作密不可分的兩個方面,實現和諧管理更應強調以優質服務為先,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廣大財務人員應以優質服務為先導,努力實現服務和管理的互動和協調。財務優質服務應體現在:
(一)熱情周到。平等禮貌地接待每一位報銷人員,耐心解答財務問題,嫻熟地處理報銷事項,這實際上也是財務人員自身修養和業務水平的體現。
(二)創新服務。在服務手段上,由過去單純面對面服務轉向充分利用網絡服務,把與教職工密切相關的報銷流程、工資分配、差旅費報銷制度、醫療費報銷制度等有關制度,都掛上網去,做到公開透明,方便職工。在服務方式上,可以在財務處設立一個服務角,在服務角內,前來報銷的職工可以方便地粘貼好票據,填寫好有關憑證,計算報銷金額,這樣可以緩解人多等待報銷時產生的急躁情緒,財務人員能更優質、更快捷地為廣大教工服務。
二、財務信息公開,實現師生員工關系和諧
廣大師生員工之所以對財務部門有很多意見和不滿,除了與會計人員的服務態度和工作作風有關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財務管理信息不對稱。因此,要實現高校財務的和諧管理,必須盡快解決目前高校財務管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從提高制度執行的有效性和滿足廣大師生心理需求兩方面出發,充分利用會議、文件、校園網、公示牌等媒介,將財務信息公開化的理念滲透到平時的細微之處。
(一)報銷制度要公開化、透明化,包括報銷標準、報銷內容、審批程序等報銷流程的細微環節,以減少報銷過程的各種疑慮,避免各種誤解。
(二)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學校的重大財務信息。例如:學校財務收支情況、預算安排及預算執行情況、重大項目的收支情況、部門經費使用等。
(三)對廣大教工個人財務信息公開要做到及時、準確。廣大教工的個人工資,公積金及個人所得稅計算,個人往來賬明細,各項補助明細等等這些個人財務信息公開必須及時、準確,以方便廣大教職工查對。
三、優化配置資源,實現資源管理和諧
高校財力資源優化配置的實質是發揮高校財務管理的杠桿作用,通過合理配置,使既定有限的教育經費投入取得教育產出的最大值。
(一)首先保證基本的辦公經費、水電費、人員工資等維持學校正常運轉的支出。
(二)要加強對科研和科研基礎設施的投入,特別要重點加大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重大科研項目的投入。學校要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