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商人才有可能成為偉大的商人。
有人戲稱我為“老人”,概因生活方式趕不上潮流吧。前些天偶爾在車上聽到一個叫阿桑的女孩唱的歌《葉子》,里面有兩句話感同身受: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當一個人把孤單上升為心靈的狂歡,已然進入佛門境地;而一群人把歇斯底里的狂歡演繹成個體浮躁的孤單,應是當今社會一部分人的真實寫照。阿桑唱的是情歌,但于我的體會卻是歷經商業磨礪后的真實。
孤獨是一種真實的力量,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方式之一。蕓蕓眾生,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享受天倫之樂,體會家庭、愛情和事業的歡娛,很多人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時期要忍受長期孤獨的煎熬、折磨,甚至攸關生死。孤獨會讓人瘋狂,也會造就一個人從脆弱走向強大。具有責任感的企業家是孤獨的,他們的孤獨不是站在高處的俯視,而是走在低處的彷徨和無奈;他們被責任驅趕,他們被生存威脅,他們是圍著公司的磨盤被成長之布掩蓋了雙眼的驢子,他們一刻不能停止,他們甚至要用弱小的肩膀負起所有期望的心靈。
我曾經在《人生的五個修煉》一文中描述這種來自商業的孤獨,引起網友的極大共鳴。做企業無論你有多么高多么低的境界,孤獨是必須的修煉。創業初期,你可能天天為了生存忍受精神上的折磨,走不出去,也引不進來。實力不夠強大的時候,人人斜著眼看你。當你單槍匹馬終于建立起強大優勢的時候,你的員工你的公司你的利潤等外界看都已很熱鬧很光鮮的時候,企業家的內心卻是孤獨的,因為他的孤獨在于精神求索的痛苦與不為人所知的辛酸、艱難與抗爭,以及一個又一個的目標和高度。
孤獨是內在的,是與生俱來的。孤獨在于當你艱難的時候,沒有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你必須勇敢面對一切;孤獨在于當你有成就的時候,很多人在擁擠著幫你,你必須淡化一切。孤獨不是清高,更不是冷峻,而是思考;孤獨不是封鎖,也不是拒絕,而是包容。孤獨是淡然如水,是趨低的承納。無論你多么失敗或成功,企業家注定是終生孤獨的。一個沒有經歷過孤獨的企業家,不是成熟的企業家;真正企業家的孤獨發自內心,不可撫摸,不可觸及,不可引用。他們的孤獨甚至如此單純,沒有江湖的老練,也沒有時尚的品位,但心仍然純凈,一塵不染,骨子里抗拒著世俗的浸染。
商業巨子李嘉誠至今仍在自我反思:人生在不同的階段中,要經常反思自問,我有什么心愿?我有宏偉的夢想,但懂不懂什么是有節制的熱情?我有與命運拼搏的決心,但有沒有面對恐懼的勇氣?我有信心、有機會,但有沒有智慧?我自信能力過人,但有沒有面對順境、逆境都可以恰如其分行事的心力?
在李嘉誠眼里,只有領袖領導眾人,讓人甘心跟隨;老板只懂得支配眾人,發號施令,卻讓人感到渺小。那些動輒被媒體譽為某種領袖或在小圈子里自詡為英雄的企業管理者們,又有多少真正稱得上商業領袖?你的成功是否真正甄選、延攬了比你更聰明的人才,你是否挑選了過多的名氣大但自我標榜的企業明星?你是否在肩負經濟組織特定及有限責任的同時,攜手服務貢獻于社會?你是否放棄了傲慢的心神而變得充滿傲骨?又有多少人真正放棄了統治自我意志的靈魂而皈依真誠?
危險是企業家的基因,它注定伴隨你的成長和生命。因為沒有無危險的行業和人生,也沒有只有機遇的危險,危險早晚要來臨,它不隨你的心情與財富,也不隨你的逃避與防范。企業家是孤家寡人,是工作狂,他們選擇為事業工作,為危機而戰,他們喜歡獨立,挑戰,而不是逃避。企業家的孤獨和對利潤的追逐既“內在于商業的本質之中”,又超越于矛盾之外,他們為公司化的社會未來而戰,為滿足市場而竭力。
從商人社會的發展史來看,只有孤獨的商人才有可能成就一番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