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同春天一樣可愛,同夏天一樣熱情,同冬天一樣迷人。金秋的陽光溫馨恬靜,內蒙古的秋風和煦輕柔,藍天白云飄逸悠揚。幾年前的秋天,一個神秘的北京女子來到了內蒙古,可是她根本無暇欣賞這良辰美景,而是不分晝夜地在草原上奔波,只為了尋找她的寶貝。
大草原上尋牛的女子
女子名叫王建華,她要尋找的寶貝是一種牛,為了找牛,她已經跑遍了內蒙古大大小小的草原。
“特別失望,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很多地方我都去過,就是沒找到我要的牛。每次遠遠地看見牛,我就兩眼冒綠光,走近一瞧,綠光立即就消失了。內蒙古怎么會沒有牛啊。”王建華一臉迷茫。
小時候學過一首詩: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寫的就是在遼闊的內蒙古大草原上,放眼望去牛羊成群的景象。但是,王建華卻偏偏目中無牛。
“我要的是魯西牛。”王建華堅定地道出了自己的喜好。有資料顯示,讓王建華如此情有獨種,煞費苦心找尋的魯西牛全稱魯西黃牛,是中國最好的牛種之一,產自黃河中游,那里水草豐富,飼養工序科學。
王建華分析說:“到目前為止,魯西牛是我知道的最好的品種。不同的品種口感不一樣,我把品種都單分了出來,魯西牛口感細嫩、鮮滑、多汁,顏色鮮美;秦川牛雖然花紋多,口感也不錯,但是顏色暗淡,只適合燒烤。”
原來,王建華千辛萬苦地找牛就是為了吃牛肉,讓人不解的是,這世界上吃牛肉的人很多,可為了吃牛肉而滿世界找牛的事情還是頭一回聽說。
“我是開肥牛火鍋店的,牛肉的品質一定要保證,否則不如讓客人涮青菜去。青菜可能到處能買到,但好牛肉就不是那么容易品嘗到。”王建華在草原上艱難找尋魯西牛,不為別的,只因為她在北京經營著一家連鎖肥牛火鍋店。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缺什么找什么,缺牛肉就去找牛肉,沒必要找活牛,可王建華必須這樣做,個中緣由她自己最明白。
好口碑源于好牛
王建華從開第一家火鍋店開始,對牛肉品質就格外講究,“我們的牛排都是按照韓餐的標準制作,腹部這塊一劈兩半以后,前胸肉就拿來做牛排,因為這部分肉厚肥肉少帶花紋,可以做出很長很漂亮的卷,讓人一看就知道質量上乘。”
從開店的第一天起,王建華都是自己親自去挑選店里所需的牛肉,正是因為她對牛肉品質的挑剔,火鍋店的生意很快火爆起來。
“當時外界盛傳我們店的牛肉太好吃了,到嘴就化。”因為擁有了品質上乘的牛肉,王建華的肥牛火鍋店獲得了良好的聲譽,通過口碑傳播,火鍋店的名氣越來越大,慕名前來的賓客趨之若鶩。
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王建華在北京開出了8家分店。“為了滿足更多顧客的需求,我們每隔很短一段時間就要開一家分店,有顧客形容說御香苑就像小精靈一樣,開到哪兒、火到哪兒。” 王建華笑容可掬地說。
分店越開越多,需要的牛肉數量也是越來越大,王建華發現,她一直堅持的牛肉品質開始出現問題,“因為當時各分店的生意都挺好,牛肉用量非常大,供應商已經給不了那么多好肉了,老想以次充好蒙騙我們。”
本來還想繼續擴大規模的王建華開始慌了,她只能把擴大規模的事情暫時放下來,集中精力確保八家店的牛肉品質。
王建華經過仔細考慮627329ea6676ce1c57be01d002996641,認為要想長期保證牛肉的品質,最根本的辦法就是找到魯西牛。可是北京近郊,包括河北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她的需要,王建華決定去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內蒙古試試運氣。
千辛萬苦找到魯西牛
王建華滿懷信心地來到內蒙古的包頭、呼和浩特一帶尋找魯西牛,希望在滿是牛群的內蒙古建立自己的魯西牛供應基地,等走遍了這一帶的草原,留給王建華的只有沮喪:“我找了一圈,沒有發現魯西牛。”
王建華還是不死心,只要看到有牛群的影子,她就立刻沖過去,“遠遠地看見那一大片紅牛、黑牛、白羊時還是很興奮,只是每次走近后都失望,牛太瘦了,品種不行。”
跑遍了內蒙古的西部,王建華沒有找到魯西牛的影子。正在發愁之際,有朋友提醒她,可以去內蒙古的呼倫貝爾大草原看看。王建華一聽,頓時來了精神,她連夜驅車1000多公里,直奔赫赫有名的呼倫貝爾大草原而去。

王建華日夜兼程,很快來到了呼倫貝爾大草原。極目遠眺,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