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專家的印象一直很好,這么多年來,一直沒有離開過專家,可以說是專家指導了我的生活。這個世界也越來越離不開專家,沒有專家的生活——哦,能叫生活嗎?——至少是不完美的生活。別的不說,僅說心理問題吧,倘若沒有那些心理專家的苦口婆心,不知多少人要像討薪的民工一樣,從高樓往下蹦。倘若沒有婦科專家,不知多少女性要活在身體的地獄里。同樣的道理,要是沒有性學專家,不知多少男人要威風掃地。如此說來,我對生活在這個專家時代除了幸甚至哉還是幸甚至哉。
專家的身份電萬紫千紅:什么理財專家、風水專家、營養專家、健身專家、書畫鑒定專家,甚至還有針對公務員考試的所謂命題專家、押題專家。有棉花專家也有水稻專家。這么說吧,只要與我們生活相關的,沒有不專家的。哪怕孩子還在肚子里,就有胎教專家電話打上門來(你懷疑那些專家百忙之中怎么會查找到你的電話)。有一段時間,報紙上說,頭南腳北睡最好,因為這樣與地球磁場一致,有利于身體健康;但你剛把床鋪調整過來,又有專家站出來說了,還是頭東腳西睡好,這樣地球磁場才不會干擾心臟;你正在為要不要把床再調回來的時候,又有專家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向右側身睡最好,對心臟有利;嗨,你還沒明白怎么回事,某某專家又有更前沿成果了,說還是向左側睡好,因為不會壓迫肝臟,對胃也有利。暈,我擔心再研究下去,人就不能躺著睡了,只能像馬那樣站著睡——倘若真站著睡,又會有人說了,人怎么可以站著睡?那會得關節炎的——當然,這話也是專家說的。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專家不如無專家。
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各地都在搞城市建設,常常邀請一批專家去考察,集腋成裘,專家意見會成為政府決策重要參考,有時候,甚至到了專家意見就是政府意見的地步。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前任走了,后任到來,新官上任三把火,一般來說,第一把火是在城市形象上下工夫,可是這形象已經被前任搞過了,不怕,請一批專家重新規劃。于是,新的專家團又浩浩蕩蕩地開到這個城市,這一批專家的任務就是批判與糾偏——當然是對前任專家。如果在簽名冊上你發現前任專家團的專家又再次現身,也沒什么大驚小怪的,畢竟專家也是人,與紅包無家仇更無國恨。不拿白不拿,拿了也門拿,哪怕是自己抽自己的嘴巴。
前些時候,蘇丹紅鬧得人心惶惶的,馬上有專家出來安慰我們說:體重60公斤的成人每天食用1200多個“涉紅鴨蛋”,才有可能達到誘發腫瘤的劑量。這句話的潛臺詞無疑是,蘇丹紅鴨蛋不但可以吃,而且很安全。然而這個專家忘了,人體有蓄積量的問題,慢性中毒的結果只能再次證明一個道理:最后一根稻草壓死人。這樣的狗屁專家,不要也罷。我建議以后在專家這兩個字前面,倘要加定語,除了“著名的”、“有突出貢獻的”之外,也可以加上“有良心的”、“負責任的”。
我不否認有很多專家不僅優秀而且相當優秀,他們有真才實學,他們的道德標準也可以說是社會的良心,也正是因為這些良心的存在,我們對專家才無條件地信賴(甚至依賴),但,我最怕這種信賴,像扶貧基金一樣,都敢被挪作它用。專家如果成了某些利益集團的“托兒”,是很恐怖的,所以最后我想說一句得罪人的話,專家就像磚頭——真正的專家,無疑會把這個社會筑成一座漂亮而堅固的摩天大廈,而冒牌專家,或者說那些昧了良心的專家,如果擱地上了,會像磚頭一樣,冷不丁地絆你一腳;如果拋起來了,也會像磚頭一樣,把我們的生活砸得頭破血流——如果生活有頭的話。
(文青薦自《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