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犯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企業工作人員、其他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進行非法活動或者對工作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破壞國家對職務的管理職能,依照刑法應當受到處罰的行為總稱。
在工程建設中,審批、招標、投標、材料采購、施工、監理、決算、結算、竣工等各個環節,都有可能變成了一個個“黑洞”,將有貪欲之心的人拉了進去,在他們“慷國家之慨”時,卻以落馬而告終。
七大犯罪環節揭秘
如何利用職權撈到好處,吃到送到嘴邊的“唐僧肉”,一些身在其位的工作人員在這七大環節上做足了文章。
1.利用審批環節索賄。這個環節包括對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審批。在審批過程中,一些國家工作人員利用審批權索賄。如:批準不符合條件的項目以受賄;給不符合法定條件的項目予以審批,公開或者暗示建設單位為己謀利;與報批的建設單位串通,騙取審批;利用手中的審批權,采取故意刁難、拖延等手段索要賄賂等。
2.招投標中暗藏交易。通過招投標發包的工程幾乎每個環節都有權錢交易機會,它在實際中的違法違規現象表現最為突出。在這個環節中,逃避招標、虛假招標、割包分包、壓級壓價的現象層出不窮,而有的工作人員通過在各個環節上插手,以此借機索賄受賄。
3.采購物資中拿回扣。一個工程建設項目,材料費用占有很大比重,采購什么樣的材料、去哪采購,這個過程也是“腐敗”頻發的環節,主要表現是以次充好、拿回扣、偽造單據等。
4.施工當中放棄職責。施工的工程技術人員在利益的驅動之下,被拉攏腐蝕而放棄職責,造成工程項目質量隱患的情況經常發生,這個環節里隱藏著貪污、賄賂、瀆職等職務犯罪。
5.質量監督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質量監督、工程驗收已經成為一些執法人員“吃拿卡要報”的主要環節。他們只要有了個人利益,就把各種規定放在一邊了。
6.預算結算中“揩油水”。一些施工單位或者建設單位的管理人員常常在工程項目預算、結算及工程款的支付這一環節上做文章,行賄建設單位的預、決算人員,采取虛設項目等手法,騙取建設單位的工程款,并行賄建設單位的管理人員。
7.驗收時“再撈一把”。相關人員在竣工驗收階段弄虛作假,賄賂驗收人員,驗收人員故意隱瞞事實真相,讓不合格的工程通過驗收。
構筑預防職務犯罪的籬笆
如今,想吃、正在吃和已經吃了建設工程“唐僧肉”的大大小小的“妖魔鬼怪”大有人在,在了解了職務犯罪的環節,應該看出強化管理機制,加強監督制約,用規章制度遏制職務犯罪的發生,打防結合才是最根本的方法之一。
1.讓制度行使權力。職務犯罪的本質是對權力的濫用和誤用,要消除對權力的濫用和誤用,最根本的,也最可靠的就是對權力加強監督制約。不受監督制約的權力容易滋生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已成為世界各國公認的真理。這是因為“國家權力的本質,國家工作人員職務活動的廉潔和恪盡職守,只靠個人品格作保證是脆弱的。堅實和可靠的保證應當是對國家權力的運作,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活動有一套完備,有效的監督制度。”
2.減少領導直接干預。在建設領域中,不斷深化基本建設管理體制改革,實現投資、建設、監理等環節徹底分離,減少行政領導對建設項目的直接干預,切實保證招標、投標等活動的公正公開,運用市場調節和管理部門資格審查等手段,杜絕轉包、層層分包現象,保證建筑隊伍與建筑項目相符,從而實現建筑市場的有序競爭、優勝劣汰。
3.打擊是最有力的預防。要想取得預防職務犯罪的最終效果,還必須堅持打防結合的原則,不斷加大打擊的力度。結合辦案,注意發現建筑領域職務犯罪的新動向、新特點,認真研究和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前瞻性的防范對策。對于觸犯刑事法律應當由司法機關依法查處的,應及時移送有關司法機關依法懲處,決不可以內部消化,以罰代刑。否則,不但不能使犯罪分子逃脫本應承受的法律處罰,而且還會養虎為患,遺禍無窮。
(作者單位:遼寧省人民檢察院反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