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補充養老保險,企業年金是三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第二層次(第一層次為基本養老保險,第三層次為個人儲蓄養老保險)。在政府看來,它有利于緩解老年人養老問題,因而通常對企業年金采取稅前以成本列支等稅收優惠政策;在員工眼中,它為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做了預防性儲蓄安排,從而受到歡迎。那么,對于企業而言,企業年金意味著什么?又該如何來做?
企業年金是指在政府強制實施的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之外,企業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和經營狀況,自行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其目的是為了提高本企業職工退休后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
企業年金從短期來看,使企業增加了人工成本;但是,從長期來看,企業年金制度的實施,可以解決職工退休后養老問題的后顧之憂,使得他們在退休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加之企業年金的分配也同樣體現業績差異,可以向技術骨干和高管人員適度傾斜,這樣就會對在職員工產生一定的激勵作用,從而使企業的收益有所提高。可見,年金對企業而言,并非僅僅是負擔,而是會帶來一定收益的投資。當收益大于成本的時候,企業就會實施年金計劃。這也從另一角度說明了,企業年金是企業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一種手段和工具。
人力資源部,應扮演何種角色
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管理企業年金計劃,主要應扮演好兩個角色:
●企業年金計劃設計參與者
人力資源部門應參與企業年金計劃的設計過程,包括考慮企業年金計劃在人力資源戰略中的定位;如何發揮企業年金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以及企業年金的具體方案選擇,如企業年金的模式選擇、企業年金的領取與支付、為優秀員工提供差別計劃等。
●企業年金理事會管理參與者
企業年金理事會的辦事機構就設在人力資源部門;企業年金設計、委托代理和投資咨詢業務人員和專家的崗位也設立在人力資源部門。所以,人力資源部門不僅參與企業年金計劃的設計,而且參與其組織與管理。
事實上,人力資源部門在企業年金的設計、組織和實施中擔任的都是主角。而延期分配方案、企業年金的設計和信息分享機制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對企業文化及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