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期,很多老師討論是“用教材教”還是“教教材”的問題。從新課程理念的角度看,無疑是“用教材教”而不應該是“教教材”。如果是教教材,其實就是把體育課程等同于某一種教材,必然會不適當地膨脹教材的價值,窄化課程的內涵,矮化課程的地位。推進新課程改革,樹立正確的教材觀是一個重要前提。
一、加強理解,澄清誤識
教材其實就是教學的基本材料,但在新課程實踐中我們對教材基本性質的理解,存在著許多認識上的誤區。
1.把教材和課程等同
在不少教師心目中,體育新課程就是新教材,新教材就是體育新課程。很多老師一方面用新課程的全部內容要求教材,一方向又缺少應有的課程建設意識,沒有真正把自己看作是新課程的建設者和實現者,更沒有把自己看作課程資源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其實,教材僅僅是編者對體育新課程的理解,盡管它的編寫必須以新課標為依據并盡可能體現課程特點和內涵,但課程標準本身也只是制訂者對新課程的理解而并不能代表新課程本身,即使他們的理解是完全正確的,其文字也未必能全部表達他們的理解。從某種意義上說,課程標準和依照課程標準編寫的教材永遠只能是小于至多是接近于課程而不可能等于課程。應該承認,這其中的差異是一個不小的空間,而它主要依賴教師進行填補。
2.把教材內容和教學內容等同
實踐中,很多教師長期奉行教材就是法定的教學內容,教材上有的我就教,教材上沒有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