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優補差是教師教授某項技術之后,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而采用讓優秀生幫教潛能生,從而使潛能生這一弱勢群體也能得到有效的轉化,這種教學活動對優秀學生來講是一種培優,對潛能生來講則是一種補差。培優補差是在大班額教學中,教師普遍采用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它體現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教學活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一、培優補差教學模式的教學流程
培優補差的內容主要是指運動技術與運動技能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補差幫助可以一幫一,一幫幾,也可以幾幫一,幾幫幾。主要教學流程如下:
第一步,教師要對初步學習情況大概了解,不僅要對動作技能掌握好的少數優秀學生,采用“授星”的方式給予肯定,同時也要了解動作技能掌握不好的學生,以利于有針對性的補差。
第二步,星級學員幫教活動。即各星級學員幫教教師指定的人選或者教學小組,幫助他們進一步學習技能,提高成績,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這種幫教活動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往過程,同時也是一種信息交流和信息傳遞的過程。星級學員在幫教活動中若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可以和星級學生交流探討,也可以請教教師指導解決。一次幫教的人數可以根據自身能力來決定,嚴格來講1~5人左右為宜。
第三步,裂變法幫教活動。星級學員完成每一次幫教任務后,出現的進一步裂變幫教活動,即幫教合格的學生愿意當“小教師”的由教師復查認定合格后,自動升級為星級學員,這兩種星級學員再形成裂變幫教活動,從而進一步增大了幫教的面積,明顯提高了幫教效率。組內達優者,可以組內幫教,也可以到組外進行幫教。
第四步,各項評比。為激發學生課中的幫教熱情,較快較好地完成幫教任務,幫教活動之前,教師要對學生講清所設獎項。幫教超過3~5人定為小教師榮譽獎,2人為小能手獎,1人為小助手獎,幫教難度較大的定為貢獻獎。通過設置獎項,來調動學生的熱情。
第五步:課后延伸。其目的是為進一步體現跟蹤輔導,體現課堂教學之外的輻射功能,讓每一個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地學會相關體育知識和掌握相關體育技能。
二、培優補差教學模式分析
1)培優補差兵教兵教學模式更注重課堂和課后延伸,它是教師面對全體學生教授完某項學習或某單元學習之后,為大面積提高教學效率,而采用的一種由少數優秀學生為中心的幫教學習活動,它是一種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一種“立體式”幫教活動。通過這種幫教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練雙方的積極性,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幫、學、趕、超、比的氛圍是空前的,甚至出現了“徒弟”超越 “老師”的格局。
2)明顯增強了學生體質,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近年來,學生體質連續下滑,導致體育教育的失敗。本實驗方案在“一個都不能少”的口號感召下,宏觀上實現每個學生都能學會相關體育知識和掌握相關體育技能;微觀上實現每個學生都堂有所獲,堂有所得。在此基礎上,努力改變體touv2c1H3NMPyTbqV0EyeA==育教育的現狀,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體質,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3)體現了以學生為本,讓學生樂于參與、主動參與的教學理念。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打破傳統守舊的習慣和方法,讓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在活動中發揮自我潛能,從而找到自信,學會學習,健康成長。本模式是通過師生之間角色置換和輻射帶動作用,使學生與學生之間得到平等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傳遞,教者傾盡所能、全力助教;學者積極主動、全心學習。這也充分說明它是一種開放的、靈活的、多元化的協作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