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生活質量的逐漸提高,我國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從溫飽型轉向享受型。國外知名品牌的產品在國人心目中一直是高品質的代表,不少人不惜花重金高價購買。可是近年來,一些國際品牌的產品質量問題屢屢曝光。國際品牌質量不合格,不僅僅是產品質量問題,更有其深層次的原因。應對這種情況,最重要的是要正確引導消費者理性的消費觀念,把對國際品牌的“神話”變成“平民化”;適當提高對國際品牌的準入門檻,制定相關的制度和標準,正確地引導外資企業運行。
關鍵詞:國際品牌;質量監測;霸王條款;消費安全
中圖分類號:F76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7)09-0134-02
隨著生活質量的逐漸提高,我國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從溫飽型轉向享受型,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國際品牌的式樣款式時尚,質量過硬,才會受到青睞。造成非名牌不買,不是名牌不用。不管質量如何,只要電視上有名,廣播里有聲,就是好牌子的現象。各種各樣的名牌產品充斥市場,使消費者失去了理性,在國際品牌面前失去了自己評判的標準。國外商品大量涌入,價高質低的問題在國際品牌中十分突出。
2006年9月,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從來自日本寶潔公司生產的9種SK-Ⅱ品牌系列化妝品中檢出禁用物質鉻和釹。鉻和釹是有改善皮膚的功效,鉻可讓皮膚變白、有彈性。從理論上來說,這種元素可以附著在人體皮膚上,對于除皺有明顯效果。但如果化妝品里有這種東西,皮膚抵抗能力較弱的人,皮膚就會出現刺激感和灼燒感,或者皮膚變花、敏感發紅,嚴重會導致皮炎或濕疹,病程長,久治不愈。釹對眼睛和黏膜有很強的刺激性,對皮膚有中度刺激,吸入還可導致肺栓塞和肝損害。我國和其他一些國家的相關規定中均把這兩種元素列為化妝品禁用物質。2007年初,廣州市工商局對休閑服裝專項質量監測,結果在包括艾格、馬克華菲、ADIDAS、NIKE、ESPRIT、ONLY等15個中、外品牌中含有禁用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如果與人體長期接觸,可能發生還原反應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特別是在人體出汗后,通過毛細血管進入人體,影響人的神經系統,引起病變甚至誘發癌癥。而且致癌芳香胺一般都有相當長的潛伏期,毒性都相當大,如大劑量從口腔進入體內會直接導致死亡。2007年3月,肯德基繼“新奧爾良烤翅”含蘇丹紅后,又發現向煎炸的食用油里添加一種名為“濾油粉”的白色粉末,這種粉末能降低煎炸油的酸價、過氧化值、顏色、氣味和重金屬,以達到對混濁煎炸油的“拋光”作用,使混濁煎炸油變得清亮起來,就像新油一樣,從而延長食用油的壽命,達十天之久。但反復使用煎炸油易產生致癌物質。
從化妝品到服裝,從奶粉到快餐;從廣東到上海,從浙江到陜西,越來越多的所謂國際名牌,在越來越多的地方被發現有質量問題。這些曾經令人“仰視”的國際品牌所代表的完美的“神話”已經被打破。名牌有名首先是技術比較好,國際品牌質量不合格,問題肯定不是出在技術上。除了表面上的產品質量問題,更有其深層次的原因。
一、進入中國的門檻低
國際品牌首先看準的是中國較低的市場門檻,比如,歐盟頒布的關于鄰苯二酸鹽的新指導標準開始執行。根據新標準要求,在所有服裝和兒童玩具及其他物品所使用的PVC材料中,限制使用6種化學成分,含量均不得超過0.1%,而且其他的限制條件也都很苛刻。而廣東工商局在服裝檢測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是PH值超標、甲醛含量超標以及色牢度不合格三類。它們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對人的皮膚或呼吸道有不良影響。PH值和甲醛超標一般都是服裝在做免燙、防皺等處理時,因使用整理劑而出現的,要處理其實也很容易。只要清洗的次數多了或是清洗干凈了,那么這個PH值超標都會避免,甲醛也一樣。而且從目前的技術手段上講,這些問題只要保證用料和工藝設備,就不會存在。而且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國標準規定指標要求也不是很高。但就是這樣,頂級品牌出現的竟然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問題。
二、有“重點保護”的牌子
一直以來,我國一些地方和部門,對國際品牌往往十分“放心”,為其開辟“綠色通道”。且外資企業常被一些地方和有關部門視為拯救GDP的救世主,掛上“重點保護企業”的牌子,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門對他們打開綠燈,讓他們享受優惠稅收政策等超國民待遇,甚至在與消費者發生法律糾紛的時候,一些地方法院也會“從經濟發展的大局出發”,采取息事寧人的態度,或以“影響地方投資環境”威脅有關部門。在被查出問題后,那些跨國公司的代表口氣硬,用為政府部門或社會提供某些便利、贊助等條件,試圖換取執法部門的沉默,使得這些外資企業越發有恃無恐,高傲自大。
三、雙重標準和免檢
由于中國部分行業標準低于日本以及歐美等國家,一些外資企業的同樣的一種商品,卻在國內、國外執行寬嚴不同的雙重標準,已經是業內通行的秘密。在淘寶、易趣等一些比較活躍的化妝品銷售網站上就可看到,有“日本原產地購買”字樣詞語的商品往往要價要比“國內罐裝”的商品高出許多。而SK-Ⅱ也宣稱出口中國的SK-Ⅱ與日本國內產品“存在成分和顏色方面的細微差別”。這顯然是無稽之談。中國女性愿意選擇日本化妝品恰恰是因為日本人與中國人地域相近,皮膚特點相似,比較容易適應。而日本不可能出口到每一個地區都做配方上的重新調整。所以,任何一個國家的商品進入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要接受當地的有效監管,這是真正的國際通行規則。
所謂“免檢”,就是免除質量檢驗檢查的產品。國家免檢產品是產品質量長期穩定,企業有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市場占有率高,經濟效益在本行業內排名前列,產品標準達到或嚴于國家標準要求,產品經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連續三次以上監督檢查均為合格,產品符合國家有關法規和國家產業政策。而被查出碘超標的雀巢奶粉恰恰就是免檢產品。免檢的有效期為三年,免檢到期后產品需要繼續免檢的,企業應當重新提出申請。而SK-Ⅱ自1998年獲得許可批件進入中國后,除首次進口時有關部門進行過檢測外,至2006年9月竟然八年沒有進行相關檢測。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門正對國際品牌大開綠燈,“三年免檢”、“五年免稅”、“特別通道”等超國民待遇,使得一些國際品牌產品生產、質量控制、市場銷售幾乎到了依靠企業自律的地步。
四、“霸王條款”
“霸王”,現代漢語詞典中比喻為“極端霸道的人”。把“霸王”一詞用上了,足見人們對一些條款的痛恨程度。當國家質檢總局檢測出SK-Ⅱ品牌的多項化妝品中含有禁用成分后,SK-Ⅱ的母公司——寶潔公司卻不認可質檢總局的檢查結論,并公開聲明SK-Ⅱ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并未添加所涉及的兩種成分。而且在面對消費者退貨和商家要求撤柜的雙重壓力下,SK-Ⅱ接受退貨。但SK-Ⅱ不僅列出的必須同時具備的四大退貨條件,還公然要求與消費者簽訂“霸王條款”,約定“盡管產品本身為合格產品,不存在質量問題,但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我們決定為您做退貨處理……此處理方案為本公司一次性終結處理。”明明是自己有錯,反而通過“霸王條款”要求消費者承認產品合格,這一錯誤的做法,使SK-Ⅱ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的品牌信任度受到嚴重質疑。
五、召回缺乏
“召回”是指:因設計、制造等原因引起某個型號或批次的產品出現普遍存在的具有同一性的危及人身和財產安全的缺陷,制造商必須以更換、收回等方式消除產品的缺陷,并對消費者作出道歉或物質性的補償。
而有些跨國公司卻不這樣做,雀巢面對奶粉碘超標堅持只換貨不退貨;而另一些跨國公司在全球召回有缺陷的產品時,唯獨將中國市場排除在外,理由是中國沒有缺陷產品的召回制度。所以,每當發現品牌產品質量出現問題時,消費者都不知道應該怎么做。什么情況應召回,什么情況應賠償,缺乏具體規定。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條件下,應讓所有的商家遵守一樣的規則,讓所有的消費者都享有一體的權利。
六、法定檢測少
我國市場監管體系中的最大問題是法定檢測少。這樣致使國際品牌在國內幾乎是長驅直入。而目前我國的法律制度的力度不夠,相關的制度和標準還未跟上,明顯滯后,導致行政處罰力度不夠,使國際品牌有機可乘。
我國雖然有了強制性安全標準,但不屬于法定檢測范疇,只是抽樣檢測。而國際品牌只要提供產品證明、主體合法證明、單據齊全就行了。而歐盟、美國、日本在對所進口的商品檢測上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有:“提高標準”、“增加檢驗檢疫項目”和“技術法規變化”等,并有不斷調高和提高技術要求的趨勢。目前,中國在許多產品安全檢測上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在施行標準和檢測方法等方面缺乏更精細化的評判。所以,國際品牌沒有把中國消費者放在眼里,也沒有把中國監管部門放在眼里。
綜合上述,要改變目前這種情況,最重要的一點是正確引導消費者理性的消費觀念。我們應該把對國際品牌的“神話”變成“平民化’,應把優惠措施變得公正平等。要適當提高對國際品牌的準入門檻,監管部門應該積極地采取措施對國際品牌進行約束,重點監管,制定相關的制度和標準,正確的引導外資企業運行。且監管部門要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保障好老百姓的消費安全。
[責任編輯 姜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