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無神論者,經常對人標榜自己是“馬克思的忠實信徒”,對那“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的《國際歌》歌詞也唱得滾瓜溜熟。然而,說歸說,唱歸唱,他心里卻樹著一具具神龕,神龕里供著一尊尊自以為可以保佑他前程的神像。并且博采佛道神鬼各家之長,以助他官運亨通上青云,財源茂盛達三江。
論學歷,他是大學畢業,并且到某級黨校鍍過金;論年齡,他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但他迷信的程度,卻比不識字的八旬老太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篤信風水會給他帶來好運,祖墳的地氣更是決定著他的前程。他花18000元請“大師”為已入土為安的老爹選了一塊風水極佳的墓地,又花21800元(取諧音“兒要發”)請一班道士做了七天道場,將父母的靈柩移往寶地。這塊寶地位于一道連綿起伏的山巒的第一峰。據風水師說,這道山巒是龍身,而第一峰便是龍首,地氣之好,不次于帝王的陵寢。他爹占了這塊風水寶地,后人五代都出高官。他私人建豪宅、單位建辦公樓,都要請大師看風水。辦公樓建好后,他趁夜間無人,請大師入內看遍所有房間,為他選好辦公室的位置,才令手下搬進辦公用具。后來,他怕自己死后由兒子選擇墓地,不合他的意,讓他靈魂不安,又請風水大師選了一塊大一畝余的寶地,耗資數十萬元,雇工為自己和老婆修建了一座豪華的活人墳。并在墓上預刻“官至正四品”等字,暗禱自己死前能爬到副部級。
無論佛道鬼神,他只要聽說能保佑自己仕途通達,人身平安,便信之、拜之、求之。他在豪宅的三樓辟有佛堂,供著釋家牟尼像,每逢初一、十五拜佛燒香,神案上供品豐盛,香火不斷。客廳的四壁,懸掛著金屬制作的青龍、白虎、麒麟、獨角獸,又在臥室的枕下壓著某道長用黃紙畫的神符,說是這些獸怪符箓可以“鎮邪”。有一段時間,他工作不順,群眾幾次集體上訪,并有人暗中舉報他以權謀私,讓他挨了上級的批評,鬧得他惶惶不安。于是他又請來“大師”,于深夜進入機關大院,念咒作法,在辦公樓前埋下大量“鎮物”,說是要鎮住四方的邪氣。又請“大師”在他的辦公桌下面貼上一道神符,并在桌上擺一座銅鐘,說是要用神符擋住競爭對手的“煞氣”,用“金鐘罩”罩住自己的官運。
他吹噓已將《共產黨宣言》看了十幾遍(其實只為了應付干部政治素質考試,硬著頭皮看了一遍),作過認真研究,并要求下級認真研究這部馬克思的經典著作。其實,他自己認真研究的是易經八卦、周公解夢、麻衣相法。他篤信命運暗中有神明主宰,經常請算命大師算命,并到寺廟抽簽占卜。一次,一位“大師”給他看相,說他不出五年,定能成為封疆大吏,他喜出望外,當即給了“大師”五千元。“大師”說應再加一千,湊個“六六大順”,他隨手拿出三千元,說:“我給你八千,我圖個‘發’!”一位“大師”為他算命說,“他命中要干到副宰相,但命理中缺少一座橋。”他只希望自己這輩子最終能干上副部長,聽罷此言,欣喜若狂,為了造一座橋,竟下令將已經動工的國道改變路線,穿過當地一座水庫,在上面架起一座橋。有一次,一個小寺里的和尚,為他預卜未來之事,后來竟有兩樁應然了,他一高興,便借打造旅游環境為名,撥款300萬元為該寺修繕大小殿堂。
為了借助太上老君的神力,他跑到一座有名的道觀,請道長為他專門設壇祈福,道長在他的照片上畫了符咒,然后放在壇上,供奉了七七四十九天,每天24小時進香祈求高升。這番折騰,費用高達數萬元。他又請一名高僧為他加持了一塊刻著他的生辰八字的玉佩,長期戴在身上,以驅邪避災。為使這塊寶玉神力不減,他每年都付給高僧幾千元,而高僧只須摸一摸那塊寶玉,念幾句誰也聽不懂的咒語。高僧見他揮金如土,知其多有不義之財,便瞅準他的軟肋,隔三岔五地說他將有什么災、什么劫,而欲知避災逃劫之法,一次就需付“善款”幾千或幾萬元。他貪污受賄上千萬,整天擔心馬失前蹄,東窗事發,故從來不敢不信高僧的預言,更不敢少給一分錢。
他提拔干部首先要看生辰八字,而不是將德才作為用人的標準。八字與他“相生相合”者,即使缺德無才,也照樣得以重用;八字與他“相克”者,即使是德才兼備,也要被他打入冷宮。一位從外地調來的干部向他報到,他命其報出生辰八字,掐指一算,竟與自己的八字相克,便安排他到偏遠的基層工作,以免給自己帶來晦氣。他每月都要令親信們到他家的佛堂進香拜佛,并向他表示忠心。他常常在拜佛時宣布將提拔某人,事先無須經過什么會議討論。
他經常在大會小會上講“三個代表”,講“科學發展觀”,講“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講得振振有詞,頭頭是道。但他一遇到什么大事,無論是私是公,都要先找“大師”為他預測吉兇,就連出一趟遠門,也要選擇黃道吉日。他為了祈求諸神保佑,不辭路遠,遍訪名山古剎,每到一寺,不但要曲膝跪拜,燒香磕頭,而且大捐“善款”,出手就是幾千上萬。他聽說安徽鳳陽龍興寺內有一尊朱元璋巨像,欲乞官升職者,在此像前祈禱,十分靈驗,便特地前往該寺,在朱元璋巨像前倒身下跪,撅著磨盤般的巨臀,嘰嘰咕咕祈求了半天。他為了給佛祖留下深刻印象,每年春節都要到名寺燒第一炷香。哪知英雄所見略同,眾多的假無神論者,和他心往一處想,直鬧得豪車盈途,爭第一的香客擠破了寺院的大門,而新年“第一炷香”也被炒到了十萬元。他為了第一個給佛祖上香,或是提前到寺里住下,或是趕往某個冷僻的小寺院,完成他的心愿。反正寺院無論大小,供的都是如來佛。至于燒香的費用多少,他從不計較。
為了永遠得到佛祖的保佑,他后來干脆到本省的一座名寺“皈依佛門”,該寺的住持不敢拒收這位俗世的富貴弟子,當下為他“灌頂”,并賜法號“慧全”。他為了表達對佛的一片赤誠之心,一次捐給該寺30萬元,并送給住持一部轎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他的帶動下,不到一年,就有幾十個男女假無神論者悄悄到寺院“灌頂”并得賜法號。他們在俗世的頭銜是某書記、某某長、某主任,在佛門則叫作“慧聰”、“慧明”或是“妙能”。
(作者系著名雜文家)
責任編輯:張功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