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員主體地位是指黨員在黨的生活和黨的實踐活動中居于主導的、決定的地位。要實現黨員的主體地位,必須提高黨員的民主素質,強化黨員的民主意識,以制度來保障黨員權利的落實,同時,黨員也必須正確地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黨員;主體地位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605(2007)12-0012-05
黨員的主體地位,是指黨員在黨的生活和黨的實踐活動中居于主導的、決定的地位,黨員能夠體現黨的意志,成為塑造黨的整體形象的主體。黨員的主體地位主要表現在:一是廣大黨員特別是普通黨員有明確的主體意識;二是黨員能夠積極主動地履行黨員義務;三是黨員能夠積極主動地行使黨員權利,同時,黨員的民主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四是黨員能夠實際地參與黨內事務及黨的活動,黨內事務充分體現廣大黨員的意志;五是黨員能夠自主地選擇黨的領導成員;六是黨的建設的各項活動始終以黨員為主體來展開;七是黨員能自覺地在社會活動中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顯然,尊重并努力實現黨員主體地位是發揮黨員主觀能動性、提高黨組織戰斗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們黨在確立和實現黨員主體地位的認識和實踐上,與時代的要求和黨所肩負的歷史重任相比,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這就要求我們,在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積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努力探索提高和實現黨員主體地位的現實途徑。
一、提高黨員的民主素質是實現黨員主體地位的前提
黨員的民主素質,包括黨員在黨內政治生活中的民主意識、民主精神、民主作風、民主方法等方面。所謂民主意識,主要是指黨員在黨內政治生活中自覺體現自己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自覺遵循民主原則,積極參與黨內事務。所謂民主精神,就是平等精神,要求樹立所有黨員在黨內一律平等的思想,平等相處,不搞特權。所謂民主作風,主要是指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深入群眾、尊重群眾、認真聽取群眾意見的工作作風。所謂民主方法,是指黨員在黨內政治生活中遵循民主原則所采取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如批評與自我批評、民主決策、少數服從多數等。可見,黨員的民主素質不高,缺乏民主的意識、精神、作風和方法,是不可能真正成為黨內政治生活中的主體的。
要提高黨員的民主素質,在當前,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用馬克思主義的民主理論武裝黨員。人的民主素質是與人的民主理論素養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民主理論的力量就在于它能從本質上喚起和培養人們的民主意識,使人們認識民主的本質、民主的力量和民主發展的規律,從而自覺地投身民主實踐。用馬克思主義的民主理論武裝黨員,可以提高廣大黨員干部識別種種非馬克思主義甚至反馬克思主義的“民主理論”的能力,以避免黨內民主建設失去正確的方向。
第二,肅清封建主義殘余思想對黨內民主生活的影響。從黨內生活的實際情況出發,一要消除家長制思想,強化集體領導的思想;二要消除“皇權至上”觀念,強化領導人必須接受黨和人民監督的思想;三要破除為民作主的思想,增強黨員主體意識;四是要破除特權思想,強化黨員的平等意識;五要改變人治的傳統觀念,確立依法治黨的思想。通過對封建思想的破除,要使全體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真正樹立起有利于發展黨內民主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和民主觀。
第三,提高黨員的文化素質。文化素質是人們產生自覺的主體意識,特別是民主意識的前提條件。只有具備一定的歷史知識、政治知識、法律知識、經濟知識,人們才能夠真正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刻內涵,才能有效地肅清政治生活領域里的封建主義殘余思想的影響,才會對自己在社會發展中的主體地位有所認識,才能更好地發揮主體作用,推進黨內民主建設。
第四,著力營造有利于實現黨員主體地位、提高黨員民主素質的黨內民主生活氛圍。目前,在黨內生活的大環境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利于發展黨內民主、不利于提高黨員民主素質的氛圍和氣候。比如,黨內生活中仍缺乏平等的氛圍,在相當一些領導干部的思想深處,只有領導干部才是黨內生活的主體,而普通黨員不過是被指揮被管理的對象;至于黨內民主,不過是領導干部的一種寬容:趕度,是在領導人所能容忍的范圍內擇其善者而從之。因此,他們常常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去對待普通黨員,有的甚至把黨內上下級之間的平等關系搞成君臣父子關系、人身依附關系、幫派關系、貓鼠關系等。在這種氛圍中,當然很難談得上什么黨員的主體地位。加之平等精神所必然要求的黨內真實的競爭氛圍的缺乏,以及黨內生活中事實上存在的少數人有權、多數人沒權的不平等狀況,必然阻礙黨員民主素質的提高。此外,黨內生活中目前還缺乏講真話和法治精神的氛圍,關心人、尊重人、理解人的氛圍,現代民主政治中以人為本的氛圍等,這些都給黨員主體地位的實現和黨員民主素質的提高帶來了消極的影響。因此,對于各級黨組織及其領導干部來講,發揚民主精神,努力營造有利于黨員主體地位實現、有利于黨員民主素質提高的黨內民主生活氛圍,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二、強化黨員的權利意識是實現黨員主體地位的基礎
黨員的權利意識,是指黨員對于自身權利的認識、觀點和心理。黨員是否具有權利意識及權利意識的強弱,直接關系到黨員主體地位的實現。為此,就應加強對黨員的權利意識的培養,強化黨員的民主權利觀。當前,應著重在以下幾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加強黨員的權利意識教育。對于黨員的權利,有些領導干部仍缺乏正確的態度,片面強調黨員應盡的義務而忽視黨員應有權利的現象普遍存在;也有一些黨員不珍惜自己的權利,參與黨內事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以至在黨內生活中不行使甚至隨意放棄自己的權利。所有黨員都享有黨章規定的各項權利,黨員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二者相輔相成。強烈的權利意識是保障和行使黨員權利、實現黨員主體地位的重要前提。所以,應大力加強黨員的權利意識教育,使全體黨員都樹立正確的權利觀。
第二,加強黨員的平等意識教育。黨員在黨內的地位是平等的。正如鄧小平所說:“不論是擔負領導工作的黨員,或者是普通黨員,都應以平等態度互相對待,都平等地享有一切應當享有的權利,履行一切應當履行的義務。上級對下級不能頤指氣使,尤其不能讓下級辦違反黨章國法的事情;下級也不應當對上級阿諛奉承,無原則地服從,‘盡忠’。”因此,必須加強對全體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的平等意識教育,使他們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到在黨內全體黨員都是平等的,只有這樣,才有利于黨員民主意識的提高和主體地位的實現。
第三,強化黨員的民主權利觀,重點是抓好三個方面:一是要提高黨員的“知權”標準。對自己在黨內生活中享有的權利有一個清楚的認識,這是保證黨員實現主體地位、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前提,也是對每一個共產黨員的基本要求。當前,有的黨員對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不掌握,當然就談不上什么民主權利觀。提高黨員的“知權”標準,一方面要廣泛開展黨員自我教育活動,每個黨員都要堅持按照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文件的要求,實事求是地查找自己在黨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斷進行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大黨組織對黨員的教育力度。黨的各級組織要切實把黨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作為黨員教育的經常性內容常抓不懈。二是要堅定黨員的“用權”信心。積極主動地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是每個黨員必須履行的責任,也是實現黨員主體地位的重要標志。黨章對黨員的權利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這是黨員行使權利的依據。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仍有一些黨員對“用權”信心不足。有的奉行“好人主義”的人生哲學,明知不對,少說為佳;有的人云亦云,不發表自己不同的意見;甚至有的一問三不知,根本就拿不出自己的意見來。表面上看這些黨員都參加了黨內生活,實際上卻完全放棄了自己作為黨內主體應承擔的責任。作為一名黨員,不管是領導干部還是普通黨員,對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要有堅定的信心,要本著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全身心地投入到黨內生活中去,把自己的民主權利當做為黨盡責的有力工具,敢于向黨員干部指出缺點,敢于向組織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時,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保證行使民主權利的質量。三是要錘煉黨員的“維權”勇氣。敢于同侵犯黨員主體地位、踐踏黨內民主、違背黨章及其他黨內法規的現象作斗爭,依法維護自己的民主權利,是一名合格黨員的基本標準。堅強的黨性觀念是黨內民主建設的靈魂,是實現黨員主體地位的基礎。維護黨員主體地位及權利,就是維護黨內民主,就是維護黨的利益。在當前黨內生活中,“家長制”作風、“一霸手”和“一言堂”現象之所以屢禁不止,在一定意義上也與一些黨員缺乏與侵犯黨員民主權利的行為做針鋒相對斗爭的勇氣不無關系。因此,加強黨內民主建設,實現黨員主體地位,要求每名黨員都要勇于以黨章為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民主權利,要有為真理而獻身的勇氣,勇于同各種破壞黨內民主建設的不正之風進行堅決的斗爭。
三、以制度來保障黨員的各項權利是實現黨員主體地位的關鍵
發展黨內民主、實現黨員主體地位、落實黨員權利,必須依靠科學的制度。這方面,當前應著重探索建立健全以下幾項制度:
第一,選舉是民主的根基,是實現黨員主體地位的核心問題,因此,要針對黨內選舉制度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完善黨內選舉制度。一要逐步擴大直接選舉的范圍,建立健全差額選舉制度,明確規定一切經過選舉產生的職務都應當實行差額選舉,統一規定各級黨的代表大會代表、黨委會委員和常委會委員選舉的差額比例。二要改革和完善候選人提名制度。適當擴大和明確規定自下而上的黨員和黨員代表提名的比例和程序,使之成為嚴格的制度,以建立健全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的候選人提名制度。三要建立和實行競選制度。所謂競選,無非是把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引入黨內,通過制度規范下的競選,增加選舉的透明度,使選舉人對候選人有更多的了解,從而減少投票的盲目性,充分體現選舉人的意志,這樣才有利于黨員主體地位的實現。四要使選舉的程序制度化。黨內選舉的法規不僅要有實體性的規定,還要包括程序性規定。特別要制定一些操作性強的實施辦法和細則,以確保任何一個層面的黨內選舉都能有法可依、有規可循。
第二,要建立健全黨務公開制度,落實好黨員的知情權。知情權是黨員作為主體應享有的最起碼、最基本的權利,不知情,其他一切權利都無從談起,黨員主體地位的實現也就根本談不上。黨務公開制度包括黨內重要事項通報制、黨內重要事項的黨代表或黨員聽證制、黨員意見征集制等。這些制度的制定和實施,將有助于增強黨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增強黨員的主體意識,調動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第三,要以制度來保障黨員的言論自由權。黨內的言論自由權,是指黨員在不違背黨的章程、綱領和路線的前提下,有在規定的范圍內(如黨的會議上,黨報、黨刊上)對黨的事務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黨內言論自由權包括討論黨的政策、對黨的工作提出建議和倡議、對黨的決議和政策有不同意見可在堅決執行的前提下聲明保留、把自己的意見向上級組織直至中央提出的權利等。只有保障和落實言論自由權,黨內才能營造出講真話的氛圍。為此,黨內生活必須確立“言者無罪”的原則,并建立制度以保證其落實。同時,要建立和完善黨內情況反映制度,積極疏通和拓寬黨內下情上達的渠道,保證基層黨員和下級黨組織能夠及時、不受干擾地向上級黨組織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四,要以制度來落實黨員的監督權。一要完善民主測評制度,通過制度來保證黨員能夠客觀公正地對干部作出評價。應規定對得票不過半數的領導干部不得繼續留任;對嚴重失職瀆職的領導干部應當及時予以罷免,以體現監督制約的剛性,改變普通黨員對領導干部的違法亂紀行為無能為力的狀況,真正讓廣大黨員體驗到監督權的作用。二要完善詢問和質詢制度,使其定期化、常態化。詢問和質詢制度是黨員和黨代表對各級黨的領導機關及其領導人的重大活動。特別是可能涉及權力濫用的活動,定期進行調查了解的制度。這種制度的好處在于可以根據聽證、質詢者的關心所在,對一些難點、熱點問題集中進行全面具體的調查了解,從而避免其他監督方式的一般化傾向,及時制止權力活動中可能存在的失誤和舞弊行為,為彈劾、罷免制度的跟進準備條件。作為一種授權者對受權者的監督,詢問和質詢制度的落實十分有利于黨員主體地位的體現。三要建立彈劾、罷免制度。我們已經建立的選舉制度是一種民主授權制度,而當我們發現權力不能按照授權者的意志運轉時,還應該有彈劾、罷免制度以及時、民主地收回權力。只有這兩個方面都具備了,才能說是建立了民主監督制度。因此,要詳細制定彈劾、罷免制度的具體實施辦法,明確規定罷免的內容、對象、程序、形式等,使黨內的彈劾、罷免制度真正運作起來。
第五,要用制度來落實和保障黨員的決定權。決定權即黨員直接或間接參與決定黨內重大事務的權利。由于黨員間接參與決定黨內重大事務的權利受黨的代表大會制度的保護,這里主要探討黨的基層組織中黨員直接參與決定黨內事務的權利。基層黨組織討論決定重大問題時,應當召開黨員大會,并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進行表決;參加表決的黨員有表示贊成、反對的權利,也可以棄權。為了保證黨員大會的及時召開,必須以制度的形式明確界定什么是“重要問題”。此外,要建立健全黨內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黨的上級組織作出與下級組織有關的重大決定,一定要先征求下級黨組織的意見,尤其要注意聽取反對的意見,以更好地體現黨員的主體地位。
第六,要落實和保障黨員的申辯權。多年來,一些黨組織往往在“一切無條件服從黨組織”的口號下否定黨員的申辯權。這樣一來,在組織作出決定之后,黨員的申辯不僅蒼白無力,還可能增加“態度不好”的“罪狀”;其他黨員的作證和辯護不僅顯得多余,甚至會為自己帶來風險。于是,一些黨員往往抱著“只要對組織有利,個人的冤屈事小”的心態而不能理直氣壯地行使自己的權利。因此,建議在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受理和裁決黨員違紀案件時,仿效法院審判程序,建立黨內辯護制度,營造以規治黨的濃厚氛圍。
第七,要對黨員的申訴權、控告權和檢舉權作出制度安排,保障廣大黨員在申訴、控告、檢舉之后不受打擊報復。要嚴格規定,以任何借口或理由對黨員正當行使權利的行為進行打擊報復,或以其他方式侵犯黨員權利的行為,都是嚴重的違紀行為,必須受到應有的制裁;對堅持原則、敢于斗爭的黨員必須給予支持和鼓勵,以弘揚黨內正氣,抨擊歪風邪氣,調動廣大黨員參與監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進黨員主體地位的實現。
四、積極構建保障黨員主體地位的合力機制
黨的各級組織、各級紀律檢查機關、黨的工作部門和各級領導干部,在實現和提高黨員主體地位中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實際工作中,要充分發揮各方面的資源優勢,加強組織協調,強化整合意識,形成保障黨員主體地位的合力。
第一,要加大對黨員主體地位的宣傳力度。必須從主流輿論的引導入手,形成有利于黨員主體地位實現的輿論環境。一方面要優化黨內政治生活環境,通過具體的民主實踐,使黨內從領導干部到普通黨員都能普遍提高民主素質,增強民主意識,營造平等、民主、法治的氛圍,形成黨員是黨的主體的共識。另一方面,要通過主流輿論導向影響和改變社會輿論的價值取向,在全社會形成對“黨員是黨的主體”這一理念和原則的廣泛認同。這樣,才能形成有利于黨員主體地位實踐的社會氛圍。
第二,必須突出紀律檢查機關的監督權。黨章和《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對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在維護黨員主體地位及其權利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各級紀律檢查機關一定要不辱使命,牢記自己的職責,在保障黨員主體地位及其權利方面唱好主角。為此,一要體現工作的示范性,做尊重和保護黨員主體地位、發揚民主、維護黨員權利的表率。各級紀委要堅持把維護和實現黨員的主體地位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發揚公正無私、剛正不阿、不徇私情、敢于碰硬的精神,堅持在黨的紀律面前人人平等,樹立紀檢機關民主、公正的良好形象。二要體現工作的創造性,在黨內法規的可操作性上進行細化。如《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規定,黨組織做出重要決議、決定要按照規定及時向黨員通報;黨組織做出重要決議、決定前應當以適當的方式在一定范圍內征詢黨員的意見。那么,以什么樣的方式向黨員通報,以什么樣的方式征詢黨員意見,紀律檢查部門應做出明確的規定,以保證黨員權利的行使不流于形式,使黨員的主體地位真正得以實現。
第三,要建立和完善黨內的關愛機制。黨員主體地位的實現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作支撐。在目前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有些黨組織,特別是那些貧困地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有些黨員,特別是那些年老多病、家庭困難的黨員,確實缺乏保障和行使黨員權利的必要經濟基礎,致使這些基層黨組織無法正常開展活動,黨員無法維護自身的權利。在這樣的情況下,實現黨員主體地位就無從談起。為此,一是要建立對基層黨組織的關愛機制,確保基層黨組織有必要的黨員活動經費,使之能夠開展黨員活動。二是要建立對貧困黨員的關愛機制,對農村、企業的貧困黨員,下崗失業黨員,要采取多種措施和辦法,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使之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從而增強他們的主體意識。
五、正確行使民主權利是實現黨員主體地位的必要條件
隨著黨員主體地位的不斷提高和黨內民主的不斷推進,黨員行使自己民主權利的條件會越來越好,這同時也就對黨員行使權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些要求總起來可以歸結為以下三點:
第一,要講政治、守紀律。江澤民曾指出:“像我們這樣一個大黨,肩負著這樣繁重艱巨的歷史任務,如果沒有鐵的紀律,政治上渙散是十分危險的。”我們要不斷增強遵守和維護黨的政治紀律的自覺性,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一是要維護中央權威,做到有令就行,有禁就止,絕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二是必須自覺遵守組織原則,維護黨內的團結與和諧。遵守組織原則就是遵守黨的紀律。陳云同志曾指出:“真正的游泳家在水里是自由的,真正的革命家在有紀律的革命運動里也是自由的。”自由與紀律、民主與集中、權利與義務,這些都不是絕對對立的,它們完全可以統一于實現黨員主體地位的民主實踐。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必須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的政治立場、鮮明的政治觀點、嚴明的政治紀律、強烈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這樣才能在黨的組織中實現自己的主體地位。
第二,要認真負責。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也是每個共產黨員的黨性、人品的重要體現。黨員干部在提意見建議時,更要堅持對黨的事業極端負責的態度,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黨員的主體地位。
第三,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既是充分行使黨員民主權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正確行使民主權利的責任所在,更是實現黨員主體地位的有效舉措。實現黨員主體地位,目的是要造就黨內良好的民主氛圍,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和各級黨組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確保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因此,每個黨員在參與討論重大問題時,都要襟懷坦白,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要注意把握三點:一是要敢于講真話,二是要暢所欲言,三是要講究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黨員的主體地位,不斷提升黨的建設的整體水平。
責任編輯:王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