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制成中間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模式。當今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間的競爭不再是過去的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供應鏈上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能造成供應鏈的風險,影響其正常運作,對供應鏈上的各個成員造成巨大損失。1997年由于Toyota的剎車(brake-fluid proportioning valves)配件供應商出了安全事故,使其整車生產廠停產達數月之久。1999年,臺灣發生的大地震影響了全球的電子信息產品供應網絡,2001年在英國發生的口蹄疫影響了英國的畜牧業、旅游業和其他一些行業及其供應網絡。2002年9月,美國西海岸發生工潮,港口關閉兩周,由于美國西海岸是中遠集團進入美國的主要門戶,中遠集團到達美國的集裝箱船無法卸貨返航,這使得中遠集團兩周內至少損失2400萬美元,同時中遠集團的客戶也因此損失慘重。
目前對于供應鏈風險的研究主要還是對影響供應鏈正常運作的各個風險因素進行單獨的分析研究。如,Vokurka,Chod and Rudi,Gunasekaran andNgai,Gaur等人分別對供應鏈風險中的供應風險,需求風險,產品風險以及信息風險進行了著重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供應鏈風險因素是多樣化的,僅從某的因素人手進行供應鏈風險的評價,其結果必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在目前的研究基礎之上,綜合考慮供應鏈風險的諸多因素,建立模型,提出了通過模糊評判的方法對供應鏈風險進行定量的分析研究,并給出風險防范的有效措施。
二、供應鏈風險的評價指標
影響供應鏈正常運作的風險因素很多,考慮到各個風險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同,本文擬選擇容易度量、數據采集方便的指標來進行評價,包括以下6個指標:市場環境,信息風險,物流風險,時間風險,財務風險,組織風險。具體如下:
(一)市場環境
供應鏈上的產品應滿足顧客的需求,其風險會因經營的產品類型的不同而不同。若供應鏈上的企業所生產的產品在行業里面處于壟斷地位,那么這條供應鏈的穩定性相對要強一些,風險也就小。反之,穩定性就要差一些,風險也就大。
(二)信息風險
當供應鏈規模日益擴大,結構日趨繁復時,供應鏈上發生信息錯誤的機會也隨之增多。一種情況是信號膨脹,管理人員依據市場潮流和信號做出同樣的預測和調整,不知不覺中夸大了市場需求。第二種情況是不平衡定單,采購部門出于種種原因不能經常下定單,供應商會因得不到可靠信息而無法安排生產。這種對市場的不確定感,將會影響供應鏈上的所有部分。
(三)物流風險
生產過程和運輸過程中的不穩定將會造成物流配送的延遲,并導致供應物流的中斷,從而影響到供應鏈下游企業的運營。
(四)時間風險
生產提前期,訂單完成提前期,完好的訂單履行情況,供應鏈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的時間。
(五)財務風險
某些企業在生產運營中可能會占用上下游企業大量的資金,如果其財務狀況不夠穩健,將隨時導致對整條供應鏈的致命打擊。
(六)組織風險
供應鏈過程是否貫穿組織部門并水平地協調與管理,系統的變動性,系統的柔性等。
三、供應鏈風險評估的步驟
(一)分析市場競爭環境
建立基于信任、合作的供應鏈長期合作關系,必須首先分析市場競爭環境。目的在于建立供應鏈合作關系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明確市場和用戶需求、產品類型和特征,分析現有供應鏈上企業存在的問題,對整個市場的競爭環境能夠比較確切的了解。
(二)確立評估的目標
對供應鏈進行風險評估必須明確評估的目標和評估程序、方法等。評估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對影響供應鏈正常運作的不穩定因素進行防范、控制,也是企業之間進行業務流程重組的過程,可以規范和優化企業及企業間的業務流程,從而提高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
(三)建立評估的標準
供應鏈風險評估體系是進行評估的依據和標準。應結合供應鏈的實際情況,根據系統全面性、簡明科學性、穩定可比性、靈活可操作性原則,建立供應鏈風險評估綜合指標體系。
(四)建立評估小組
評估小組實施對供應鏈風險的評估工作。成員以來自制造、采購、質量、工程等與供應鏈其它企業合作關系密切的部門為主,必須有團隊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評估小組的工作必須同時得到本企業和供應鏈企業最高層領導的支持。
(五)分析、論證,得出評估結果
首先是調查、收集有關供應鏈企業的生產運作等全方面的信息。在此基礎上,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技術方法對供應鏈上的企業進行評價和決策,最終得出整條供應鏈的風險值,確定供應鏈的風險程度。
(六)給出供應鏈風險防范的策略
針對供應鏈評估的風險程度的不同,通過改進供應鏈上企業業務運作的流程或者采取其它相應的措施進行防范,確保供應鏈的正常運作,實現共贏。
四、基于模糊評判法的供應鏈風險評估方法
(一)模糊評判法
模糊評判法,也稱模糊決策法。在供應鏈風險評估中引入模糊概念,從多個方面、多種因素對被評價者進行綜合評判,作出決策。模糊評判的數學模型可分為一級模型和多級模型,在此僅介紹一級模型。采用一級模型進行綜合評判,其基本要素及方法如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五、結語
供應鏈風險的影響因素是多樣化的,在本文的研究中,筆者主要考慮了市場環境,信息風險,物流風險,時間風險,財務風險,組織風險這六個關鍵的因素,提出了通過模糊評判的方法進行供應鏈風險評估的模型,并結合實例作了進一步的闡釋,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作者單位:浙江工業大學經貿管理學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