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我國未來電力市場中的經濟風險和市場力風險及其防范進行了探討,主要包括:電力市場中市場力的界定、市場力的行使、市場力的模擬分析、市場力防范對策的研究與設計、市場力的預測分析等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電力系統 電力市場 經濟風險 市場力風險
一、電力市場中市場力的界定
美國能源管制委員會(FERC)在“Slate of the Markets 2000”報告中對市場力給出了如下的定義:“市場力是指。市場中某些成員為了阻礙新的競爭者進入市場,或者為了使競爭對手的成本增加,而有意限制自己的發電出力和服務,以便形成并維持市場高價格的能力。這些市場成員在抬高市場價格后,并不使得自身的成本或價值增加。”但到了2001年底,FERC已放棄了這個市場力定義,正在重新研究和定義電力市場的市場力。筆者認為,對于電力市場而言,研究其市場力應涉及三方面的問題:①市場力的行使;②市場力對市場成交的價格及其交易量的影響:③市場力對所有的市場成員的影響。根據國際經驗,對于電力市場而言,其市場力的行使可以有多種形式(有多種表現)。為使得所研究的問題簡明,經濟學對市場力問題的研究只考慮對市場價格和利潤的影響。而美國FERC對市場力的研究和定義只是側重于行使市場力本身,忽略了市場力的具體行使形式,例如,發電商所采用的抬高它們發電報價的形式。由于FERC對市場力的定義忽略了“獲利性問題”,因而結果就是:任何時候無論足否需要它們,基荷發電商(機組)都存在著市場力。即使它們行使市場力會損失自己的利潤,它們也將行使市場力。這個結果顯然是不合理的。
(一)電力市場中市場力的定義
市場力是某些發電商通過改變市場價格水平使之偏離競爭價格水平而獲利的能力。根據經濟學理論,這種能力,即使它是暫時的,或者微不足道的,仍應視為市場力。市場中的許多成員,尤其是電力市場中的成員,可能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市場力,但是只要不嚴重,就不會對市場價格(經濟效率、公平競爭)產生大的影響。
(二)電力市場投標中的壟斷問題
在國際卜的許多電力市場中通常都是以最后一個中標價作為市場的成交價。在一些情形下,這個投(中)標規則能夠使得市場成交價格低于競爭性價格水平。此時,某些投標的發電商可能會設法提高市場價格使之接近于競爭性價格水平,以此來獲利。有時候會誤認為這是發電商在行使市場力,其實不然。
(三)電力市場需求州的市場力問題
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及國際經驗,現階段我國擬采用單一購買者這種市場模式(同時可以伴隨著大用戶直接購電這種特定的雙邊交易的模式,但以單一購買者模式為主)。對于采用單一購買者模式的電力市場,存在著買方獨家壟斷特征的市場力。單一買方通過行使這種市場力來降低市場(購電)價格,以降低其總的購電成本。單一買方(在我國,近期是由電網調度及市場運營管理機構來擔任這個角色)行使這個市場力的方式有可能是對用電價值高于市場價格的用戶的用電需求進行中斷。這種買方市場力的存在有利于抑制發電商(賣方)的市場力。但是也存在買方濫用這種市場力的問題。
二、市場力的行使問題
發電側市場中,由于某些發電商存在著市場壟斷力。這將導致競爭(是指沒有市場力下的競爭)形成的發(供)電量大于市場價格(是指市場力作用下的市場價格)下的需求量(供大于求,要減少供應量)。為了確定市場價格升高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影響,必須檢查市場力的性質。如果一個電力市場沒有一定的備用容量(一定的增減發電容量的能力),那么這個市場就不能對付突然的尖峰負荷,或者突然的發電機組事故。這種電力市場就要重新研究和設計。只有實時(Real-Time,RT)市場才有要研究和解決的市場力行使問題。應該同時在邊際內以及邊際上的發電商中間尋找和確定市場力。在研究考察市場價格提高(變化)的同時,要研究考察發電商有意限制其發電出力的情況和程度。具體研究內容及其研究思路如下:
(一)市場力與長期合約市場的關系
如果合約市場的價格太高,那么用戶就會等到下—個合約市場再簽約,或者到RT市場中去購買。但是,不論RT市場的價格如何,用戶都不可能再等了。因此,在合約市場上,發電商不能行使市場力。合約市場也包括日前(DA)市場。但足,發電商在RT市場上行使市場力的情況將通過套利的機制對合約市場價格產生影響。
(二)對市場力的長期性反應(影響)
存在新的競爭者進入市場的威脅,可以限制市場中原有的發電商行使市場力,因為這些發電商會擔心行使市場力導致的高電價會吸引很多新的競爭者進入市場參與競爭。發電商也可能擔心行使市場力會遭到管制機構的制裁,而不敢明月張膽地行使市場力。
(三)市場力的兩種影響(作用)
發電商行使市場力的第一個影響是提高了電力市場的電價。使得用戶受到損失,而所有的發電商(不論它是否擁有和行使了市場力)都得到額外的利益。發電商行使市場力的第二個影響是造成市場的經濟效率降低。市場的電價提高了,就使得用戶減少它們的用電需求(用戶此時的用電需求要低于它們在邊際發電成本價格下的用電需求)。但是由于用戶對電力這種特殊商品的價格的反應是不太敏感的,因此市場力導致的電價提高對用電需求的影響較小。
三、市場力的模擬分析
通過對市場力進行模擬分析可以掌握控制市場力行使的因素。但是模擬模型不能夠準確地預測市場力。除了完全壟斷的市場情形,其它市場情形下的市場力不是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因為市場力涉及到若干個市場成員的策略行為,即寡頭市場的行為。市場成員可應用對策論來研究確定自己的市場行為和如何行使市場力。并且在寡頭市場形態下的市場行為和市場力要遵循一個復雜的市場規則。市場力的模擬分析模型必須進行一定的簡化和假設,只能反映出市場力的主要特征。具體研究內容及其研究思路如下:
(一)市場壟斷性和Lerner指標分析
市場壟斷者會通過提高電價來獲得最大利潤。如果有更多的用戶能夠削減自己的需求作為對高電價的反應,也就是用戶有較大的用電需求彈性,那么市場壟斷者能夠提價的幅度就較小。Lerner指標用于度量超出邊際成本的那部分價格,即價格補貼部分。在壟斷市場形態下,Lx=1/e,e表示用戶的電力需求彈性。
(二)Coumot模型分析
根據寡頭市場Coumot模型預測分析可知,一個發電商的價格補貼部分不僅取決于電力需求彈性,而且也取決于這個發電商的市場份額。當這個發電商的市場份額越大,它擁有的市場力就越大,它的價格補貼部分也就越大。
(三)單邊的市場行為和HHI
如上所述,HHI表示各個發電商市場份額的平方之和。HKI的取值范圍是[0,1],但在法律文獻上,HHI的值為從0~1之間的某一值再乘以10000,其原因是要采用百分比的平方,而不是采用小數點的平方來計算HHI。單邊的市場行為不會產生市場勾結行為。可以采用Cournot模型分析這種市場行為。當用需求彈性去除HHI后,可用于預測Cournot市場上的發電商價格補貼的相對平均值,因此HHI與單邊市場行為有相關性。
四、市場力防范對策的研究與設計
防范市場力的-—個有效策略是,在設計市場時就盡可能規避形成市場力的條件,而不是等到市場運營之后再去采取種種措施治理市場力。增加電力需求的彈性對抑制市場力的作用最大。增加長期合約的比重也能抑制市場力。采用發電報價曲線投標的方式也有利于抑制市場力,通過采用這種方式可以使得重新投標過程減緩,能夠更準確地反映發電成本變化的速度,而不是發電商改變市場力策略的速度。必須對在電力市場中如何鼓勵發電側實施發電報價投標和簽訂長期合同問題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單單分析闡述一些相關政策是遠遠不夠的。具體研究內容及其研究思路如下:
(一)電力需求彈性
在研究設計電力市場時,為使得市場能夠達到充分、有效的競爭,抑制市場力的形成和作用,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問題是市場結構問題,而不是市場構架和模式問題。在研究設計電力市場結構時,要設法增加電力需求彈性。方法之一是,通過研究,確定各種措施以使得系統操作員對運行備用容量的需求有彈性。但根據國際上的經驗,這些措施對增加電力需求的彈性所具有的作用不是很大。另一個方法是,對于大用戶,用RT市場的真實價格替代我國大多數地區目前實施的這種完全沒有價格彈性的峰谷分時電價。但是對于我國,目前技術問題尚無法解決。
(二)提高電力市場經濟效率的措施
通過對國外一些典型的電力市場運營情況的分析總結可知,除了在峰荷時段,電力市場的實際運營情況要比采用Coumo!模型預測的情況好得多。通過對國外電力市場的實證分析可知,為緩解市場力,增加市場的效率,在研究設計電力市場的結構時,可以采取兩項措施,一是要加強發電商的長期合約,二是要將需求的不確定性和采用發電報價曲線競標的形式相結合。
(三)采用發電長期合約以抑制市場力
對電力市場而言,對發電商最有效的一種發電合約形式是長期發電合約。管制機構要求電力公司必須承擔一些供電義務(包括對本地用戶義務供電,以及某些形式的長期供電合同),這將有效地減少發電商的市場份額。而中期發電合約只是在發電商不相信長期合約價格會等于近期現貨價格的平均水平時才會發揮作用。
五、市場力的預測分析
電力市場中發電商可能做出的大多數的市場行為都不能采用HHI描述。Coumol模型雖然能夠描述較多的市場行為。但還是不能把握其主要目標。經常可以看到應用Lemer指標研究市場力的結果。其結果是:市場力是當邊際成本下降時價格的上漲部分。將對市場力絕對值的估計和對市場力相對值的預測二者結合起來,可以更準確地揭示市場力問題。具體內容包括,研究探討發電資產兼并、輸電網技術改造和輸電價格對市場力的影響。具體研究內容及其研究思路如下:
根據國際上的一些理論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目前用于分析確定市場力的最好方法是Coumol模型。普遍認為,它要比HHI好得多。但是筆者認為,電力市場中的競爭規律并不符合Cournot模型,并且電力需求的彈性如何基本上足不得而知。因此采用Coumot模型得到的預測結果是不準確的。關于相對市場力的預測問題,例如,發電側資產兼并前后的市場力比較問題,由于發電資產的兼并不會使得兩個最難確定的因素,即競爭方式和需求彈性,發生變化,因此,市場力的預測會相對較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