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俄羅斯聯邦政府規定的稅收制度包括聯邦稅、聯邦主體稅(地區稅)和地方稅。同時,在進出口貿易方面還推行調整關稅、增值稅、消費稅等。這些稅收政策與開展中俄兩國間的經貿活動有著重要關系。
關鍵詞:俄羅斯 稅收制度 中俄貿易
近年來,我國與俄羅斯聯邦在經濟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加強,兩國間的貿易往來愈來愈多。作為與俄羅斯接壤的內蒙古自治區,與俄羅斯的經濟往來也日益頻繁,了解俄羅斯稅法的相關知識、特別是了解稅收制度對中俄貿易的影響,對于更好地開展對俄經貿活動有重要意義。
一、俄羅斯聯邦稅收制度
1991年12月27日俄羅斯總統簽署的《俄羅斯聯邦稅收制度原則法》(后幾經修改和補充)是俄聯邦的主要稅務立法,其中規定了稅制結構及其實施的一般機制;規定了稅種及其計算和征收的辦法;確定稅務機關及納稅人的義務和責任。從該法實施時起,加上具體稅種立法的實行,俄羅斯就確立了稅收制度的法律基礎。
1998年7月通過了《俄羅斯聯邦稅收法典》(第一部分),并于1999年1月1日生效。從該法生效時起,《俄羅斯聯邦稅收制度原則法》失效(其中第18條第2款、第19、20、21條除外,它們規定了聯邦稅、地區稅、地方稅的具體稅種,待《俄羅斯聯邦稅收法典》第二部分通過后才失效)。
近年來,俄羅斯一直在進行稅收改革,以進一步簡化稅制,減輕納稅人的稅收負擔,俄現行的《俄羅斯聯邦稅收法典》(第二部分)于2000年7月19日獲國家杜馬(議會下院)通過,7月26日經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批準,8月5日總統簽署生效,從2001年1月1日起實行。該法規定了俄稅收制度的結構及實施機制;規定了稅種及其計算和征收的辦法;確定稅務機關及納稅人的義務和責任,其中包括增值稅、消費稅、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障稅等多種稅制的改革法規。通過改革,大幅降低了稅率,并取消了一些不合理的稅種,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取消了原有的12%、20%和30%三檔累進稅率,對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等收入實行13%的單一稅率,這是整個歐洲最低的個人所得稅稅率水平。
俄羅斯聯邦所規定的稅制包括聯邦稅、聯邦主體稅(地區稅)和地方稅。這種三級稅制實際上是所有聯邦制國家所特有的制度。哪些稅歸屬哪一級,這是根據地域范圍及所屬地域調整稅收法律關系的各級權限決定的。
聯邦稅是由《俄羅斯聯邦稅收法典》及原《俄羅斯聯邦稅收制度原則法》直接規定的,是在俄聯邦境內普遍實行的。但這并不意味著聯邦稅的稅收統歸聯邦預算。同樣的道理,地區稅是由聯邦主體的立法權力機關以專門法律規定的,并在相應地區普遍實行。地方稅是由地方自治代表機關以法規的形式規定的,并在其管轄地域普遍實行。這些稅的稅收歸于哪級預算,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二、俄羅斯聯邦稅收種類
俄羅斯現行稅制中共有聯邦稅16種,地區稅7種,地方稅5種。
(一)聯邦稅。增值稅、消費稅、個A(自然人)所得稅、統一社會稅、機構利潤稅、資本所得稅、國稅、關稅、地下資源利用稅、礦物原料基地再生產稅、碳氫化合物開采額外收入稅、動物和水生資源使用稅、林業稅、水資源稅、生態保護稅、聯邦許可證簽發手續費。
(二)地區稅。企業財產稅、不動產稅、銷售稅(2004年起已停征)、道路使用稅、交通稅、經營娛樂項目稅、地區許可證照費。
(三)地方稅。個人財產稅、土地稅、廣告稅、財產繼承或贈與稅、地方許可證照費。
三、出口貿易中的稅收管理政策
俄聯邦在出口貿易方面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兩類,即稅收調節措施和非稅收調節措施。稅收調節的主要措施有:
(一)出口關稅。1991年在向市場經濟過渡初期,俄羅斯出現大量原材料低價甚至傾銷價競相出口問題后,不得不實行出口專營并上調出口稅,這樣,戰略性原材料出口的混亂局面得到抑制。1992年11月俄開始實行新的出口關稅稅則,適應貿易自由化政策的要求,較大幅度地調低出口商品的稅率。并且減少征稅商品的種類。出口商品的稅率從原來5%~70%下調到3%~25%,征稅商品種類由1992年的53個大類減少到1993年的29個大類。特別是機電產品開始減征、免征基礎稅。1994年俄羅斯再次調低商品出口稅。并決定商品出口關稅將受到兩種限制。其一是數量限制,只有少數商品征收出口關稅。其中包括某些礦產原料、燃料、黑色和有色金屬、化工產品、林產品、糧食、航空裝備、武器和軍用材料等。由于無法精確計算這些商品的國內生產費用,所以,俄征收這些商品關稅是依據出口效益而定。其二是時間限制,根據俄聯邦《海關稅》的規定,出口關稅征收到1996年1月1日為止。1998年8月俄爆發嚴重的金融危機后,在國家財政日益惡化的壓力下,為尋求新的資金來源,彌補國家預算虧空,俄政府于1999年1月11日又做出了《關于批準從俄羅斯聯邦向非獨聯體國家出口商品的關稅稅率的決定》,開始對部分主要出口創匯產品征收臨時出口關稅,需繳納出口稅的商品清單包括:煤、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品;有色金屬、木材、皮革料、大豆、油菜籽、葵花籽、某些食品等。
(二)增值稅。根據出口地域的不同,俄羅斯實行兩種增值稅征收辦法。對向非獨聯體國家出口的商品免征增值稅。1996年這一優惠范圍又進一步擴大,凡與向非獨聯體國家出口商品相關的運輸、裝卸和換裝等服務業務也免繳增值稅。對向獨聯體國家出口的商品則按全額稅率(10%)征收增值稅。一般商品稅率為20%,部5kt~-品和兒童用品稅率為10%。增值稅先由買方支付,再由出口商負責上繳國家財政。
1996年底——1997年上半年,國家加強了對享受增值稅優惠的出口商品的監督管理,規定出口商必須向稅務監察部門提供由海關出具的書面證明,證明貨物確系運往非獨聯體國家。
(三)消費稅。根據貿易方式、商品品種和出口地區的不同,對消費稅應稅商品規定:通過易貨合同的出口,需繳納消費稅;向非獨聯體國家的出口(石油和天然氣除外),免征消費稅;向未加入獨聯體的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主要指波羅的海三國)的出口,如以非自由兌換貨幣結算,免征消費稅;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均需繳納消費稅(石油、天然氣的出口消費稅率由俄聯邦政府的專項決議加以確定。根據不同產地的礦業地質條件和經濟地理條件,國家對不同的石油開采企業規定了不同的消費稅率)。
四、進口貿易中的稅收政策
俄聯邦在進口貿易方面的管理措施同樣包括兩類,即稅收調節措施和非稅收調節措施。稅收調節措施主要有:
(一)進口關稅。1992年初,俄羅斯對一些進口商品規定了很高的稅率,但由于國內經濟狀況惡化,不得不下調一些商品的關稅。同時,對不同類型國家規范了實行區別待遇的關稅。同俄有最惠國待遇關系的國家實行基礎稅率(15%~50%);同俄沒有最惠國待遇關系的國家實行普通稅率(30%~100%);同俄有貿易協議的-發展中國家實行優惠稅率(7.5%~ 25%)。中國屬于這一類國家。俄從1993年H月1日開征增值稅和消費稅。其目的是為了增加國家的收入。從1993年8月1日起,俄實施新的海關稅法,新稅法的頒布和實施標志著俄羅斯海關制度已開始同國際通行的方法接軌。1994年3月15日起,俄大幅度提高進口商品的稅率,這次調高稅率是為了保護本國同類商品在市場中的地位,免遭外國商品的沖擊,具有很強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為本國經濟的發展,從1996年5月起,俄又提高了平均進口關稅的稅率,由原來的12.5%~14%提高到14%~15.5%。同時,還采取了一些非關稅調節的行政手段,加強對進口商品的管理,如嚴格進口安全檢驗制度,自1997年1月1日起要求所有進口商品必須使用俄文標簽等。
2000年4月1日起,俄開始實行新的進口關稅稅率表(正式名稱為《俄羅斯聯邦海關稅則》)。對80種商品的稅率進行了調整,其中上調的30種,下調的45種,另外5種商品在從價稅不變的情況下規定了從量稅,根據2000年11月27日第886號俄羅斯政府決定,對上述新稅率表進行部分修改,自2001年1月1日起,對3500項商品實行新進口稅率。當前俄進口稅率除零稅率外,分為5%、10%、15%和2峭4檔。對汽車、白糖、酒精、酒類制品、煙草制品等敏感商品仍實行25%和30%的進口稅率。
(二)增值稅。自1993年2月1日起,俄開始對進口商品征收增值稅。針對不同的進口國別,俄實行以下兩種增值稅征收辦法:對獨聯體國家的商品免征增值稅;對非獨聯體國家的商品計征增值稅。目前俄實行兩種增值稅率:糧食、基本食品、原糖、野生果實、漿果、核桃、用于科技目的或生產飼料或制作藥品的魚粉、魚和海產品、兒童用品等進口商品的增值稅率是10%;其他商品的增值稅率是20%。
根據有關法律,進口商須兩次支付增值稅:首先是在辦理商品進關手續時,要按商品的海關申報價值、進口關稅和消費稅的合計金額計征增值稅;在俄聯邦境內加工和銷售進口商品過程中的新增價值部分也要繳納增值稅,
(三)消費稅。俄對進口商品征收消費稅始自1993年2月1日。目前僅對酒類、香煙、汽油、首飾和小轎車等5大類進口商品征收消費稅。無論自獨聯體國家還是自非獨聯體國家進口上述商品時,均繳納消費稅。
消費稅率與關稅稅率一樣,可以按從價(按商品海關申報價值的一定百分比)、從量(每一計量單位商品應繳納多少歐洲貨幣單位)或復合(將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的辦法征收。
與增值稅不同,進口商只需一次支付消費稅,即在辦理商品過關手續時支付。在此之后,繳納過消費稅的商品在俄境內銷售時,無需再次繳納消費稅。
五、稅收政策與中俄貿易
從我國對俄羅斯邊境貿易的數據統計中我們可以得知,俄方一直都設置高關稅壁壘,對進口的商品普遍征收高關稅,尤其是對從我國進口的大宗商品,如紡織品、鞋、皮革等。俄羅斯的關稅有從量稅、從價稅和混合稅三種形式,但俄羅斯海關在征收時往往并不按規定,而是按高的征收方式計征。如對皮革的進口,如果按規定應按價格20%的比率征收從價稅,但卻經常按照從量稅征收,中方企業納稅的金額大大提高,相當于從價稅的200%。另外,俄羅斯對某些大量出口我國的商品開始恢復了出口稅,如木材;有些商品則準備恢復,如石油。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到俄羅斯聯邦稅收制度在執行中存在著嚴重不規范問題。
目前,俄羅斯正在積極申請加入WTO,這為中俄貿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為適應加入WTO的要求,俄羅斯相繼對現行政策法規和稅收制度進行了一系列重大調整,開始著手采取貿易便利化措施。如簡化海關手續,降低關稅并規定通關手續費每次最多不超過500歐元。平均關稅已由原來的25%降到20%,并將最終降為5%。這些措施勢必會解決中俄貿易中現存的通關效率低、關稅壁壘等問題,促進中俄貿易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