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著名演員張國立的兒子張默打人致傷”的新聞,如同一枚威力十足的炸彈在娛樂圈里炸開了。隨后,隨著全國各地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張國立的兒子也出名了,然而出的卻是丑名。張國立恨鐵不成鋼。
因怨恨父母離婚,父親對自己的忽視,張默成為桀驁不馴的“問題少年”。然而,是張國立用深沉的父愛,讓這個幾乎無藥可救的孩子。成為國內一線新生演員。那么,張國立是如何成功“改造”兒子的呢?
叛逆年代,
他讓所有人都為之絕望
今年25歲的張默出生在四川成都,他的父親就是著名影視名人張國立,母親羅女士是四川人民藝術劇院的優秀演員。出生在這樣一個表演世家的張默,很自然地被寄予了極高的厚望。
張默出生那年,28歲的張國立還是四川人民藝術劇院里一個很不起眼的小演員,只能經常出演一些小角色。那時,家里非常困難,張國立在圈里也是起起伏伏,吃盡了苦頭。在張默僅兩歲的時候,張國立便離開四川,闖入北京影視圈。年幼的張默跟母親一起生活,一年也見不著父親幾次面。不久之后,父親和母親便離了婚,父母的離異給張默造成了很大的陰影。
在單親家庭里長大的張默,比一般孩子成熟很多,性格內向而叛逆。從小到大,張默對于父親張國立都十分陌生。后來,他得知父親和另一個演員鄧婕結婚后,心里對父親更是充滿了怨恨:“是他把我和母親拋棄的,現在還和別的女人結婚,真可惡!我沒有這樣的爸爸!”
父親再婚后,演藝事業迅速躥紅。而張默,卻只能在電視上看到自己的父親,心里非常不是滋味。那時還僅僅十幾歲的張默,每次在電視上看到自己父親,就馬上走開或是換臺。可是,誰又知道,其實他是多么想見到自己的父親啊!
在張默14歲那年,張國立要把他接到北京去生活。可是,張默非常不愿意離開母親,去跟這個一年見不到幾次面的父親生活在一起。張默一看見父親回到家里,就馬上躲進了屋里,大聲哭著喊著:“我不要跟你去,我要跟媽媽在一起……”可是,因為自己是被判給父親撫養的,所以父親有權和他一起生活。后來,在張默母親的勸說下,張默還是跟著父親北上了。
對于北京,張默無時無刻不感到陌生和恐懼。剛進到北京的家時,看見那個電視上所看見過的女人,張默的心里害怕極了。在小孩心里面,后母都是狠毒的角色,因此張默對鄧婕也絲毫沒有好感。到了北京以后,張默依然很少見得到父親的面,每次見到父親不是在片場就是在劇組,家里也經常只剩張默和鄧婕兩人在一起。在張默心里,父親根本就沒有愛過自己。
由于擔心張默心里有想法,張國立和鄧婕結婚后決定不要孩子。然而,雖然他們沒有要孩子,但和張默的關系依然沒有改善,甚至變得更加糟糕。張默在15歲后,便顯露出青春期特有的叛逆,無論父親說什么他都抵抗,和父親一見面就是吵架,甚至打架。對于這樣一個兒子,張國立也是操碎了心。
那時,張默瘋狂地喜歡上了搖滾樂,并且和朋友組建了樂隊。每天,他都背著一把吉他,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吼著連他家的狗聽了都直打哆嗦的音樂,這些都讓張國立十分反感。可張默認為,搖滾能夠表達自己的心聲,他認為像父親那種“老古板”是不會理解的。張默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出一張自己的搖滾專輯。
由于要買唱片和樂器,張默經常以學校要收錢為借口,伸手向張國立要錢。后來,張國立得知原來張默根本沒有去學校,而是拿著錢去搞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頓時火冒三丈。氣憤之下,張默被父親趕出了家門,過上了學校寄宿生活,并且每個星期僅能拿到100元的生活費。
面對父親的做法,張默氣急敗壞,對父親更是憎恨:“不想管我就算了,有什么了不起的,老子非要干給你看!”于是,張默利用課余時間,去地下通道賣唱。一天,張國立聞訊趕到地下通道,看見張默正一邊彈著吉他,一邊扯著嗓子對著路人吼著歌,腳下還放著一個鞋盒,里面散落著不少零錢和硬幣。
看見這幅場面,張國立頭都大了,急忙上前去拉起張默的衣領,大聲對他吼道:“我再怎么可惡,你也不用淪落到在這里賣唱吧?你這跟乞丐有什么區別,把你老子的臉都給丟盡了!”面對如此生氣的父親,張默卻不以為然,反而揚起脖子冷笑道:“我怎么給你丟臉了?這有什么不好?我本來就喜歡唱歌,在這里不僅能干自己喜歡的事,還可以賺到錢,何樂而不為呢?”
從那以后,張默就想著辦法去氣父親。18歲那年,他寫了自己的第一首歌《十八歲》。歌詞里有:“老子今年18歲了,抽煙喝酒你別管……”看著自己的處女作,張默十分得意。可是,張國立聽到后卻氣壞了,馬上勒令他不許再唱,再唱就打斷他的腿。
一聽父親這樣說,張默競起勁了,他馬上下樓跑到父親面前大聲吼著這首歌,把張國立氣得無話可說,拿起拖鞋就砸了過去。看見父親準備來打自己了,張默馬上溜出了門去。每次張默把父親氣得兩眼發綠,他就覺得特別有成就感,甚至樂此不疲。
在張國立眼里,張默是完全無可救藥了。面對兒子的叛逆,張國立心里又自責又無奈:“都是自己沒有好好關心他,才造成他今天這樣的局面啊!”
暴力傷人,
讓他懂得了什么是父愛
隨著年齡的增長,原來和張默一起玩搖滾的朋友都解散了,他也漸漸感到無所事事起來。正當張國立為這么一個叛逆兒子的未來發愁時,張默突然做出了 個讓全家人都大跌眼鏡的決定。
1999年的一天,張默突然對張國立說“爸,我想去學表演,要去考中央戲劇學院!”張國立一聽,當場嚇得冒汗:“我說你這小子整天在想什么?怎么突然想到去學演戲了呢?”張默的決定,讓張國立又喜又憂,他深知演藝道路的艱難,因此想要兒子過平常人的生活就好了。可是,對于兒子懂得考慮自己的未來,又感覺兒子似乎懂事了。
面對張默的決定,張國立最后還是決定支持兒子。于是,張國立想要抽空輔導一下張默。可是張默想:“我才不要你來輔導呢!我要憑自己的本事考進去!我要讓你看看,你兒子不是沒用的!”
于是,從那以后,張默每天都拉著一幫朋友去排小品話劇,經常排到深夜。看見張默那么努力地排戲,張國立心里也甚是安慰,他總是想著辦法去幫助張默。可是,張默卻絲毫不領情。
2000年9月,張默終于如愿以償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在填報名表的時候,為了不讓校方和同學知道他是大明星張國立的兒子,他把“父親的名字”那欄空著沒寫。張默非常討厭生活在父親的光環下,從小到大,無論他做什么事,別人都會說:“你是張國立的兒子,肯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什么了不起!”
進入中戲后,張默從來不在同學面前提自己的父親。大二的時候,張默和同齡人一樣,和比他低一屆的一位叫姚彤(化名)的女生談起了戀愛。然而正當張默享受著戀愛的甜蜜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
2003年12月的時候,姚彤為了能得到演戲的機會,和學校的一個老師有染的事被同學們傳得沸沸揚揚。當張默聽說有這樣的事以后,心里怎么也咽不下這口氣:“我張默再怎么不好,也不至于淪落到戴‘綠帽子’的地步。只有我甩別人的份,絕對不能讓別人給耍了!我非得把這事情給弄清楚不可!”
12月16日晚上,張默找到姚彤,想把事情問個清楚。當從姚彤口中得知原來那件事是真的時,張默頓時怒火沖天,舉起手就往姚彤臉上打。暴躁如雷的張默瘋狂地對著姚彤大打出手,還一邊吼罵著:“你這賤人!居然干出這種丟臉的事!我都替你惡心……”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由于出手太狠,張默把姚彤打成了重傷。頓時間,“張默打人”事件轟動全國,而張默以張國立之子的特殊身份,迅速曝光在國內各大媒體上。因為父親的知名度,張默的事被傳得沸沸揚揚,整個家庭都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事情發生后,張默被父親藏了起來,不接電話,不見任何人。并且,父親立即趕到學校,真誠地替他對姚彤及其家庭道歉。在媒體面前,張國立承擔起了所有的責任。
那段時間,張默想了很多很多,突然一夜之間懂得了很多事。看著父親為了自己的錯誤做著所有的補救,看著父親那操勞的背影,張默后悔極了:“真不應該那么沖動做出這樣的蠢事來啊!給父親添了那么大的麻煩!”
隨著媒體的大肆炒作,事件愈演愈烈,最后中戲對張默做出了勒令退學的決定。聽到這個決定,張國立焦急萬分,馬上帶著張默找到學校領導,苦苦央求道:“都是因為我平時太忙了,沒有好好管教他,才使他做出這樣的事,這都是我這個做父親的沒有盡到責任!求你們再給他一次機會吧!我不能眼看著孩子的前途給毀了啊!”
然而,張默最終還是被學校除名。看見兒子整天垂頭喪氣的樣子,張國立心里難受極了,埋怨著自己:“都是我沒有多一點時間去好好教育他!如果他不是我的兒子,事情也不會鬧得那么大,他也不會被學校開除了!都是我的錯……”
打人這件事給張默留下了很大的陰影,經過這次教訓后,他突然間變得成熟起來。從小到大,張默一直以為父親是不關心自己的。可是在這場風波里,他看見父親為了保護自己,承擔了所有的質問和指責。看見父親的眼淚,看見父親為了他所做的一切,他終于明白,其實父親是深愛著自己的。然而,在過去的歲月里,自己又是多么的不懂事,給父親造成了多么大的麻煩,想到這,張默不覺熱淚盈眶……
光環之下,
他體會到大海般深沉的愛
被學校勒令退學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張默都是乖乖地待在家里不敢出門,整天無所事事,情緒低落極了。對于張默來講,中戲一直以來都是他最喜歡的學校,他非常喜歡那里的氛圍。但是,想到自己再也不能去學校上課了,他就心如刀割。看見張默萎靡不振,張國立便把他帶到了劇組,親自教他表演。他更希望用這種方式,讓他們能夠有更多時間相處,來彌補多年來對兒子所虧欠的父愛。為了讓張默盡快走出陰影,張國立經常找他談話。
一次吃完晚飯,張默被張國立叫到房間談話。父親對他說:“其實世界上的事情很復雜。有時我們看到一個花壇,上面長滿鮮花,一個人不經意把這個花壇給撞爛了,我們才發現花壇底下全是大糞。可是沒有人說‘原來它是大糞,你終于讓我們知道了它是大糞,謝謝你’。不是的,人們會說‘你他媽有病啊!你把這花壇撞爛了,本來挺好看的花讓我們看著,你現在把它撞爛了,底下是大糞,讓我們聞的都是臭味’。”
張默反復體會著這段話,覺得父親說得很對,也從父親的話里懂得了如何去直面社會很多的問題。
進入劇組后,張默漸漸走出了陰影,恢復了原來的活力。然而,面對父親,張默總是覺得自己很慚愧,所以在劇組他總是盡量躲著張國立。
一次,劇組的化妝師告訴張國立:“你沒在的時候,張默可活躍了。可是你一來,他就不說話了,化完妝趕緊走,好像躲著你似的!”聽了這話,張國立頓時紅了眼眶,他總是想在兒子面前做一個好父親的角色,給兒子做榜樣。可是,現在兒子竟然還是躲著自己。
漸漸,隨著與父親同臺演戲的機會增多,張默和父親的關系也有所好轉。他們經常在一起談論戲,共同話題也多了起來,兩人感情也日漸加深。
2005年4月,張默在父親導演的《我這一輩子》里嶄露頭角,并且和父親的工作室簽下了三年的合約。
在劇組,張國立對張默的表演非常嚴格,每一個眼神每一個細節都要求非常嚴厲。他經常把張默叫到跟前罵道:“你看看,你演的是什么啊?這樣行嗎?有人看嗎?”可是在背地里,張國立又對別人說:“我兒子戲演得不錯,這三年書沒白讀!”
得知父親在背后表揚自己,張默暗自得意,還跑到張國立面前詢問:“聽說你昨天表揚我了?”可是,張國立卻馬上繃起臉說:“誰表揚你啊?就你演的那戲,怎么表揚?你聽錯了!”然而,當張國立看見報紙上有張默的新聞時,又興奮地忙叫張默:“快來看!上報了,有人夸你呢!”看見平日里一本正經的父親竟然有如此小孩般的舉動,張默心里感動得不知道說什么好。
然而,年輕氣盛的張默不想總是生活在父親的光環下。不管走到哪里,張默總是被說道:“他是張國立的兒子!”哪怕是接戲,他也被人問道:“你接這部戲,你父親同意嗎?”聽了這些話,張默覺得很沒自我,心想:“難道你吃頓飯,還得問你父親同不同意?無論我做什么,做得再多再好,只要還在老爸的保護下生活,別人都會認為一切都跟他有關系!”
于是,張默找到張國立,說想要自己去演戲,想要單飛。他對父親說:“無論是好也罷,壞也罷,我都希望那是我自己的!”可是,作為父親,張國立考慮得更多,‘擔心他會走上歧途,于是耐心地跟張默說:“現在你的能力還有限,成長還需要一個過程。你的路要怎么走,我心里自然有數,不會害你的!”
聽見父親這樣說,張默也只能作罷,暫時跟著父親演戲了。看見父親整日整夜拼命工作,張默也深深體會到演戲的辛苦。每次收工,看見父親疲憊而又孤獨的背影,張默就心疼極了。
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張國立那透支的身體終于頂不住了,竟然暈倒了。這可把張默給急壞了,工作人員連忙把張國立送進了醫院。一路上,張默心疼地撫摩著父親的頭,看見父親臉上的皺紋,他突然覺得自己身上的擔子重了起來:“老爸保護了我那么多年,現在我已經長大成人了,應該到孝順他的時候了!”
從那以后,張默總是在劇組看管著張國立,不讓他再過勞拍戲而不管自己的身體了。每天晚上拍完戲,張默總會到父親房間里看看,勸告父親注意多休息。他還私底下拜托制片主任等人說:“麻煩你們抽空多跟我爸聊聊天,不要讓他整天除了拍戲就是看劇本……”
現在的張默深深體會到,父親的成功是來之不易的,懂得了父親是付出了多少才得到今天的成就,心里對父親充滿了敬佩。同時,張默也體會到,父親對他的愛更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有如大海一般深沉。
編輯:韓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