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預算松弛是預算管理中的一種逆向選擇,它直接產生于預算編制過程中,但其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試圖從預算管理流程的編制、執行和評價等環節分析可能造成預算松弛的原因,并給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預算管理 預算松弛 預算流程
一、引言
預算管理是現代企業制度下實現企業科學化和標準化管理的一種重要機制。它在實現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協調企業內部各部門的利益關系,加強對各部門的行動控制以及考核激勵等方面功效顯著,從而被理論界和實務界公認為是一種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而被廣泛倡導和推廣。
但是,由于預算管理在我國還處于探索階段,其作用并沒有得到有效地發揮,甚至流于形式,從而被一些人提出預算無用論。這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預算松弛的存在。預算松弛是指在分權式的預算編制模式下,下級蓄意將預算確定在比實際可以達到的預算低的水平上,使得下級的潛力不能充分發揮。其主要表現為:預算執行者低估收入、高估成本和費用,低估產銷量和銷售價格、夸大完成預算的難度、低估利潤,為爭取新的投資項目,在項目申報時壓低支出預算,當項目批準后,又不斷擴大投資規模等。
二、預算松弛對預算管理的影響
任何一個企業在營運中,都會存在一定的松弛現象。適度的松弛,可以減輕預算執行者完成預算的壓力,有助于達成個人目標并誘導其為完成企業目標而努力工作,減少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的沖突,從而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這似乎說明預算松弛是積極合理的,但筆者對此并不認可,同時國內外的廣大學者和高層管理者也普遍認為預算松弛直接會影響到預算管理的有效性。
(一)預算松弛扭曲資源配置,難以激發企業的發展潛力
一般說來,分權式的預算管理模式可以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強化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提高預算執行者的自覺性,從而提高勞動效率并取得好的業績。但是,長期過度的預算松弛會扭曲公司資源配置,難以激發企業發展的潛力,帶來大量的無效成本,由于成本沒有實現最小化,利潤也就達不到最優,效益也就大打折扣。
(二)預算松弛為管理者提供了掩蓋失誤的彈性空間
在預算管理中,對預算執行者業績的評價,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考核其預算目標的完成與否或者完成程度。預算松弛、預測錯誤、客觀環境的變化和工作不努力等都會產生不利的預算差異。但預算松弛的存在,為管理者提供了掩蓋失誤的彈性空間,防礙查明預算差異的真正原因,影響到業績評價的客觀性,造成公司預算控制與考核的失敗,從而達不到實行預算管理的真正目的。
三、基于預算流程的預算松弛成因分析
預算松弛是預算管理中的逆向選擇,發生在預算編制過程中,但其存在的原因并不能僅僅從預算編制中查找。本文試圖從預算管理流程的編制、執行和評價等環節分析可能造成預算松弛的原因,并給出相應的建議。
(一)預算編制環節
預算編制是整個預算管理工作的起點,預算松弛現象是在預算編制工作中直接產生的。利益的沖突、分權式的編制模式和信息的不對稱都可能導致預算松弛的產生。
1.利益的沖突是預算松弛產生的主觀動因。在預算編制過程中,下級管理人員以及基層員工與最高管理當局的目標往往是不一致的,下層管理人員和員工的主要目的是想借助于企業的目標達成個人目標;而最高管理當局則著眼于企業的長遠發展目標。目標的不一致就會使下級的管理者在參與企業預算編制時,為了防止上級的層層加碼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執行失誤導致自己利益受損,從而故意制定松弛的預算。
2.分權式的編制模式和信息的不對稱為預算松弛的產生提供了客觀條件。當企業采用上下結合式或自下而上式的分權預算管理模式時,預算執行者能夠參與預算的制訂,這就為下屬部門和員工提供了創造預算松弛的機會。下級參與預算的編制使得上級有機會了解各部門的真實情況,但預算執行者出于自己利益的考慮會憑借自己的信息優勢,在給管理當局提供有關信息時限制信息的供應量,或者對信息加以修飾,使得上級管理者不能全面真實的了解下級的信息,這就是所謂的信息不對稱。在這種情況下,預算的執行者就會憑借自己的信息優勢,利用參與預算編制的機會,建立較為松弛的預算。因此,預算松弛就是預算管理中由于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
(二)預算執行環節
出于規避預算實施中風險的目的會導致預算松弛。預算的編制通常在預算期開始的前一段時間進行,主要依據是過去的工作實績和對未來的預測,而未來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為企業面臨的環境復雜多變。在預算執行過程,很可能會出現一些偶發事件,防礙預算的順利完成。出于穩健的考慮,預算的執行者在編制預算時往往會留有余地,提出較為寬松的預算,以備在客觀環境發生不利變化時抵消其影響,從而達到規避不確定性因素帶來風險的目的。
(三)預算評價環節
不合理的評價機制客觀上刺激了預算松弛的產生。建立預算管理體制的企業往往會把預算的實現與否及實現程度作為評價預算執行者業績的標準,在業績的評價過程中如果過于強調預算標準就會給預算執行者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如果預算目標定的過高,預算執行者的個人回報和個人目標的實現就會有一定的困難。為了緩解預算造成的壓力,給自己的行為留出余地,他們在預算編制時候就必然會出現預算松弛現象。
四、緩解預算松弛的對策
(一)慎重確定下級參與預算編制的程度和方式,加強信息交流和溝通
1.分權式預算管理模式鼓勵員工積極參與企業的預算管理工作,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觀念,有利于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使以后的預算執行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但是,這也為他們提供了創造預算松弛的機會。所以上層管理者要慎重確定下級參與預算編制的程度和方式,加強編制初期的信息溝通、協調和指導工作,同時嚴格把關編制后期的審批程序。
2.預算編制中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象是導致預算松弛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管理當局沒有充分地了解基層的信息,或者是下級管理人員有意識的隱瞞,修飾一些重要的信息,從而使預算目標出現松弛,因此上級管理者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廣泛收集相關信息,加強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使預算目標的制定更具有針對性,從而最大限度地抑制預算目標的松弛。
(二)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加大審查審批力度,確保預算工作正常運行
1.要積極建立與公司治理結構相適應的預算管理組織體系,完善各項預算管理制度,從預算目標的設定、組織編制、監督實施和考核評價都要嚴格把關,確保預算工作正常運行。同時,要充分發揮相關部門的監督職能來防范預算松弛問題,比如設立內部審計部門的企業不僅要對預算的程序予以審查,而且要對預測數據予以審查,盡管這一工作有很大難度,但是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審查出制造預算松弛部門的部門及相關責任人并給以適當的懲罰。總之,充分發揮相關部門的監督作用,是確保預算準確性的一道重要防線。
2.在預算的執行過程中,必須貫徹“剛性原則”,同時要考慮環境變化、或有事項、業務流程的結構性變化對預算執行的影響。預算執行過程中,出于各種不同的目的,預算執行者會強調自己業務的特殊性,比如因環境變化、市場波動等而批判“預算太死板”、“計劃趕不上變化”,從而使預算方案和指標不能堅持執行,經營業務和財務收支還是十分隨意,導致預算管理虎頭蛇尾。因此,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加大對下級預算執行的監督審核力度,而且要按照嚴格的程序對例外事項進行管理和審批,從而保證預算的準確性和預算控制的有效性。
(三)引入合理的預算考評和激勵機制
1.確立一個合理、科學的預算業績考核指標體系。一方面要注意預算的短期計劃與長期計劃相結合,注重支持公司的戰略導向,公司業績考核必須促進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要著眼綜合評價,從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指標來衡量業績。比如,以卡普蘭教授的“平衡計分卡”原理為指導,進行財務、戰略、非財務、市場四個方面的綜合評價。
2.積極推行“聯合確定基數法”。它是協調企業長遠目標和部門利益矛盾的一種有效的創新方法。它要求企業下屬部門排除預算滯后因素,以編制正確的預算,對于預算目標過低輕易完成的預算給以懲罰,而對在正常的目標額以上完成的管理者給以獎勵。基本思路是:先由上級管理人員提出一個基本要求數,然后再由基層人員自己報出一個數,將兩者進行平均,確定一個合同基數,到年終時根據實際完成數,計算超基數的獎勵和少報數的罰款。在確定超基數獎勵和少報數罰款的系數時一般要滿足下列條件:超基數獎勵系數﹥少報數罰款系數﹥0.5×超基數獎勵系數,也就是說,下級自報的數越接近實際能力,獎勵越多,越低于實際能力,罰款越多。
3.預算完成的考評階段也要重視預算參與,讓員工對預算的完成情況有一定的解釋權。這是因為完不成預算有幾種情況,如預算編制不合適、客觀環境變化和執行者努力不夠等等,應讓員工解釋預算差異的原因,滿足其尊重和自我實現需要,真正體現人本主義思想。
4.在預算管理中,積極引入聲譽激勵。從某種程度上看,聲譽激勵可以代替工資、獎金這樣的顯性激勵,并且可以起到長期激勵的作用,有效地抑制預算松弛問題。應注意的是,要激勵那些不僅要實現預算計劃而且要提供精確計劃的管理人員,同時要使管理者的行為與企業長期目標的實現相聯系,激勵的對象應考慮連續數年的業績而不是僅僅一年的業績。
[參考文獻]
[1]宋巖.企業預算管理中的預算松弛問題研究.工業技術經濟,2001,(2).
[2]劉煥冰.企業預算管理中的預算松弛及其對策.商業會計,2005,(10).
[3]何紅渠,程惠.預算松弛的危害原因及對策.財會月刊,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