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積累
名言警句
1.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韓 愈
2.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3.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華羅庚
4.天資的充分發揮和個人的勤學苦練是成正比例的。
——郭沫若
5.對搞科學的人來說,勤奮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6.人的天賦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滅,也可以燃燒起來,而逼使它燃燒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勞動,再勞動。——高爾基
7.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工作上的。
——魯迅
8.沒有加倍的勤奮,就既沒有才能,也沒有天才。 ——門捷列夫
9.手懶的要受貧窮;手勤的,得到富足。 ——《圣經》
10.我們越是忙越能強烈地感到我們是活著,越能意識到我們生命的存在。 ——康 德
11.一個勤奮的人雖然會因為他的勤奮而損害到他的見地或者精神上的清新與創意,但是他依然會受到褒獎。 ——尼 采
12.我年輕時注意到,我每做十件事有九件不成功,于是我就十倍地去努力干下去。 ——蕭伯納
13.如果我們以為只有野心和愛情這類強烈的激情才能抑制其他情感,那就錯了。懶惰盡管柔弱似水,卻常常把我們征服:它滲透進生活中一切目標和行為,蠶食和毀滅著激情和美德。——拉羅什富科
14.良機對于懶惰沒有用,但勤勞可以使平常的機遇變成良機。
——馬丁·路德
15.勤勉能使我們保持身體健康,頭腦清醒,內心完美,錢包豐富。
——塞蒙茲
16.如果你富于天資,勤奮可以發揮它的作用;如果你智力平庸,勤奮可以彌補它的不足。 ——喬·雷諾茲
17.勤奮是智慧的雙胞胎,懶惰是愚蠢的親兄弟。——佚名
18.勤奮是財富的右手,節儉是它的左手。——佚名
19.勤奮是一種可以吸引一切美好事物的天然磁石。——羅·伯頓
精彩故事
1.瘦弱的陳景潤屈居于6平方米小屋,沒有助手,沒有計算機,經常挨餓,只有一張睡床、一盞昏暗的煤油燈和一支鉛筆,卻伏在床板上寫下了幾麻袋的草稿紙,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1)只是一步之遙的輝煌,被國際數學界譽為陳氏定理,開拓了數論研究中一個嶄新的時代。時至今日,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
2.從1988年5月到1989年9月,我們的軟件英雄求伯君先生把自己關在深圳的一個房間里。在那里,除了睡覺和方便面,就只有計算機和程序,有了難題,也不知道問誰,解決了難題,也沒人分享喜悅。一年中,三次生病而不得不住院,第三次住院還是搬上電腦到醫院,邊治病邊編程序。就是靠著這種艱苦奮斗的精神,一年零四個月的煎熬終于使求伯君完成了一個里程碑式的漢字軟件——WPS。后來,求伯君為了寫WPS97,四年如一日,帶領開發組每天工作12小時,每年工作365天,從來就沒有停過。
3.梅蘭芳年輕的時候去拜師學戲,師傅說他生著一雙死魚眼,灰暗、呆滯,根本就不是學戲的料,拒不收留。天資的欠缺并沒有使他灰心,反而促使他更加勤奮。他喂鴿子時,每天仰望天空,雙眼緊跟著鴿子,窮追不舍;他養金魚時,每天俯視水底,雙眼跟著遨游的金魚,尋蹤覓影。后來梅蘭芳終于把他呆滯的眼睛練成了一汪清澈的秋水,熠熠生輝,脈脈含情,最終成了著名的京劇大師。
4.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他從7歲起就開始學習書法,他練字到了入迷著魔的地步,有時用手指點在衣服上練字,有時在月光下的池邊練字。他練字十分刻苦持久。他常練字的地方在紹興蘭亭,一練就是20年,由于經常在池里洗筆刷硯,竟把池里的水染黑了。
5.居里夫人在法國念書時,每天早晨總是第一個來到教室;每天晚上幾乎都在圖書室里度過。等圖書室10點關門,她回到自己的小屋后,還要煤油燈下繼續讀書,常常讀到夜里一兩點鐘。
6.日本的“推銷之神”原一平在一次演講中,當有人問他成功推銷最重要的秘訣是什么時,原一平當場脫掉自己的鞋襪,將提問者請上臺,對他說:“請您摸摸我的腳板吧。”那位提問者摸了摸,十分驚訝地說:“您腳底的老繭好厚好厚哇!”原一平接過話頭說:“那是因為我走的路要比別人多,跑得比別人勤,所以我的腳繭長得特別厚。”原來原一平在推銷中每天要訪15位客戶,平均每月就要用掉1000張名片,他一生積聚了2.8萬個準客戶。他之所以能夠創造推銷的奇跡,靠的是自己的腿勤、眼勤、嘴勤和腦子勤。
延伸訓練
★★★ 訓練1 ★★★
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世界球王貝利在20多年的足球生涯里,參加過1364場比賽,共踢進1282個球,并創造了一個隊員在一場比賽中射進8個球的世界記錄。他超凡的技藝不僅令萬千觀眾心醉,而且常使球場上的對手拍手稱絕。他不僅球藝高超,而且談吐不凡。當他創造進球滿1000個的紀錄時,有人問他:“您哪個球踢得最好?”貝利笑了,意味深長地說:“下一個。”他的回答含蓄幽默,耐人尋味,像他的球一樣精彩。
請以“下一個”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立意自定,文體自選,不少于600字。
思路點撥
現有的成績和輝煌已成為過去,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下一個”。怎樣才能使自己不躺在自己的功勞簿上居功自傲,沾沾自喜,自我陶醉,而是時刻準備好要做到使“下一個”更精彩,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課題,也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為了使“下一個”更精彩,這就需要勤奮。立意可從如何使“下一個”更精彩這一點出發,然后“按圖索驥”,為“勤奮會使人生更精彩”這一主旨精心張本。
主旨的表達立意應讓讀者明白:只有永不滿足,不懈追求,不斷攀登,勤奮努力,才能達到事業和人生的最高境界。
★★★ 訓練2 ★★★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開學第一天,蘇格拉底對學生們說,今天咱們只做一件事,每個人盡量把胳膊往前甩。說著他做了一遍示范。“從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們都笑了,這么簡單的事,誰做不到?可是一年之后,蘇格拉底再問的時候,全班卻只有一個學生堅持下來。這個人就是后來成為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根據以上材料,或編寫故事,或闡發議論。要求:文體自選,角度自定,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
思路點撥
寫此作文題目,同學們切不可順著“堅持就是勝利”這個思路往下寫,雖說沾了點邊,但還不到位。如千篇一律地寫“堅持就是勝利”,會讓人覺得枯燥無味。
若另辟蹊徑,可以從以下角度考慮:人人都能甩兩下胳膊,但堅持到底的卻獨此一人。正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能否持之以恒,能否勤奮到底才是關鍵。也可由“勤奮”引發開來,可以談歷史的、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許多話題。
宕開一筆,另辟蹊徑地去寫勤奮,則能“白里透紅,與眾不同”。也可以“勤奮者成就大事業,懶惰者貽誤前途”為角度,一正一反進行對比,讓立意更鮮明,讓主旨更突出。
★★★ 訓練3 ★★★
“石頭怎樣才能在水中漂起來?”海爾集團的CEO(首席執行官)張瑞敏目光炯炯地看著講臺下的中層干部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像是腦筋急轉彎的問題。這是海爾的一次關于流程再造的高級經理人才培訓會上的一幕,張瑞敏作為主持人正在與學員們互動討論。
“把石頭掏空。”有人喊了一句,張瑞敏搖搖頭。
“把石頭放在木板上。”又有人答道,張瑞敏又搖搖頭:“沒有木板。”
“做一塊假石頭。”這個回答引來一片笑聲,張瑞敏還是搖搖頭:“石頭是真的。”
“速度。”海爾集團見習副總裁喻子達回答道。
“正確。”張瑞敏臉上露出了笑容,“《孫子兵法》上說:‘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速度決定了石頭能否漂起來。”
讀罷這則材料,請以“勤奮的速度”為話題,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實際,深入思考,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題目自擬,文體不限。
思路點撥
按常理,石頭在水中總是要往下沉的,但只要給石頭足夠的速度,它就會在水中漂起來。速度不僅可以讓石頭漂起來,也可以讓摩托車、汽車在陡壁上運動而不掉下來,還可以讓飛機“漂”行于離地球數千米的高空,甚至還可以讓衛星“漂”在太空中。那速度從何而來?靠的是另一種“勤奮”!
有句俗語叫“笨鳥先飛”,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趕在別人前頭,不要停下來,這就是勤奮者的姿態,競爭者的姿態,也是致勝者的姿態。這是一種基本立意。
同理,人生亦如此。沒有人為你等待,也沒有機會為你停留。與時間賽跑,你才可能會贏!美國最負盛名的棒球手佩奇曾說過:永遠不要回頭看,有些人可能會超過你的。如果成功也有捷徑的話,那就是賦予它足夠的勤奮的速度。同理,理想也是如此,趕在別人前頭,不要停下來。若要實現理想,就要賦予勤奮足夠的速度。這是基本立意的升華。
再將兩者結合起來,由淺入深地一步步展開,向讀者詮釋清楚道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