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命題或給材料的作文中,離題的文章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選材離題。如一個同學在《記一個埋頭苦干的人》一文中,寫了王大伯火海救耕牛,又寫了老村長雨夜為人請醫生。
二、體裁離題。如《路》一文,要求寫議論文,可是有個學生卻描寫了一個筑路的場面。
三、立意離題。如《莫等閑,白了少年頭》一文,有人竟把中心定為“時間就是金錢,金錢就是生命”。
四、立意和選材都離題。如“挖井取水”的漫畫,畫上所示,某君連挖五口井,均未見水,又換個地方挖。一名考生卻把“挖井人”視為二流子,描寫他頭頂小帽,口叼煙卷,上穿風雪衫,下穿喇叭褲,拖著鐵鍬把,悠悠邁著步——接著自擬了“談精神文明”的題目。
出現以上文不對題現象的原因何在?
一、不看題目。《記一個埋頭苦干的人》,題目明確地要求“記一個”人,一個“埋頭苦干”的人。對此,那名考生卻視而不見,寫了兩個人,而這兩個人都不是“埋頭苦干”,而是舍己為人,這就遠離了命題的要求。
二、不看要求?!堵贰罚鞔_要求寫議論文,習作者本應按這個要求探究它的引申意義,然而他卻去描寫筑路的場面,寫成記敘文。
三、不假思索?!赌乳e,白了少年頭》,此題目即為中心論點,應重點闡述若想干一番事業,從青少年起就要惜時如金,經受人生砥礪,莫到兩鬢如霜仍兩手空空而徒自悔恨。而習作者卻望文生義,大談生財之道。
四、不看說明。漫畫下部清楚地寫著“這下面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但那名考生卻不看說明,把“挖井人”視為二流子,大謬不然。立意和取材都完全背離了題意。
學生習作出現跑題現象,主要原因是不注意審題,不會審題,分析能力不強。
怎樣才能避免文章跑題呢?
一、以一句話做題目的,要特別注意謂語部分。如《這里也在變》,交代地點后,重點應放在“變”字上。又如《家鄉展新容》,點出家鄉后,要在“展新容”,尤其是“新”字上下功夫。再如《潁河西岸春來早》,主語部分扣住后,重點要放在“來早”上,特別要突出“早”字。
二、用短語做題目的,要特別注意修飾性或限制性詞語,因為修飾或限制性詞語,往往是題目的特殊要求。如《一個倔強的人》,中心詞是“人”,定語“倔強”起修飾作用,這個修飾性詞語恰恰是這個文題的特殊要求。如果偏離了這個特殊要求,就是跑題。
三、以一詞為題目的,要特別注意其引申意義或象征意義。如《路》,它的本義是“思想或行動的方向或途徑”,懂得這一點,就應該從“路”的引申義上展開自己的思路:一是人行之路有大路、小路之分,人生之路也有正路、歧路之別;二是路是人走出來的;三是人不要貪便宜,要準備走曲折的路。題目要求寫議論文,就應按照這個引申意義去寫。
四、以一幅漫畫或一張圖表為命題范圍的,要特別注意圖中的說明文字和附帶要求。有的學生不注意這些,像上述的那名考生,因忽略了漫畫下部的說明文字,結果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總之,對文題的說明或要求,一定要認真領會,切莫疏忽大意。審題的方法很多,只要我們加強閱讀,對作文題目進行一番認真研究和領會,就能寫出切合題意、中心突出的文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