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夜晚,萬籟俱寂,只有那皎潔的月亮倒掛在天空,往日那閃爍的星星,不知什么時候閉上了眼睛。
月是那么的明亮,她的光不像太陽那樣強烈,也不像星星那樣忽隱忽現(xiàn),若明若暗。她很無私,只是在萬籟俱寂的夜晚把自己生命中純潔無瑕的清幽的光灑在世界的每個角落。
她的每一縷光,像母親的愛撫一般,柔柔的。
月不僅是人們欣賞的“景致”,還是人們夢想的美好情懷。從古至今,月寄托了多少人的情思,觸動了多少人的情懷。我望著那皎潔的明月,不禁想起今天老師在課堂上講的關于月亮的傳說。
傳說,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樹,古代有一個名叫吳剛的人醉心于仙道,后因犯錯被天帝貶到月亮上砍桂樹,但生長在月亮上的桂樹有一種特殊的仙力,隨砍隨合,所以我們現(xiàn)在還可以看到吳剛在月亮上無休止地砍伐桂樹的形象。
不過,那都是因古代人不懂科學,按照自然現(xiàn)象及人們的美好愿望逐漸形成的美麗傳說罷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借助科學手段實現(xiàn)了登月的美麗夢想。1969年7月,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和奧爾德林代表全人類首次拜訪了月球,邁出了人類探索太空的第一步。21世紀,中國也不甘示弱,先后三次發(fā)射了宇宙飛船,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人踏上月球的夢想一定能實現(xiàn)。
啊!月球,多么美麗,多么神奇!
我立志:好好學習,長大以后就算不能當上宇航員,也會盡自己所能為祖國增光添彩!
【指導教師:李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