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
書業協作關系的核心是回歸經營責任及遵守經營誠信
丁毅在《出版廣角》撰文說:我們很有必要向沃爾瑪與寶潔的經營模式學習,轉變觀念,從掠奪對方資源的零和博弈轉變為共同開發市場的協同合作關系,在書業,這一協作關系的核心是要促成發行方經營責任的回歸以及誠信經營的遵守。
目前,一些出版機構已經開始了有益的嘗試,例如北京榕樹下公司重建產銷關系的工作就初見成效:公司采取加盟經營模式,以收取加盟保證金的方式,促成經銷商經營責任的回歸,以此為制約進一步提升渠道的管理水平,如規避折扣戰、促使經銷商重視利潤而非銷售數量,禁止沖貨、促使經銷商規范其經營行為并維持市場的有序經營,實行退貨考核、增強經銷商挖掘市場潛力的動力,規范報數訂數行為、促成經銷商參與市場的調查分析等等。
劉 堅:
出版項目制是解決中小出版社面臨問題的現實途徑
東南大學出版社的劉堅在《科技與出版》發表文章說:在現實情況下,中小出版社面臨的問題可由出版項目制有效地解決。出版項目制的實質是為適應市場變化而優化組織結構、整合資源的精細化管理模式,是提升中小出版社核心競爭力的有效舉措。今天的出版業正趨于高度競爭的狀態,出版者面對的是一個“信息爆炸”的市場,一方面信息蕪雜,另一方面有價值的信息轉瞬即逝,這就要求出版者對市場有靈敏迅速的反應和非凡的辨別能力;另外,出版物從立項到上市都有一定的周期,期間的變數很多,難以調控的因素也很多,這就要求對出版物的流程和進度有周密的安排和控制;再者,出版物的規模效應也對市場份額有著重要的影響。實施出版項目制,不僅可以使編輯有效地結合起來,還可以消弭編輯部門和其他部門的“隔閡”,使得各部門為了共同的目標而高效運轉,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趙衛斌:贏利模式決定數字出版前景
趙衛斌在《中國新聞出版報》發表文章說:即使是數字出版,傳統的經營規律也是適用的,這就是要清晰地界定顧客,同時要保證這個顧客群體實際或者潛在購買力足夠大,替代品的消費因素也不容忽視,更重要的是要如何使消費者樂于付費,享受數字出版的產品或者服務。早期的短信服務、現在的網絡游戲即是借助嶄新的經營模式帶動發展了一大批產業。相比之下,電影、唱片業雖然也意識到了網絡的挑戰,但缺乏適應這一新市場需求的有效的商業模式,使行業自身發展受到不利沖擊。數字出版是未來出版的發展方向,但贏利模式是關鍵問題,有了好的贏利模式,數字出版才可以真正發展起來。
李春生:
培育成熟的高素質市場主體是解決盜版問題的根本
人民出版社的李春生在《出版發行研究》撰文說:無論是壓縮盜版圖書的市場空間還是增加盜版圖書的風險成本,都是治標之策。要從根本上解決盜版問題,關鍵是要規范市場主體的行為,培育成熟的高素質的市場主體,使他們的經營活動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管理部門的要求,主動抵制經營盜版圖書。在圖書市場的所有主體中,圖書批發環節市場主體的行為,對遏制盜版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批發是圖書生產和流通、消費的聯結點,是圖書進入市場的入口。一種圖書出版后,只有經過批發環節才能最終到達零售商和讀者的手中。批發是任何圖書進入市場都不可能避免的環節,把好批發環節,就堵住了盜版圖書流向市場的入口。
李紅強:
出版社核心作者資源建設要堅持信義原則和完善的服務
中國出版集團的李紅強在《出版發行研究》撰文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當出版業的產業屬性比文化屬性更為突出之時,出版社核心作者資源的危機將成為必然的陣痛。因此,出版社核心作者資源建設就要在承認市場經濟規則的基礎上堅持信義原則和全面完善的服務。作者權利意識的全面覺醒、作者權利多樣化的全方位釋放,使出版社在獲得作者出版權利方面受到了許多限制,比如品牌型作者會清醒滴簽署3~5年的短期授權合同,為自己保留電子版權等,出版社承諾給作者的權益如果不能實現,作者很可能馬上收回版權。這就要求出版社在作者有限授權的條件下,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滿足作者應享的權益。坦率地說,當前,許多出版社還沒有從事業單位的慣性中走出來,以致于在執行與作者的協議方面,要么違背信義原則,要么有心無力,從而造成核心作者早早地撤離。堅守信義原則和全面完善的服務,實際上從理念到運作都對出版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謝新洲:
整合傳播方案是一種戰略性傳播手段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謝新洲在《出版科學》撰文說:整合傳播方案是一種戰略性的傳播手段,而不僅是戰術的運用。它要求營銷人員能夠根據讀者需求、競爭對手表現、圖書特性制定一個整體性的行動規劃,并且要有嚴格的執行策略和反饋控制相結合。而目,前圖書出版發行業在促銷推廣方面遠未達到這一要求,運用的最多的仍然是“打折”這一最基本的、從長遠看無法給圖書品牌增加價值、無法讓讀者對圖書質量產生信任的手段。除此之外,就是采取作者簽名、全國巡回售書的方式進行推廣。這種形式固然有意義,但實質也是一種短期的促銷行為,而不是一種長期的戰略性傳播規劃,對于圖書品牌和出版社品牌的建設的價值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