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打工客死他鄉,悲痛欲絕的妻子歷盡艱難完成索賠后,帶著丈夫的骨灰與死亡賠償款踏上了回鄉的路途。妻子沒有想到,回家途中,丈夫的骨灰卻遭到承運人的“劫持”并敲詐巨額“賠償款”。法律,該如何處理這樁風俗與法律相沖突?
打工漢骨灰還鄉,
水運中途意外遭“劫”
2005年10月,家住湖南省辰溪縣仙人灣瑤族鄉龍呼溪村的村民曹云告別妻兒到廣州打工。2006年1月,當打工大軍紛紛返鄉過春節時,為了節省回家的路費,曹云決定繼續留在廣州的建筑工地做工,因他舍不得那幾塊錢的電話費,曹云沒有打電話給妻子唐萍,不知情的妻子唐萍與十多歲的兒子在家對遠離家鄉的曹云翹首期盼。
直到大年初一的下午,曹云一直沒有回來。正當唐萍心里忐忑不安之際,村主任突然找上門來,一見到唐萍,村主任就告訴了她一個不幸的消息:“唐萍啊,你可要挺住啊,剛才我接到電話,曹云不幸在建筑工地摔死了啊!”村主任的話無異于晴天霹靂將唐萍震懵了。唐萍一下子就哭得昏倒在地,在村主任的呼喊下,才慢慢蘇醒過來。

時年35歲的唐萍一向身體不好,一年四季的醫藥費就是一筆大開支,加上兒子上學的費用,將這個家壓得喘不過氣來,為了改變家庭經濟的困窘,曹云才不得已到廣州打工??扇缃瘢茉茀s離開了這對母子,今后母子倆的生活成了大問題。
在村主任的主持下,唐萍暫時從悲痛中走出來,她決定帶著兒子與夫弟等人到廣州辦理索賠事宜。2006年2月1日,唐萍一行打點行裝踏上了前往廣州索賠的路途。
到達廣州后,由于是新春佳節,索賠事宜異常艱難。經過唐萍與夫弟十多天的努力與據理力爭,業主一方終于在賠償協議上簽了字,唐萍拿到了丈夫的死亡賠償金。2006年2月15日,唐萍帶著丈夫的骨灰盒與死亡賠償金踏上了回鄉的路途。
2006年2月16日17時許,唐萍三人在湖南省溆浦縣大江口火車站下了火車后,眼看到天快黑了,為了趕時間,唐萍等人決定抄近路從大江口碼頭乘船回家。恰巧碼頭邊還停靠著一艘船,船主名叫汪桂英,家住辰溪縣仙人灣瑤族鄉炮臺村。當時汪桂英與丈夫陳有正在船上等著有人坐船。于是唐萍與汪桂英商談,決定租她的船回家并支付了50元的租船費給了汪桂英,這樣,唐萍幾人就上了汪桂英的船。但是,唐萍沒有將自己帶著丈夫骨灰盒的事告訴汪桂英夫婦。
18時許,當船行至離家不遠的龍呼溪村碼頭準備靠岸時,聽說唐萍索賠回到家時,一些關心她的鄰居及村民紛紛來到碼頭,有一位鄰居對唐萍喊道:“唐萍,曹云的骨灰盒帶回來了沒有?大伙正在你家里準備給他上靈位呢!”唐萍想都沒想就回答道:“難為大伙費心了,骨灰盒在我手里呢!”說著就把手里的布袋揚了揚。
哪想到,汪桂英聽說自己船上竟然有骨灰盒時,她突然大哭大喊起來:“你們為何要這樣欺騙人?你們明明帶著死人的骨灰,為何上船時不吱一聲?”汪桂英邊哭邊叫丈夫陳有不要將船靠岸,陳有將船開至龍呼溪村碼頭對面的一個碼頭的河中央。任憑唐萍一行苦苦哀求,汪桂英與陳有就是不答應將船靠岸。
利欲熏心,
承運人敲詐巨額“賠償費”
汪桂英夫婦為何不準唐萍等人帶著骨灰盒離開她的船呢?原來,汪桂英所在的村民中里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不論行車或是駕船,如果承運裝載死人的棺木或者骨灰盒之類的,一定不能隱瞞,而且在承運人同意后就支付承運人一定數額的“禮金”,并在承運車輛或船只上放鞭炮“壓邪”,否則今后承運人的生意就會不順,家里也就不吉利。因此,汪桂英夫妻倆認為唐萍等人欺騙了她,于是執意不準唐萍等人帶著骨灰盒離開她的船。
隨后,汪桂英提出條件:“你們的行為對我造成很大的傷害,你們得賠償我2萬元現金,否則,你們休想帶著骨灰盒離開我的船。”看到媽媽唐萍與汪桂英夫婦據理力爭,唐萍十多歲的兒子想到父親剛死,現在又遇到這樣的事,他忍不住害怕與傷心哭了起來,陳有看到孩子哭了,他對唐萍提出:“看在你兒子的面上,算了,只要你賠1.8萬元錢,我把船也給你們算了!”
好不容易索賠的幾萬元錢,這下見汪桂英獅子大開口,唐萍怎么也不同意,出了這筆錢,今后她母子倆的日子該怎么過?因此,她只同意出幾百元錢給汪桂英夫婦。
見唐萍不肯出這筆錢,汪桂英惱羞成怒:“你要是不賠2萬元錢,我就把你丈夫的骨灰盒扔到河里去?!甭犝f汪桂英要扔丈夫的骨灰盒,唐萍只得死死抱著丈夫的骨灰盒呆坐在船里。而妻弟曹元與汪桂英夫婦緊急地進行談判,汪桂英死死守住懷抱骨灰盒的唐萍不準她走出船艙一步。
見唐萍軟硬不吃,汪桂英威脅說:“你今天要是不出錢,我就打電話叫我的一個在縣里工作的親戚喊人來把你們全捆起來,到時看你們出不出!”陳有則說:“不出錢,我現在就將船開回大江口碼頭,看到時誰能耐!”
見汪桂英夫婦的威逼一步步升級,為了讓丈夫的骨灰盡快入土為安,唐萍萬般無奈只得同意先付給汪桂英夫婦現金1萬元,余下的現金1萬元讓她上岸后到村里借,哪想到汪桂英卻認為唐萍想使詐不同意。
就在唐萍與夫弟及兒子在汪桂英夫婦虎視眈眈地威逼下時,在龍呼溪村碼頭等候的唐萍的親屬及鄉鄰馬上將這個突發情況反映給村干部,在村主任的帶領下,唐萍的親屬及鄉鄰乘船趕至汪桂英夫婦的船上進行調解。村主任提出按當地風俗由唐萍給汪桂英夫婦1000元以下的紅包,并請道士到汪桂英的船上做法壓邪,汪桂英夫婦仍然拒絕這個合乎農村習俗情理的建議。陳有則打電話給同村村民黃發等人趕到自己的船上,要黃發等人向唐萍索要1.8萬元,夫婦倆同時守在船艙里不讓唐萍離開船艙。見狀,黃發等人即與趕來協調的村主任進行協商,村主任提出剛才提出來的意見,黃發等人也覺得合理。但是沒有想到,汪桂英夫婦依然固執己見,汪桂英提出:“唐萍要么賠1.8萬元,船歸唐萍,我也不想開這船了,要么她賠8000元,船還是歸我自己?!币娡艄鹩⑦@樣固執,黃發等人都忍不住對汪桂英進行責備,說她為了錢這樣不顧后果。
直至當晚11時許,經黃發等人與村主任再次協商,唐萍也看到如果繼續下去,丈夫的骨灰也別想拿上岸,于是被迫之下交了7180元現金給汪桂英夫婦后,汪桂英夫婦才將船靠岸,唐萍幾人才懷著極度悲痛的心情回到家里。
法律顯威嚴,承運人領刑一年
將丈夫安葬后,對于自己出了這筆錢,唐萍一直覺得非常冤。于是她向公安機關報了案。辰溪縣公安局認為這是一起典型且影響惡劣的敲詐勒索案件,于是公安局緊急立案,對犯罪嫌疑人汪桂英進行了逮捕。經過公安局初步查明,此時汪桂英將得到的7180元除支付給黃發等人380元外,其余的全部被其揮霍一空。
2006年9月26日,辰溪縣人民法院對被告人汪桂英敲詐勒索一案進行一審判決:汪桂英犯敲詐勒索罪,判決有期徒刑一年。
判決宣告后,汪桂英不服向湖南省懷化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她在上訴狀上稱,我夫婦二人收取唐萍7180元的賠償款完全是因民事糾紛引起并經第三人調解的結果,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主觀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我們夫婦的要挾語言根本不能產生讓被害人恐懼的結果,自己的行為不構成敲詐勒索罪,法院應當宣告自己無罪。
懷化市中級人民法院經過認真審理后認為:本案中,雖被害人唐萍等人租乘汪桂英夫婦的船時隱瞞了攜帶有唐萍之夫的骨灰盒的事實,有一定的過失,但被害人唐萍已支付了雙方約定的租船費,且按當地承運此類物品幾百元“禮金”的習俗,汪桂英夫婦的船裝死人骨灰盒后,被害人唐萍只應支付給汪桂英夫婦數百元的“禮金”,并在汪桂英夫婦的船上放鞭炮“壓邪”即可,但汪桂英卻伙同其夫陳有以唐萍一行隱瞞了攜帶骨灰盒為由,趁機采取要挾、威逼的手段,先向被害人唐萍索要2萬元,后又向唐萍索要1.8萬元,當汪桂英之夫陳有邀請黃發等人與唐萍及所在村的村干部進行協商時,汪桂英并沒有接受雙方人員協商按照當地習俗處理的意見,直至被害人唐萍被迫交出現金7180元后,汪桂英才罷休。由此可見,汪桂英夫婦所勒索的錢財數額遠高于當地習俗標準,主觀上非法占有被害人唐萍錢財的故意明顯,客觀上汪桂英夫婦對被害人唐萍等人采取了要挾、威脅手段,并實施了索要錢財的行為,且所索錢財數額較大,因此汪桂英的行為符合敲詐勒索的特征,構成了敲詐勒索罪。而汪桂英在上訴中所提出宣告其無罪的理由經審查與客觀事實及法律規定不符。而一審判決中以被害人唐萍在租乘汪桂英夫婦的船時隱瞞了攜帶骨灰盒的事實有一定過失,從而對汪桂英從輕判處有期徒刑是恰當的。
2007年4月13日,湖南省懷化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終審裁定:駁回被告人汪桂英的上訴,維持原判。
(經當事人要求保護隱私,文中除被告人汪桂英外,其余人名均為化名)
編輯:盧勁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