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領袖可以激發和鼓動起社會團體的情緒,帶領大家取得成功。這是提出情商理論的著名傳播學者丹尼爾·戈爾曼正在研究的一種革命性思想。他正致力于把對大腦的認識應用到研究企業、各大機構和民眾團體的領導人中去。
戈爾曼與他的同事們發現,情商理論可以解釋杰出領袖人物和普通人之間存在的85%至90%的差別。戈爾曼說:“成為一名領袖所需要的最起碼的條件與智力、決策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有關,但是要說能否當領袖取決于純粹的情緒因素,這種說法一點也不過分。”
這一想法基于神經學家和心理學家的發現。例如,一名杰出的領袖特有的能力之一是神人(設身處地理解他人)的能力,也就是說,為了組織和完成各種任務而與其他人聯絡感情的能力。像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領袖開了發令槍以后,他的積極或消極情緒在每個人的大腦里產生共鳴,感染著整個團隊。
靈長目共有特性
研究并了解領袖頭腦中有什么奧秘的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是美國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他認為,解釋領導人本性的首要因素是靈長目的遺傳因素。
他說:“靈長目從幼年就辨認并觀察他們的同類中的每一個成員,他們之間為爭奪一種特定的等級位置而展開競爭,從而在同類中間形成統治與屈從這種特殊關系。”
這些生理特性也可以在人類領導人身上找到。靈長目的另外一個特性是愛好模仿。我們從黑猩猩那里觀察到了它們的首領強加給群體中其它猩猩的行為方式。這種統治傾向也在人們幼年時期明顯體現出來。只要觀察一下幼兒園里孩子們做的游戲就可以發覺,他們中的一個人起統治作用,其他孩子不可避免地仿效他的言談舉止。
在兒童發育與培養領袖的思想之間所存在的明顯關系,導致很多心理學家去尋找培養領袖思想的具體因素。一些理論是特別奇特的,例如,1974年倫敦發表的一份統計報告說,英國歷史上60%的政治領袖在他們幼年時喪失了雙親中的一位。這導致心理學家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說,父母是未來領袖的主要試金石。
偉大人物的頭腦中另一個不變因素是他們小時候同父親和母親關系的不平衡。歷史學家詹姆斯·麥克格雷戈爾·伯恩斯說。甘地、列寧和希特勒都與其雙親中的一位保持著十分積極的關系,而與另一位保持著極為消極的關系。據說,克林頓的童年就是在這種持續不斷的緊張關系中度過的,他沒有見過生父,與繼父的關系十分糟糕,但克林頓愛他的母親。
其他理論也尋求描繪領袖個性的藍圖。奇克森特米哈伊認為,很多人成為杰出領袖是因為他們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拒絕按社會上普遍承認的獲取成功的方式行事??茖W家們在領袖的身上發現,他們從稚嫩的童年時期就有敢于承擔風險、具備堅韌不拔的毅力這樣一種傾向。這表明他們具有高度的自信。
霍華德·加德納在研究中發現,大多數未來的領袖都有很強的表達能力。這意味著在他們的大腦語言區域的發展與領袖個性的培養之間存在著直接的關系。
也許通過這些線索,從一個人的幼年時期就可以看到他是否具有領袖思想的特征,我們應記住丘吉爾說過的一句話:“名人的經歷往往是一部飽經磨難的人物傳記。”
領袖的素質
丹尼爾·戈爾曼依據情商理論,提出了有關領袖塑造的新觀點:
1、領袖的自我意識
——情緒意識:領袖應觸及他內心深處的感情并對感情如何影響自己的成就作出評估。
——自我評價:領袖應了解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善于嘲笑自己和做自我批評。
——自信:具有依靠自己的長處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參與感和安全感。
2、自我管理
——自制:有疏導自己的感情的能力。
——透明:坦率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信仰使領袖具有威信和感召力。
——適應性:領袖應有能力面對各種各樣的局面,同時保持專心致志、熱情和行動的連貫性。
——雄心壯志:雄心勃勃使領袖具有提出更高的目標并努力去實現這些目標的能力。
——主動:領袖不等待機會的來臨,他應先于其他任何人尋找機會并作出決策。
——樂觀:領袖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在他的班子中營造積極樂觀的氣氛。
3、社會意識
——神人:領袖有能力通過其他人表現出來的跡象來了解其他人的感情。
——組織意識:領袖在他的班子中如魚得水,他善于檢查人們形成的網絡秩序,使每一個人處于他應有的等級位置上。
——服務:盡管領袖處于指揮的位置上,但是他不應忘記他的作用是提供一種服務、一種產品、一種思想……班子運轉得如何取決于他。
4、管理
——靈感:領袖不僅應是閃耀著靈感光環的人物,而且也應使班子里的其他人富有創造力。
——感召力:領袖所具有的說服力能使最優秀的合作者們團結起來,再加上收集每一個建議,使領袖具有強烈的社會感召力。
——重視他人的成長:領袖應為下屬的成長進步、為滿足他們對知識的渴求而操心。
——應變能力:領袖應是社會變革的催化劑,在危機關頭應是第一個改變其行動策略的人。
——化解矛盾沖突:在產生矛盾的情況下,領袖的到場應起到鎮靜和化解的作用。
——團隊工作:沒有團隊,領袖就起不到任何作用。領袖自身的發展取決于大家的工作。
(摘自《現代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