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單片機》課程教學是中職電類專業教學的一大難點。文章介紹了在該課程教學中學生學業成績考核評價方法改革的具體措施及經驗總結。
關鍵詞:單片機;課程考核評價;分布式;過程評價
現代電子技術的最顯著特征,就是在各種硬件中融合了計算機技術,因而現代電子技術就是硬件加軟件的電子技術。《單片機》是中職電子專業一門最能體現現代電子技術特點的重要課程,但同時也是學生最難學的一門技術課程。為了使學生學好這門課程,掌握這門技術,我們對單片機課程教學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改革創新。主要有兩點:一是在教學方法上改革創新,實行全實操教學,整個課程授課全部在實驗室進行,為學生進行探索式學習提供一個廣闊的發揮空間和平臺;二是結合教學方法改革,對傳統考核評價方法進行大膽的擯棄,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出能極大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考核評價方法。本文擬對此進行介紹。
階段集中考試評價變為分布式過程評價
傳統的學生評價方法最主要的就是卷面考試,主要根據考試卷面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一般考試在期末和一門課程學完后集中進行。教師先出一些復習提綱,大部分學生都是臨時突擊,死記硬背教師所提示的復習重點。這樣的考試評價當然不能準確反映學生的學業好壞。對此,我們的做法是將階段集中考試評價變為分布式過程評價,根據教學進程和內容,安排好考核知識點。
在單片機硬件知識學習中,考核評價知識點分為如下幾部分:(1)數制與碼制;(2)8051單片機IC認識和最小系統電路;(3)CPU構成及作用;(4)數據存儲器;(5)程序存儲器。在單片機的指令系統學習中,考核評價知識點分為:(1)數據傳送指令的運用;(2)算術運算指令的運用;(3)邏輯操作指令的運用;(4)控制轉移指令的運用;(5)位處理指令的運用。在單片機程序設計學習中,考核評價知識點分為:(1)簡單程序設計方法運用;(2)循環程序設計方法運用;(3)分支程序設計方法運用;(4)綜合程序設計方法運用。在定時器/計數器和中斷內容的學習中,考核評價知識點分為:(1)定時器/計數器模式0查詢設計運用;(2)定時器/計數器模式0中斷設計運用;(3)定時器/計數器模式1查詢設計運用;(4)定時器/計數器模式1中斷設計運用;(5)定時器/計數器模式2查詢設計運用;(6)定時器/計數器模式2中斷設計運用;(7)外部中斷運用。在單片機通訊內容學習上,考核評價的知識點為:(1)單片機與單片機間的通訊設計運用;(2)單片機與PC的串口通訊設計運用;(3)單片機與I2C器件的通訊設計運用。最后,我們還增加了單片機綜合運用考核。學生的最后考核評價成績就是將上面所有的各次考核評價成績相加進行平均。這樣,就做到了化整為零,減少了考核難度。同時,考核評價隨課程學習同步進行,達到即時高效。
變單純的知識評價為知識與能力相結合的評價
以往的考核評價往往側重于學生對知識掌握得多少,至于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方面的考核評價,或很少考慮,或難于進行。對于職業教育來說,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固然重要,但把這些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際中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重要。因此,要對一個學生的學業做準確的評價,必須對其掌握知識程度與其知識運用能力和創新性綜合考核評價,這樣的評價才全面準確。在上述單片機課程教學的考核評價點中,除第一項內容單片機硬件結構學習的考核點主要是對知識掌握程度進行考核評價并有標準答案外,其余所有的考核知識點都不存在標準答案,都是考核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全部在實驗室里由學生自己動手獨立完成。并且考核都是開卷,不限定時間。例如,在單片機指令系統學習的考核點“數據傳送指令的運用”就是考核學生對數據傳送指令的了解和運用這些指令進行編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數據傳送指令有幾十條,有的學生利用其中一些指令編程,對發光管進行控制;有的學生卻用另一些指令編程,對數碼管進行控制;還有一些學生的編程對兩者都進行控制。有的使一個發光管亮,有的使兩個發光管亮;有的使數碼管顯示2,有的使數碼管顯示8……,答案各種各樣。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討論,判斷這些答案的優劣,并對其學業成績做出正確評價。學生反映,這樣的考核評價方法極大調動了自己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評價方式多樣化,不斷完善評價方法
在對各知識點的考核評價中,我們并不只是簡單地由教師給出考核結果,而是采取學生答辯、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講評等多種考核評價方法。對一般知識掌握程度的考核評價比較直觀,容易鑒別,對知識運用能力的考核評價采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的形式。如在單片機硬件知識和指令系統學習內容的考核評價中,我們主要采用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為主。在單片機程序設計、定時器/計數器和中斷、單片機通訊、單片機綜合運用等結果較難鑒別的知識運用的考核評價中,我們常采用學生互評和教師講評以及學生答辯等評價方式。我們設計和使用的《單片機》課程考核評價如下表:

變被動評價為主動評價,變定時考核為隨時考核
單片機課程在我校電子專業開設時間為兩學期。在該課程實行全實操教學,所有的課都在實驗室完成,實驗室全天對學生開放,對學生的所有考核評價也都在實驗室進行。我們的考核安排具體如下:在學期開始,就發給每位學生本學期單片機課程知識點考核安排表,并規定本學期所有的考核項目都可在本學期內任何時間完成。只要學生覺得自己可以完成考核任務,就可向教師提出進行考核的申請,教師就隨時安排考核。這樣就給學生一個比較大的靈活掌握空間,由學生自己決定考核時間。從實踐來看,大部分學生都是根據教師授課進度來安排自己參加考核的時間,一部分優秀學生則提前完成考核,只有很少的學生因掌握不好或因病因事推遲到期末集中考核幾項。
我校電子專業《單片機》課程教學方法和考核評價改革實行了二年,獲得了理想的效果,主要表現在:(1)過去,對《單片機》這門課程學生感到深奧難學,進而厭學放棄,每次期末考試,很多學生都不及格。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考核評價方法后,將集中考試評價變為分布式過程考核評價,每次考核的知識點少,并與教學進程同步,學生對內容掌握得牢、遺忘得少,考核及格率大幅度提高。(2)考核評價形式多樣化,被動考核變為主動考核,定時考核變為隨時考核,卷面考核變為動手實操考核,單純對知識掌握程度的考核變為知識掌握考核和綜合運用創新考核相結合,這些都使學生對考核評價有了新認識,也方便了學生備考。學生從厭惡考試變為喜歡考核,他們覺得只要自己認真復習,充分做準備,通過考核不是太難。(3)由于我們設計的考核評價知識點重在考核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上,學生通過了一次考核,也就完成了一個單片機控制產品的制作,而這些產品大部分具有聲、光、圖形圖像、遙測遙感和智能化性能,給人以強烈的感官刺激,激發了學生的成就感,學習熱情和自覺性極大提高,這門課程成為學生最感興趣的課程。(4)由于評價手段和方式多種多樣,比如學生答辯、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既使學生處于被評價的客體地位,也使學生處于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主體角色中,使考核評價結果的透明度增大,并使學生具有了掌握自己命運的主動感。另外,通過這些討論式評價,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加深,并從中產生很多創新思想。以前,學生只做教師布置的實驗,現在,他們不僅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且自覺主動地去查詢資料、互相討論、求教老師、積極動手,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單片機產品的開發上。如今,有的學生已能獨立設計制作一般的單片機控制電子產品。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感覺到《單片機》課程教學方法和考核評價的改革對任課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要求教師對該門課程的內容掌握必須有更高的起點,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造性必須進一步加強,快速應變和反應能力也要提高,備課要求更加深入。因為在考核評價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完全要靠教師的創新思維、快速反應去解決。同時,在考核過程中出現的形形色色的答案和結果,也需要教師盡快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以使學生得到公平公正的考核評價結果。所以,提高教師素質是該課程教改成功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楊海祥,高旅明.《電子技能訓練》課程的評價方法[J].機械職業教育,2005,(12).
[2]張維津,陳林松.變知識考試為能力考試[J].機械職業教育,2006,(1).
[3]楊靜云,李良仁.改革高職教育考試評價體系[J].機械職業教育,2006,(4).
作者簡介:
吳皓東,計算機軟件工程碩士,廣東省中山市中等專業學校高級講師,高級技師,長期從事電類、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