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和AMD在四核處理器領域的較量,實際上是一場理想主義同現實主義的對決。
深色的大幕拉開以后,一支擺好造型的交響樂隊呈現在人們面前,音樂緩緩響起——這是曲低沉的“希望之光”,以這樣一首曲子作為開場白,似乎是為了讓人們體會到AHD為了今天這份榮耀所付出的艱辛。9月10日,AMD公司正式發布了其備受關注的四核處理器“巴塞羅那”。
AMD在四核產品推出時間上整整落后了英特爾10個月。AMD公司董事會主席曾毅智前段時間接受外刊采訪時曾表示,公司在巴塞羅那處理器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當問題解決時,整個開發時程已經延遲半年?!?/p>
盡管一再跳票,但外界依然對AMD四核“巴塞羅那”處理器充滿期待,人們都想看看,這款AMD傾力打造的“真四核”產品性能究竟如何。魯毅智給出的答案是:“這是一款革命性的產品,它將對公司的財務帶來積極影響?!?/p>
魯毅智所指的“革命性”,主要是指“巴塞羅那”處理器在結構上,是一個硅片上集成了4個計算內核,是真正意義上的四核處理器,相比之下,英特爾的四核處理器則是在一個硅片上將兩個雙核計算單元合成在了一起。AMD宣稱,基于這樣的設計,“巴塞羅耶”擁有了比競爭對手同類產品更加優異的性能和功耗比。
Sun、惠普、戴爾、曙光等廠商都宣布同期推出基于該款處理器的服務器產品。在產品發布的首日,AMD還宣布獲得了美國得克薩斯州高級計算中心的大規模訂單,訂單中將采購總數量為1.5萬顆的“巴塞羅那”處理器。初次亮相的“巴塞羅那”可謂贏得了不少喝彩,現在的問題是,它是否能夠成為正處于困境中的AHD的救命稻草。
激烈交鋒
AHD已經開始品嘗到喪失先機的苦澀。去年11月,英特爾以閃電般的速度推出了自己首款四核處王里器,它采取的是一種特殊的辦法,即將兩個雙核處理器進行組合,成為一個獨立的四核處理器,這種方式的最大好處是實現難度相對較小,容易進入大批量產業化。據英特爾中國區產品市場經理洪力說,截至2007年8月底,英特爾的四核處理器已經在全球市場銷售超過200萬顆。這意味著AMD的巴塞羅那將同一個已經大規模市場化的產品進行競爭,難度可想而知。
這使得AMD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追求技術的完美主義者。這個依靠64位技術和雙核產品成功崛起的芯片業二號巨人,對產品架構、技術路線有著天然的癡迷,從雙核到四核,它都堅持按照自己的研發方式,力圖制造出最完美的多核產品。相比較而言,今天的英特爾則更加靈活和現實,早在去年發布四核處理器的時候,英特爾中國區總經理楊旭就曾經將AMD和英特爾對于多核產品架構的不同,比喻為從喜馬拉雅山的南坡和北坡登頂。
AMD選擇的顯然是難度更高的北坡。由于在研發投入上落后于對手,加上開發難度更大,因此在“巴塞羅那”處理器醞釀出世的階段,AMD在市場上遇到了強大的壓力。2003年到2006年,是AMD成長比較迅速的階段,它在服務器芯片市場的份額從3%一路增長到26%,并對英特爾造成了強有力的威脅。但是從去年開始,英特爾開始強力反擊,據市場調查公司IDC稱,AMD在服務器芯片市場上的份額在今年二季度重新又落回到13%。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反映了兩家公司競爭的天平正在失衡,過去一年來,AMD公司股價下跌了50%,而英特爾的股價則上漲了30%。
就在AMD打開聚光燈宣布“巴塞羅那”面世的前一周,英特爾在北京也宣布了其四核處理器的升級產品,至強7300系列處理器。和老一代產品相比,該系列產品在性能、功耗控制上有了進一步提升。同時,英特爾還針對市面上已有的四核產品進行了降價,其意思非常明顯,就是在AMD的四核處理器剛剛上市之際予以迎頭痛擊。
下一輪戰役
由于兩家公司競相推出最新產品投入戰斗,因此旁觀者越來越難以判斷究竟哪一方更勝一籌。來自中國臺灣的“超頻者天堂”網站的一名資深編輯說,他們已經對“巴塞羅耶”和英特爾的至強7300系列產品分別進行了評測,答案是各有千秋,“很難說哪一款產品全面壓過另外一家的產品,而是在不同的方面互有勝負?!?/p>
In-Stat/MDR的分析師Jim McGregor則說:“現在,在AMD芯片和英特爾芯片之間進行對比評測將變得更加困難了,因為它們在設計上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p>
有鑒于此,這將是一場雌雄未決的戰役。英特爾和AMD都已經開始籌劃下一代產品的思路。按照英特爾的規劃,今年下半年,采用最新的全新高k棚介質和金屬柵極材料的45納米制程的Penryn處理器將會上市;明年,將會推出繼酷睿2之后全新的Nehalem架構;到2009年,32納米處理器便會誕生;之后的2010年,全新微體系結構Sandy Bridge將會粉墨登場?!斑@種緊湊的步調就是我們的TickTock(鐘擺)戰略。”英特爾公司洪力說。
Tick-Tock戰略將是英特爾公司未來幾年著力推行的基本戰略。所謂Tick-Tock戰略,就是每隔兩年的奇數年會推出采用更先進制程的處理器,每隔兩年的偶數年則推出新的處理器架構。英特爾相信,這種高密度、高頻率的技術革新,將會徹底打垮競爭對手。
AMD當然不會俯首稱臣。盡管AMD并沒有提出類似的Tick-Tock戰略,但實際上它也在按照制程和架構兩條路線進行同步追趕。將于明年問世的AHD“shanghai”處理器,將采用45納米制程,并很有可能是八內核處理器。
技術完美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之爭將會延續下去。究竟誰才能在下一輪戰役中占據上風呢?資金和技術實力雄厚、頭腦更加靈活的英特爾公司看起來勝算更大一些。在至強7300產品發布的時候,英特爾公司制作了一個有意思的背景宣傳畫,內容是一幅圍棋對戰圖,一只大手代表英特爾,執黑先行。在瞬息萬變的IT產業,先行往往是占據市場的關鍵要素??雌饋?,AMD公司必須加快自己的步伐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