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牛鞭效應”是供應鏈上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它會導致供應鏈上企業庫存水平提高、服務水平下降、效率低下、成本過高等問題,會嚴重影響到供應鏈的整體競爭能力及利潤。因此論文針對“牛鞭效應”產生的根本原因——信息不能有效共享,提出通過合作觀念建立、技術支持、共享機制(包括共享標準、考核機制、激勵機制)建立三方面實現信息共享,從而緩解“牛鞭效應”。
關鍵詞:牛鞭效應;供應鏈;信息共享
中圖分類號:F27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100(2007)11-0046-02
Abstract: Bullwhip Effec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existing on supply chain. It can cause reserve to increase and service to decrease and efficiency to be low and cost to be high etc. These will affect the whole capability of competition and the profit. So this paper brings up deducing bullwhip effect through setting up cooperative concept and taking advantage of technology and setting up sharing mechanism.
Key words: Bullwhip Effect; supply chain; sharing information
1供應鏈中的“牛鞭效應”
“牛鞭效應”最早是寶潔公司管理人員在考察其嬰兒一次性紙尿褲的訂單分布規律時發現的。管理人員發現雖然嬰兒對產品的消費比較穩定,零售商那里銷售波動也不大,但廠家從經銷商那里得到的訂單卻出現大幅波動,同一時期廠家向原材料供應商的訂貨量波動幅度就更大。同樣,惠普、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等許多企業也發生類似的情況。由于這與揮動鞭子時手輕微用力,鞭梢就會出現大幅擺動的現象類似,故被形象描述為“牛鞭效應”,即需求放大效應。
“牛鞭效應”是供應鏈中需求信息扭曲傳遞的結果。其基本思想是:當供應鏈上的各節點企業只根據其相鄰的下級企業的需求信息進行生產或者供應決策時,需求信息的不真實性會沿著供應鏈逆流而上,產生逐級放大的現象。這種需求放大效應的存在,會給供應鏈及其上的企業帶來嚴重的后果。它會造成批發商、零售商的訂單和生產商產量遠遠高于實際客戶需求量,進而造成各節點企業的庫存水平提高、服務水平下降、供應鏈的效率低下、總成本過高以及定制化程度低等問題。這必然會降低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最終使供應鏈上每一個成員都遭受損失。隨著供應鏈上節點企業的增加,這種效應會越加明顯,從而使整個供應鏈的管理變得十分復雜、困難。因此,探尋“牛鞭效應”的成因、研究其解決對策、弱化其負面影響,從而提高供應鏈敏捷性和整體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牛鞭效應”產生的原因
在供應鏈上,節點企業(包括零售商、批發商、分銷商和制造商等等)都習慣于從自身角度進行需求預測,并傾向于通過增加庫存來應付需求的不確定性。這樣,信息通過零售商、批發商、分銷商、制造商,逐級而上,其扭曲越來越嚴重。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具體來講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2.1需求預測修正
企業為了進行正常經營或生產活動,需要對市場需求進行預測從而安排自己的銷售計劃和生產計劃。而預測的主要依據就是直接用戶的購買歷史,在此基礎上再結合其他因素進行一定的修正。當下游用戶訂購略有變化時,上游企業就會把此訂購信息作為將來產品需求的信號來處理?;谶@個信號,上游企業會調整需求預測,同時也會向其上一級供應商更大幅度的增加或減少訂購,使其做出相應的調整……最后到達最上游的供應商手中的訂購數量已是經過多次修正的庫存補給量,變動更大了,這樣就不可避免導致了“牛鞭效應”的產生。因此,這種需求預測修正是“牛鞭效應”產生的主要原因。
2.2訂貨批量決策
供應鏈中的每個企業都需要向上游企業訂貨,并且要對庫存進行一定程度的監控。企業出于成本和安全庫存考慮,經常都會進行批量訂購。所以就使從經銷商到制造商到供應商的訂貨量比實際銷售量大得多,因此產生“牛鞭效應”。另外,運輸費用高也是造成企業批量訂貨的原因之一??ㄜ嚌M負荷載重時,單位產品運輸成本最低,因此當企業向供應商訂購時,他們也會傾向于大批量訂貨以降低單位運輸成本。這也會導致“牛鞭效應”。
2.3價格波動
零售商和分銷商面對價格波動劇烈、促銷與打折活動等情況,往往會采取預先購買的做法加大庫存量,這就使訂貨量遠遠大于實際的需求量,人為增大需求的變動性,無疑加劇了“牛鞭效應”。
2.4短缺博弈
短缺博弈行為表現在:當產品供不應求時,制造商往往按照訂貨量比例分配現有供給,此時,銷售商為了獲得更大份額的配給量,會故意夸大其訂貨需求,而當需求降溫時,訂貨又突然消失,這種由于短缺博弈導致的需求信息的扭曲最終引發“牛鞭效應”。
2.5缺少協作
由于缺少協作精神,供應鏈上企業間信息交流和共享程度有限。企業無法掌握下游的真正需求和上游的供貨能力,最明智的選擇就是自行多儲貨物。同時,供應鏈上很難實現存貨互通有無和轉運調撥,只能各自持有高額庫存。這也會導致“牛鞭效應”。
2.6提前期
總提前期是由用于訂單處理、采購和制造商品、在供應鏈不同階段運輸商品的時間構成的。提前期越長,對企業的訂購點和安全庫存的影響越大,也會降低需求信息的時效性,從而引起“牛鞭效應”。
2.7供應鏈的結構
一般地說,供應鏈越長,節點企業越多,供應商離消費者越遠,對需求的預測越不準。同時經過各節點的傳遞及各企業安全庫存的多層累加,需求信息的扭曲程度越大,“牛鞭效應”越嚴重。
3實現信息共享緩解牛鞭效應的建議
綜合分析以上諸多原因可以發現,導致“牛鞭效應”的最根本的原因正是供應鏈上信息無法實現有效共享。因此,實現供應鏈上企業間的信息共享,是緩解這種現象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徑之一。
在供應鏈上流動的信息主要包括庫存信息、需求信息、銷售預測信息、生產配送計劃信息。供應鏈成員間只有緊密合作,并借助相關的信息技術如Internet和EDI來實現信息的實時交流和共享,才能夠準確把握下游的實際需求,減少和消除信息的不對稱性。
3.1供應鏈協同合作觀念的樹立
要實現信息的充分共享,前提是供應鏈上企業要充分認識與其他企業協同合作對于自己以及整條供應鏈的重要性,要明確作為供應鏈上的一員,要想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就要通過與其他成員的協同合作。只有樹立協同合作的觀念,在相互信任、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的基礎上,企業才能公開各自的業務數據,共享信息和業務過程。也只有在企業達成這種合作伙伴關系的前提下,才愿意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信息共享,才能有效地解決各種因素的影響,減弱“牛鞭效應”。
3.2供應鏈上信息共享的技術支持
要實現信息共享需要技術的支持。條形碼技術、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使企業間更便利地實現有效的信息共享,如在企業內部采用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和APS(高級計劃與排產)系統,在企業間采用SCM(供應鏈管理)系統,運用Internet/Intranet/Extranet、EDI(電子束據交換)技術,開展電子商務,對各信息系統進行集成,實現企業間的業務數據集成和信息共享,從而有效地降低牛鞭效應的不良影響。具體措施如:
(1)成員企業需采用條形碼技術,統一對商品分類與管理的標準,既有利于企業對自身的采購、生產或銷售及物流進行準確、高效的管理,又便于各成員企業在供應鏈上共享商品的銷售、庫存等信息。
(2)成員企業建立SCM系統,借助其中的CPFR(協同規劃、預測與補貨)、VMI(供應商管理庫存)和JIT(即時制)等技術,就能實時地獲得下游的真實需求信息,及時準確地進行訂貨,消除預測不準和批量訂貨等造成的牛鞭效應。
(3)成員企業采用Internet/Intranet(互聯網/內聯網)、EDI(電子數據交換)、EC(電子商務)和EAI(企業應用集成)等技術,能實現業務信息的及時傳遞與共享、上下游間業務過程的整合與緊密銜接,能有效緩解由價格波動、環境變異和短缺博弈等造成的牛鞭效應。
(4)運用供應鏈協同、分銷商一體化等技術,能夠減少庫存失衡和企業間實現庫存共享與轉運調撥,使它們無需再各自持有高額庫存。
除了借助以上的技術外,企業還要建立IOIS(企業間信息系統),以及應用系統,如EFT(電子轉賬系統)、POS(銷售時點信息)、EOS(電子訂貨系統)、QR(快速反應系統)等來實現信息的采集、處理及傳輸,最終真正實現供應鏈上信息共享。
3.3建立必要的信息共享機制
為了保證供應鏈上各成員之間真正實現信息的共享,還需要建立必要的信息共享機制,其中主要包括信息共享標準、考核機制和激勵機制的建立。
(1)供應鏈上企業通過共同協商建立信息共享標準。比如對信息共享范圍、共享程度、共享權限、共享時效等內容的規定。這樣既可以保證企業在共享信息時有章可循,又可以有依據去規范和要求成員企業。
(2)供應鏈上企業還要通過協商建立相關的考核制度。依據信息共享標準,定期對各成員企業的信息共享績效進行考核,有助于及時發現并解決供應鏈上信息傳遞方面的問題,起到約束和規范企業行為的作用。
(3)在考核基礎之上,成員企業還應協商建立激勵機制,從而根據各成員企業的表現進行激勵。這里包括正向激勵和負向激勵(即懲罰)兩方面。具體來講可以采用價格激勵、訂單激勵、商譽激勵、信息激勵、淘汰激勵、新產品/新技術的共同開發、組織激勵、利益再分配激勵等手段對各成員進行激勵,從而提高企業在信息共享方面的積極性。
通過以上三方面措施,可以保證供應鏈上節點企業間信息共享的實現,進而緩解供應鏈上“牛鞭效應”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王耀球. 供應鏈管理[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183-185.
[2] 黃芳. 供應鏈中“牛鞭效應”的形成機理及對策分析[J]. 商場現代化,2006(25):101-102.
[3] 張新,劉培德. 信息共享減弱供應鏈中的牛鞭效應的機理分析[J]. 物流技術,2006(3):184-18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