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乳癥是由于乳腺內腺體及脂肪組織的過度增生所致,多見于中青年女性。巨乳畸形可因內分泌紊亂或哺乳后乳腺導管的擴張,間質增生,大量脂肪堆積于皮下以及遺傳因素所致[1]。自2004年3月~2007年3月,筆者護理了40例巨乳癥患者,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2004年3月~2007年3月我科共收治巨乳癥患者40例,年齡15~52歲,平均26歲。住院10~14天。
2術前護理
2.1 心理護理:巨乳患者因長期生理、心理的痛苦,當知道可通過手術得以解決,便急于求成,對手術效果寄予極大的希望。大多數患者有羞怯、自卑心理,恐懼手術是否成功,擔心術后外形效果,未婚者擔心以后是否還有哺乳功能、術后是否會有瘢痕以及瘢痕大小等問題。對其痛苦及恐慌表示同情,并與其多交談,生活上給予關心照顧,保護患者的隱私[2]。
2.2 自我調適指導:①介紹手術方法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減少緊張恐懼情緒。②詳細介紹術前準備,術后注意事項,讓患者觀看同類手術照片,使其有充分的信心配合手術。③術前向患者說明術后暫不能哺乳,乳頭乳暈感覺消失或減弱,乳頭勃起有可能改變,減輕因此類情況出現影響患者的情緒。
2.3 術前指導:①術前應全面體檢,特別需了解患者的凝血機制,了解有無甲亢、高血壓病史。②了解有無家族病史。如服用激素、阿司匹林、血管擴張藥、避孕藥應在術前2周停藥。③檢查乳腺有無炎癥、腫塊、破潰。④了解是否在哺乳期,近期是否準備生育。經期前3~4天及經期的開始1~2天,因乳腺充血,應暫緩手術[3]。
2.4 術前照相及定位:①術前應照相(正面、左右側面、左右半側面)便于手術前后對比。②術前應測量胸圍、乳頭位置和乳房下垂位置及乳房下皺襞線。
2.5 術前準備:術前一天檢查術區皮膚有無毛囊炎、皮疹、劃痕、破潰等,排除易感染因素。術前常規備皮,范圍上至鎖骨上及肩部,下至臍水平,兩側過腋后線。剃除腋毛。注意避免劃破術區皮膚。囑患者洗澡。術前練習床上排便。對于精神緊張的患者,手術前晚給予適當的鎮靜劑,使患者充分休息。術晨囑患者更換病號服。
3術后護理
3.1體位:按麻醉后護理常規,麻醉清醒后取半臥位,有利于乳房塑形及引流,減輕切口張力。
3.2負壓引流管的護理:用20ml注射器連接于引流管的末端,用力抽注射器活塞,將12號針頭帽卡于注射器活塞處。保持有效負壓,及時抽吸。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性質。一般術后24~48h可拔除引流管。如引流量大于50ml/h,應警惕出血的可能性。3.3術區情況:術區選用彈性自粘繃帶加壓包扎,以防止出血。壓力以不影響呼吸和皮瓣血運為宜。并暴露乳頭乳暈,用于觀察乳頭、乳暈的顏色,感覺和皮瓣的血運變化,防止發生壞死。
3.4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①出血:術后形成血腫的原因很多,如術中止血不徹底、引流管不通暢、術區包扎過松、患者的凝血機制差等,導致皮瓣血運障礙。本組1例患者于術后6h主訴左乳脹痛,局部可觸及波動感,有大硬結,皮溫高,乳頭顏色青紫。立即報告醫生,行血腫清除術,術后48h后乳頭顏色漸紅潤,皮溫逐漸恢復正常。②乳頭乳暈壞死:為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正常乳頭乳暈的顏色,未生育者呈紅色,已生育者呈褐色。若乳頭乳暈呈蒼白色,提示動脈供血不足;若呈青紫色,則提示靜脈回流受阻。正常乳頭乳暈的充血反應時間為1~3s。若充血反應大于5s,提示有皮瓣血運障礙。本組無1例發生。③感染: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一般患者術后3天內有外科吸收熱,體溫不高于38.5℃,囑患者多飲水,給予物理降溫。并詢問患者傷口有無劇痛、脹痛、跳痛。遵醫囑使用抗生素5~7天。本組無1例傷口感染。
術后7~10天拆線,拆線后指導患者做輕度擴胸運動,并進行乳房按摩,佩戴彈性無鋼圈胸罩,維持乳房的形狀;肥胖者應注意飲食,宜進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并參加運動,控制體重的增加;用抗瘢痕的藥物預防切口瘢痕的形成;出院后定期醫院復診[4-5]。
對患者術前術后的護理,使我們認識到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積極預防并發癥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巨乳縮小術不僅是為了美,而是從生理和心理上減輕患者的痛苦,恢復了女性的自信,緩解了自卑心理,提高了社會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王 煒.整形外科學(上冊)[M].杭州:杭州科技出版社,1999:286-288.
[2]蔡靖為.巨大乳房縮小術的護理體會[J].天津護理,2006,4:202-203.
[3]袁 芳,劉惠芳.18例Mcrisock垂直雙蒂法巨乳縮小成形術患者的護理[J].護理學雜志,1999,3:147-149.
[4]趙冬云. 巨乳癥圍手術期護理1例[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03,4:96.
[5]黃廷芬,劉 偉,諸葛繼美,等.巨乳整形術后觀察及護理[J].天津護理,2000,4:180-181.
[收稿日期]2007-05-16[修回日期]2007-08-22
編輯/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