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和中等職業技術專業技能旅游證的考試均要求應試者筆試和口試雙合格才能獲得技能證書。口語是導游的基本技能之一,導游專業學生的口語訓練尤為重要。經過長期的實踐摸索,就導游口語訓練的步驟、方法和注意事項等作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導游專業;口語訓練;步驟
導游專業的目的是培養合格的導游工作人員,導游人員的基本技能是導游講解服務,導游講解必須使用導游語言。導游語言是導游人員對游客進行導游講解、傳播知識、實現溝通和交流思想的一種富有豐富表達能力、生動形象的口頭語言,是導游人員用來做好導游服務工作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導游服務效果的好壞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于導游人員掌握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導游人員掌握的語言知識越豐富,駕馭語言的能力越強,游客就越容易領悟,信息傳遞的障礙就越小,所發揮的作用就越大。因此,導游人員掌握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對做好導游服務工作,提高導游服務質量至關重要。每一位合格的導游都應該訓練好這一基本功,并使其口語水平不斷提高。
廣東省考試中心組織的中等職業技術專業技能旅游證的考試中,第三類導游與旅行社管理考試除筆試旅游概論和管理學基礎外,更為重視的是口試,并對口試做出明確的要求:普通話要求清楚準確;表達能力要求有節奏、合語法、語言流暢;口試內容要求準確全面、詳略得當、無知識性錯誤;效果要求游蹤清晰、生動形象、有感染力、現場感強;另外,在儀態風度方面也作出具體要求,即要求自然、得體、自信、素質良好。同樣,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也包括筆試和口試兩大部分,兩個單科都合格才能獲得導游資格證書,可見口試的重要性。在導游資格證書的考試中,口試的語言要求也是非常明確的,包括普通話的語言、語調、語速、語言的準確性、邏輯性、嚴謹性以及表情的運用等。具體來講就是內容上要全面準確,條理清晰,詳略得當;方法上要技巧嫻熟、生動、有感染力,現場感強;回答問題時要準確熟練、知識面廣;語言儀態的具體要求就是語音語調要準確清晰、悅耳動聽,表達能力要有節奏、有韻律,自然流暢;儀態氣質上要做到親切自然、大方得體、樂觀自信、素質良好。
顯然,無論是旅游牌的考試還是導游資格證的考試,都對口語做出了具體的要求,導游專業的學生要想通過這些考試,必須進行必要的訓練,以達到這兩個考試的要求。
口語訓練主要有以下基本步驟。
自我介紹自我介紹是口語訓練的第一步,場景預設為求職者向經理自我介紹。其內容包括自己的姓名、簡歷、特長、愛好等等,并表達自己的良好祝愿。因為這些是學生最熟悉的內容,無需刻意記憶。因此該環節的訓練重點在于使學生上臺就能開口說話。但是由于是第一次上臺講話,會出現怕上臺,不能講話或結巴,下意識動作太多,或者即便講話也不能明確表達出意思等多種問題。一般情況下,應在每位學生上臺講完后,一一指出他們的毛病所在,并挑選其中一部分學生再次上臺自我介紹,觀察其毛病改掉沒有。自我介紹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第一,點名上臺的學生必須整理服飾后才能走向臺階,上臺面向聽眾兩秒鐘后再開口講話。第二,根據設置的情境,要求必須對聽者有稱呼,例如,王經理、張經理等等。因為在沒有提醒的情況下,大多數學生在此環節上都很容易忽略稱呼。第三,介紹自己的姓名特別是姓時,要求加強聽者的記憶。可以根據聽眾對象作些小小的設計。以下方法可供使用:一是拆字法,如姓李,十八子李;姓張,弓長張;姓林,雙木林;二是組詞法,如姓毛,毛澤東的毛;姓蔣,蔣介石的蔣等等。第四,介紹自己的簡歷,此段話要求語言簡短。第五,介紹自己的特長和愛好,要求故事化、情節化,可以講一段小故事,從而突出自己的某一特長和愛好。第六,自我介紹結束后必須有收尾語句,例如,“我的介紹到此為止,謝謝大家”。多數學生在首次講話時均沒有結尾,有的甚至講最后一句話時,一邊說一邊離開講臺,給人的感覺不認真,不莊重。第七,在整個自我介紹的過程中一定要強調上臺后的姿勢,兩腿稍稍分開與肩同寬,身體自然挺拔,眼光平視,雙手可自然下垂,也可背在后面,也可雙手相握自然放在前面,也可以通過手勢來強化所說的內容。大多數學生下意識動作過多,必須在反復訓練中加以克服。
致歡迎辭如果說自我介紹主要訓練的是表情、姿態和打消害怕的心理,那么致歡迎辭則是真正導游口語內容上的訓練。把場景設置為第一次面對游客的講話,上臺的學生就是導游,臺下的學生充當游客。首先必須理解第一次面對游客致歡迎辭的重要性。這是給游客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游客對導游信任度的過程。歡迎辭的內容應根據旅游團的性質及其成員的文化水平、職業、年齡及居住地區等不同情況有所區別,注意用詞要恰當,給游客以親切、熱情、可信之感。歡迎辭的主要內容有:(1)代表所在接待社、本人及司機歡迎客人光臨本地。表達過程中注意盡量使用短句。(2)介紹自己的姓名及所屬單位,特別是自己的姓或者昵稱。(3)介紹司機。(4)表示提供服務的誠摯愿望。(5)預祝旅游愉快順利。同時要注意稱謂和問候,標準稱謂為“團友”,并應學會準確使用針對性稱謂。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可以講帶情節的故事用于介紹自己或者司機。一般要求學生每人寫一篇歡迎辭,注意措辭,事前要反復練習,對著鏡子觀察自己的表情,最后上臺訓練,并由教師點評。在這一環節中,學生經常犯的錯誤是說話句子太長,語言不夠準確簡明。要求避免長句,多使用短句,盡量保持口語化。另外,歡迎辭的內容需要全面,不得遺漏,注意使用慣常的表達方式。可以在相互學習的基礎上,創造出一些新的表達方式和修辭方法,以增強表達效果。
講故事在前面兩項訓練的基礎上進行第三項口語訓練。在一般情況下,進行第三項訓練時,學生的膽怯心理相對好了許多,也能夠自覺糾正很多毛病,尤其是一些下意識的動作和一些口頭禪。在這一環節中,語言的口語化、情節性和生動性會大大加強。首先請學生自由準備一段故事,自己在課下找別人當聽眾多練幾遍,然后再到班上講,體會一下針對不同人的講法和感覺。故事的內容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故事必須有主題,并學會如何點題。第二,采用多種方法講述同一故事,如倒序法等,從而選出最合適的方法。第三,注意故事的邏輯性,注意語言和情節的銜接。第四,注意故事的生動性、形象性。第五,注意動作的配合,以加強動作對語言的輔助作用。第六,適當制造一點幽默。在講故事的訓練中,應將故事主題的突出和語言的流暢作為訓練的重點,其他要求則適當放寬。
唱歌無伴奏清唱是導游的基本技能之一。在游客面前要求不僅敢說而且敢唱,徹底消滅膽怯心理,敢唱之后,口語水平會大大提高。當然唱歌也有技巧:第一,歌詞內容的選擇要與旅游的具體情境有關,如選擇與友情有關的歌曲,選擇本地民族或使用地方話的歌曲,選擇適合不同情境的歌曲,道別時唱送別的歌曲,歡迎時唱歡迎的歌曲等。在實際訓練中應準備好適合各種情況下演唱的歌曲供學生自由選擇。第二,在一般情況下,要求演唱的歌曲節奏感強,速度稍快,游客容易暗合(打節拍)。第三,切忌曲調過低或者過高,過低或者過高在清唱時會非常難聽。第四,注意游客的參與,耳熟能詳的歌曲往往容易引起游客的共鳴。第五,可以考慮使用“說唱”的方式,以達到最佳的表達效果。第六,注意動作和表情的配合。總之,唱歌應作為口語訓練的重要組成成分。
導游辭的講解導游辭的講解是口語訓練的最后一個環節,經過前面的幾項訓練,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口語的技巧并具備了一些能力。導游講解應以客觀事實為依據,根據游客的具體情況,在導游講解內容、語言運用、講解方式方法上有所不同。同時講解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內容應可深可淺,可長可短,可斷可續,切忌千篇一律。同時要求內容應準確適當,語言通俗流暢、生動幽默。還要學習各種導游講解方法,如分段講解法、突出重點法、觸景生情法、虛實結合法、問答法、制造懸念法等等。在訓練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選擇考旅游牌的景點或考導游資格證指定的景點材料。這樣做的好處是,幾個學生講解同一個景點,在場的所有學生對所有備考的景點都聽過幾遍,非常熟悉,也能吸收別人的講解方法,有助于考牌或考導游資格證。第二,對景點材料的素材要記牢,根據素材對語言進行口語化處理,并且要根據不同游客的具體情況選擇有針對性的口語化語言。第三,掌握景點材料的段落大意,把每一段歸納為一個關鍵詞,這樣有利于分段講解,理清思緒。每一位學生講解完幾個景點之后,又聽了別人的講解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訓練效果突出的學生,可以達到一看導游辭就能把它說出來的水平。
在口語訓練的實踐中,筆者探索出一套口語訓練的方法。口語訓練必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循序漸進的原則,即在一步步的訓練中,糾正一些錯誤并提出一些新的要求。第二,降低或消除害怕心理比訓練語言能力本身更為重要。作為專業教師,在訓練中,應逐步消除學生上臺后的膽怯心理,從而使得他們的語言能力正常發揮。第三,有條件地設置場景的原則,這個原則要求由一位學生擔任導游角色,其他學生及教師充當游客的角色。根據不同的訓練要求,設置不同的場景。第四,反復練習的原則,學生在訓練中往往會犯相同的錯誤,因此需要反復訓練。第五,將口語考試的景點作為練習材料,往往一個景點被學生講過許多次,學生也聽過許多次,這樣有助于增加對所考景點的熟悉程度。
通過口語能力的測試與口語要求的比對,有針對性地找出口語訓練的方法和步驟,其效果是顯著的。例如,我校第一屆考旅游證的學生通過率達76%,第二屆考旅游證的學生通過率則高達84%,其中口語考試的通過率高于筆試的通過率。由此證明,強化口語訓練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參考文獻:
[1]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教材編寫組.導游實務[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2]廣東考試中心.廣東省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技能課程考試大綱及樣題(旅游課程版)[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王天樞(1963—),深圳市華強職業技術學校老師,理學碩士,研究方向為旅游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