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訂單式”人才培養是產學研合作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如何正確地歸納和把握其內涵、如何有效地去運作、如何確立保障機制是該模式運作的三個基本觀測點。文章就江海職業技術學院“訂單式”人才培養的具體實施過程進行分析了與概括,旨在為其他高職院校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高職院校相關專業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簽訂用人協議,通過師資、技術和辦學條件的合作,采用“工學交替”的教學方式,合格畢業生直接加盟的一種“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方式。該模式從深層次上實現生產、教學的有機結合,也從根本上解決職業針對性、技能應用性和學生就業等系列問題,達到整合教育資源,社會、院校、用人單位和學生“四贏”的目的。江海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系工商企業管理專業(商務管理方向)與上海世紀聯華揚州分店合作,就“訂單”培養進行探索,簡介如下。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運作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運作的基本程序是:市場調研、合作事項的溝通與協商、篩選確定合作對象、簽訂“訂單”協議、組織和實施、就業。
(一)市場調研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本著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服務地方經濟為目的,安排四個調研小組(三個專業教師一組)面向市勞動保障局、市人才交流中心等行業與企業搜集人才需求信息。調研小組走訪揚州的大型超市如大潤發、上海世紀聯華等,通過問卷回收、電話訪問、關系介紹等方式,尋找與企業合作的切入點。經市場調研,教研室了解到上海世紀聯華揚州分店新開的32000平方米超市急需業務與管理人才。經過了解該企業的經營理念和崗位需求,了解潛在合作的可行性,通過分析和論證,向系部出具專項市場調研報告。系部與教研室共同制定合作的意向及框架,再次走訪世紀聯華。經雙向溝通,世紀聯華對高職教育及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經友好協商,雙方表示愿意合作。
(二)篩選和確定合作對象
教研室對三家有合作愿望的企業進行了相關論證,系部也給了一個明確的指導意見:在篩選確定時必須與講誠信、有實力、有規模、管理規范的企業合作。因為超市行業中各企業良莠不齊,部分企業受發展前景、信譽度、技術、資金、管理等條件限制,存在著合作的風險;個別企業受經濟利益驅動,以獲取廉價勞動力為目的,合作虎頭蛇尾。教研室在與三家企業洽談中,世紀聯華率先提出“適應需要、平等參與、互惠互利、法律效應”原則,坦誠地闡明了企業的文化,明確了合作目的,為實現技能教育轉入到高職教育體系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三)合作事項的溝通與協商
在明確世紀聯華作為合作對象后,雙方就組織管理機構、教學計劃、培養目標、培養方式、培養手段、崗位要求、管理制度、教學時間、參與人員、學生組織、考核標準等事項進行協商,以達成共識。尤其在討論“工學交替”、“實訓六步法”、“五個會”和企業現行管理制度等細節上,力求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點都能統一與協調,制定詳細的、可操作性強的方案,使培養計劃能規范化、有序化地得到落實。
(四)簽訂人才培養訂單
“訂單”是核心,也是雙方共同執行、形成法定人才委托培養關系的依據。所以在“訂單”內容協商時,教研室與世紀聯華明確雙方合作的時間、地點、權利、義務、責任等。同時,將合作形式、管理制度、培養目標、崗位要求、職業素質要求等列為協議條款,簽訂一份符合雙方利益的“訂單”協議。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如遇其他未盡事宜,再另行補充附加協議,與正式協議具有同等法律效應。
(五)組織與實施
雙方合作成立了專業指導委員會,作為“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與專業建設的指導機構,由學科帶頭人、教師和企業人員共同組成(成員8名)。在該委員會指導下,教研室與世紀聯華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配套的教學計劃、培訓內容、培訓方法、學生管理、考核評估等。其中圍繞學生能力培養制定的教學計劃是核心。
制定配套教學計劃教研室與企業在遵循高職教學規律和教學要求的前提下,共同制定符合專業發展要求的教學計劃。計劃內容涉及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學時、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考核、學分分配、學籍管理、考核評估等內容。配套的教學計劃是“訂單”培養模式運作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
以崗位技能要求安排教學內容遵循高職教學“理論知識夠用、實用”的基本原則,教學內容以崗位所需知識和技能要求為基礎。如柜組管理中,商品知識、貨架布置、補貨、臺賬記錄、盤店、交接班制度、導購等基本技能,分階段進行教學,學生經過幾個部門的頂崗實踐,為以后“零距離”上崗奠定良好的基礎。
混編教師隊伍“訂單式”人才培養需要一支不但具有理論素質,更重要的是具有實踐指導能力的教師隊伍,他們輔導學生為什么做、怎樣做,讓學生從理論與實踐中掌握應具備的綜合技能。在專業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教研室聘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擔任部分專業課程教師,與教研室共組教師隊伍。他們共同參與教學計劃的執行、學生管理、考核評估和工作總結,縮短教學過程中理論和實踐的距離?;炀幗處熽犖槭菍I與企業無縫對接、厚實培養平臺的一項重要舉措。
合編教材“訂單”培養的教材與常規高職教材有相當大的區別,為使學生能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崗位技能,使用切合行業和企業實際的教材是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教研室與世紀聯華的管理人員一起打破原有的理論體系,依據企業現行的管理制度與崗位技能要求,合編一套針對性、實用性、可操作性很強的教材,為培訓達到預定目的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教學時間安排“訂單”培養的教學時間安排有其特殊性。在制定方案時,教研室與世紀聯華共同明確先強化學習4周,接著,頂崗10周,再根據學生工作班次回課堂學習4周。培訓一個輪回后,學生基本掌握企業的管理技術,能適應企業環境的具體要求。
“工學交替”“訂單式”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實施工學交替。學生強化學習一個階段后,到企業實踐一個時期,在實踐期間以頂崗的方式參與世紀聯華經營管理活動。然后回到課堂學習,對經營管理等相關知識有了加深理解和掌握,完成崗前適應期。需注意的是高職學生與技校學生能力要求上有區別,除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外,還必須有一定的經營管理能力?!肮W交替”使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強化了企業意識、工作意識、責任意識和能力意識。
學生組織與管理教研室按合作培養計劃,落實學生挑選、相關課程開發等幾項具體的關鍵工作。在挑選學生時,教研室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以學生綜合素質為基礎,以自愿報名為前提,配合世紀聯華初步測試,然后組成獨立的班級。在學生實踐過程中,強化企業制度管理意識、強化企業經營理念意識、強化服務意識、強化能力拓展意識,為完成專業知識模塊群與單元體結合的培養方案提供有力的保障。
總結“訂單式”培養的學生畢業后,教研室與世紀聯華就本期學生的培養目標、培養計劃、培養過程、培養質量等方面進行認真與客觀的總結,對成績予以肯定和發揚,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解決方案。同時,教研室對上崗的學生進行不間斷的信息跟蹤反饋,為修訂新的培養方案提供依據。
資源整合在“訂單式”人才培養的組織與實施中要善于整合雙方優勢資源。教研室優勢在于師資力量、學生素質及院校的社會聲譽度,在于掌握和了解前沿的經營管理技術、有一定的學術成果。企業優勢在于有先進的經營設備、商品、資金、市場、實用的管理技術,有為學生提高技能的平臺。通過整合資源,在互補中共同提高、以1+1>2的有效結合,求得雙方共同發展。
過程控制在“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實施過程中,過程控制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點環節。教研室指派專業教師進行全過程督導,企業派專人對實訓學生進行環節管理。在過程管理中,雙方共建學生的實訓檔案(實行卡片管理),考評參加培訓的每一個學生。教研室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工作內容、完成工作的質量等情況進行跟蹤和掌控。世紀聯華對學生技能水平、在頂崗工作中的表現、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進行分析和評估。過程控制與評估是實訓綜合考核中保障合作培養目標實現,避免經營事故發生的一個重要方面。
質量評估以就業為導向的“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人才質量的高低是合作雙方共同關注的一個焦點,為保證人才培養質量達到預期的要求,教研室與世紀聯華一起對教學質量進行評估,評估的標準是:用得上、上手快、成長快、留得住。
(六)就業
按培養方案與教學計劃培養出的合格畢業生,世紀聯華按約定落實員工錄用方案,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興趣,安排學生到崗就業。這是“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一個重要特征。對世紀聯華而言,可降低用人成本、避免用人風險;對學生而言,可很快地回報社會;對學院而言,可成為與社會有效溝通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實現“開門辦學、開放辦學、開發辦學”。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保障機制
(一)管理體制
為突出學生能力培養,教研室與世紀聯華共同采用“三級建制、兩級管理、系為實體”的組織形式,明確學院是進行決策與管理的主體,系部負責實踐教學活動與企業合作的統籌,教研室和企業負責實踐教學基地的具體事務,管理上嚴格執行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制度。
(二)制度體系
管理制度為適應“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針對參與訂單培養的學生,學院常規的教學管理制度、學籍管理制度、學生日常管理制度等應作相應的調整,以為配套之用。(1)多種學分組合制?!坝唵问健比瞬排囵B模式要求教學管理有足夠的柔性,學生能按照企業要求開設的課程學習,同時也滿足企業在時間分派上的要求??倢W分中包括理論學分、實踐學分、職業資格證書折算的學分和頂崗工作學分。(2)“雙證融通”制。學歷證書教學內容與職業證書的內容相互融通,表現為專業教學要涵蓋對應技能證書應知、應會的全部內容,并以此構建培養計劃與教學體系,將課程教學目標定位在獲取“職業資格證書”上,把職業能力的“硬指標”作為學歷教育的內涵要求。實行“一教雙證”,學生修滿規定的學分就可以獲得學歷證書。
評估制度(1)滾動淘汰與補充制度。除正常的學籍管理制度及正常的教學考核制度外,教研室制定了滾動淘汰與補充制度。對參加“訂單”培養的學生由雙方進行考核,實行滾動淘汰,即以開設的校內課程與企業所設的課程考核為依據,再結合校內表現與學生頂崗工作的表現進行綜合測評,對達不到雙方規定標準的學生予以淘汰。非“訂單”教育班的學生經推薦,企業考核,雙方認可的,可以補充進來。(2)“訂單”雙方責任履行考核評估。對教研室與世紀聯華在執行合作協議過程中履行各自職責的狀況進行檢查,通過評估,總結合作情況,為將來的合作能順利進入良性循環創造條件。
作者簡介:
吳穎巖(1964—), 男,江蘇江陰人,江海學院工商管理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