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許多中等職業學校的攝影教學在教學思想定位、教學內容確定、教材選用、教學手段的運用等方面與當前攝影器材及攝影技術的發展存在著差距。從事中等職業學校攝影課教學的教師要徹底打破思想上的保守和僵化,密切關注攝影器材與攝影技術發展的新水平,與時俱進,及時調整教學思想、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手段,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與時俱進
近年來,由于照相機性能的提升、操作的簡化以及價格的下降,攝影由專業走向大眾化,變為充實工作和生活的一種需要。同時,由于照片的直觀性特征,攝影一直是各個行業收集資料和展示形象的有效工具。針對目前社會對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的需求狀況,全國許多中等職業學校在文秘、計算機應用、實用美術、商業營銷、家政服務、珠寶鑒定等專業開設了攝影課,不但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攝影技術,為學生的就業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也使他們開闊了眼界,陶冶了情操,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至今許多學校的攝影教學在教學思想定位、教學內容確定、教材選用及教學手段的運用等多方面都與當前攝影器材及攝影技術的發展存在著很大差距,使教學與應用嚴重脫節,未能達到中等職業學校攝影學科教學的目的。要使這一現象得以改觀,要求從事中等職業學校攝影課教學的教師善于學習,不斷進取,徹底打破思想上的保守和僵化,密切關注攝影器材和攝影技術發展的新水平,及時調整教學思想、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到切合實際的攝影知識與技術,與時俱進,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思想必須與時俱進
目前,中等職業學校攝影教學在教學思想的定位上存在很大問題,一是沒有統一的切合當前攝影教學實際的教學大綱,二是教學目標模糊。這兩種情況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學生學不到真正需要的攝影知識與技能。
中等職業教育以培養中等實用型、技能型、服務型人才為教育目標,這與高等院校攝影專業和其他專業攝影學校的培養目標大為不同。因此,中等職業學校攝影教學在培養目標上也必然不同于這些院校,而應以實用為目的,并盡量淡化高深的攝影理論,讓學生掌握常見照相機的使用方法、攝影的基本方法以及曝光、構圖、用光、掌握色彩等攝影的基本技巧,掌握照片的數字化處理等方面的技法,使學生形成一定的攝影能力。在教學活動中要加強攝影基本技術的實際訓練,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加深對光圈、速度、光線、色彩、膠卷、曝光等問題的理解,拍出構圖完美、曝光準確的照片。在此基礎上再將攝影作品的思想性、情節性與光、影、構圖、色彩等緊密結合起來,進而讓學生理解照片的社會價值,做到注重意義,關注生活。
教學內容必須與時俱進
中等職業學校攝影課的教學內容應根據中等職業學校的培養方向和攝影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以及攝影器材和攝影技術的發展來決定。因此,在確定內容時應與時俱進,緊密結合實際,摒棄老化的、落后的甚至已經被淘汰的知識與技能,加強新知識與新技能的傳授與訓練。
注重技術,淡化理論中等職業學校許多專業(如文秘、計算機應用、實用美術、商業營銷等)的學生今后攝影大多是為了收集資料,策劃宣傳。因此,在攝影課內容的確定上就應以此為導向,注重技術層面的教學,讓學生能按不同的需求拍出合格的照片。而對攝影理論則要求學生基本了解一些即可,以后在不斷的深入學習中,學生會根據自己的需要不斷補充。
注重拍攝,放棄暗房目前,由于彩色膠卷與數碼相機的普遍使用以及彩色擴印的全面普及和彩色打印的輕松實現,就一般的資料照片而言,已經很少有人在暗室自己沖洗照片,大家能做的就是掌握好手中的相機,拍好就行。我們的教學內容也應與時俱進,大膽摒棄對一般攝影者來說已經完全用不上的知識和技術,將精力集中在拍攝與電腦圖像處理技術上。
注重具有代表性的新設備的介紹與使用隨著電子工業的發展,照相機工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從電子快門、電子測光、自動調焦、程序曝光發展到現在五花八門的數碼相機。急速變化的攝影工具要求我們不斷根據照相機工業發展的實際情況講解新的具有代表性的相機的使用技巧。
注重攝影學科未來發展的介紹中等職業學校攝影課的教學內容一定要緊隨攝影學科的發展水平,及時補充介紹攝影領域內的新技術,并關注當前攝影學科的發展狀況。以便使學生掌握最新的實用技術,培養學生大膽探索的精神,養成終身學習的品質與習慣。
教學手段必須與時俱進
攝影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藝術門類。多看、多實踐是掌握技能的最好方法。根據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最好是單位時間的三分之一講基本理論,三分之二時間講范例與拍攝實踐。基本理論要淺顯易懂、與拍攝實踐密切相關,切忌讓高深、艱澀的理論充斥課堂,否則既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也影響拍攝實踐學時的安排。
攝影實踐活動要采取多種手法進行。如定主題——學生觀察——教師拍攝——分析講評,讓學生觀察教師對這一主題如何取材,如何站位,如何拍攝以及作品中的效果與主觀想象的差距。學生拍攝——教師指導——分析比較,即讓學生發現自己與其他同學的差別。數碼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為拍攝實踐活動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我們可以將數碼相機與多媒體展示系統連接起來,進行實時拍攝、講解和分析,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的效率。
選用典型的范例進行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范例教學模式是以范例為主要突破口,選取典型的作品進行分析、講解,讓學生在對范例的觀察和分析中了解知識,提高能力。我們在選取范例進行教學時,要以完成單元教學目標為依據,選取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范例,使范例在教學中發揮幫助學生理解、加深學生認識的作用。同時還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層次,盡量選取學生容易理解的作品作為范例,講解范例時要向學生強調解讀照片的重要性,范例的演示與分析講解要到位。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對范例作品的分析和學習中獲得知識與技能,讓每一個范例作品都能真正起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
照片講評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一種教學方法。在進行講評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拿出自己拍攝的照片。通過講評,讓學生明白好照片的優點與不足。鼓勵學生談論拍攝的想法,多多交流,互相促進。當然,這種教學方法對教師有一定的要求,教師需要了解多種攝影門類,并能突破自我的框架,善于發現學生作品中的優點。
參考文獻:
[1]吳立崗.教學的原理、模式和教學活動[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2]商繼宗.教學方法——現代化的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胡萬銘(1963—),男,甘肅蘭州市人,蘭州女子職業中專高級教師,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攝影、計算機圖像處理等專業課的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