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輔導員隊伍建設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中普遍存在著人員偏少、思想不穩定、結構不合理、待遇差等問題。應進一步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提高素質,使之更專業化、職業化。
關鍵詞: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學校穩定。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輔導員隊伍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發揮著主力軍作用。
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
學生思想的穩定工作是關鍵。大學階段是青年男女思想最活躍的時期,他們對社會的認識主要局限于感性認識。由于他們的思想很活躍,行為不穩定,加上每個人成長的家庭環境不同,因而他們的是非觀、價值觀差異也較大,對一些負面的東西缺乏正確的認識,容易造成思想混亂。他們的價值觀以自我為中心、公德意識日趨淡漠、意志力薄弱、在價值取向、大是大非面前所持的態度等都是誘發不穩定因素的重要原因。學生的穩定首先是思想的穩定,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發揮作用。
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環境、內容發生了變化。我們的教育目標要立足于人的全面發展,這不僅包括傳統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還應包括新時期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網絡教育等內容。面對這些變化,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在傳統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上,在內容、形式、方法等方面不斷創新,這些創新都有賴于輔導員隊伍建設。
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是人員不足、思想不穩定。按教育部規定,高校專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員應按1∶200的比例配備。實際上,由于高校學生增加的速度遠遠大于教師的增長速度,政工人員的增長速度又遠遠低于教學一線人員的增長速度,幾乎沒有一所高校能夠達到這個標準。許多年輕的輔導員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考研上,有的人甚至借故離開這支隊伍,大大影響了學生工作的質量。同時,由于缺乏繼續教育,政工人員的工作水平參差不齊,思想政治工作效率不高。
二是地位低、待遇差。盡管許多高校認為,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但當遇到具體問題(如評職稱、職務晉升等)時,政工人員的重要性往往難以體現,加之政工人員在教學科研方面的“先天不足”,因此,在考評中大多處于候選狀態,導致許多輔導員工作積極性受挫,熱情下降。《中國青年研究》的一項調查研究表明,目前,高校有近90%的教師認為從事政工工作不如從事教學(科研)。原因是教學工作既體面又實惠,政工既辛苦又清貧,即使評上了政工領域的高級職稱,也會被認為含金量不高,難以受到重視。
存在問題的原因
第一,認識上的原因。高校普遍存在輕視學生工作、看不起學生工作的現象。認為學生工作是事務性工作,誰都可以干,沒有前途。第二,政策不完善,措施不到位。2000年7月3日教育部黨組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規定,高校專職思政隊伍按照1∶120~150的師生比例配備,輔導員作為專職思政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配備原則上不應低于1∶200。但由于各種原因,實施效果并不理想。第三,政工人員自身的原因。高校擴招后,一個輔導員往往要帶400~600名學生,在實際工作中,主要精力都花在學生的日常管理上,要想進行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確實心有余而力不足。第四,部分高校對“雙高”教師的高度傾斜政策加劇了政工人員的不穩定性,甚至導致部分政工人員離開本崗。第五,輔導員轉崗分流較困難,致使大多數輔導員對自己今后的發展不樂觀,擔心自己的出路,造成整個輔導員隊伍的不穩定。
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途徑
高標準選用思想政治工作輔導員輔導員的責任心、事業心、奉獻精神和大局意識特別重要。因為,輔導員的工作瑣碎,如果沒有熱情和責任心根本無法做好。這就要求輔導員必須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有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主動創新的能力,能夠給學生把道理講實、講透,成為學生思想政治的領路人。要堅持嚴格的錄用標準和選聘程序,吸引最優秀的人才加入學生輔導員隊伍,從源頭上保證輔導員隊伍的質量。要像重視業務學術骨干的選拔培養一樣重視輔導員的選拔培養。輔導員應遵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以學生為主體,緊密依靠學生,注意發揮學生基層組織的積極作用,做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協調者;輔導員需要具備教師的素質,同時,還要有堅定的政治信仰和嚴謹的工作作風。
切實維護輔導員的利益輔導員既是教師,又是管理者,學校應通過制度建設明確政工人員與其工作性質相一致的地位,并通過具體措施體現出來。在待遇問題上,對輔導員的工作量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核算辦法,以確保輔導員的實際收入與專職任課教師的平均收入水平相當。在輔導員的發展問題上,學校應鼓勵他們參加學習,為他們提供在職讀研究生和進修等深造的機會,逐步有計劃地提高輔導員的學歷層次;建立校內理論學習制度,舉辦學習培訓班,進行系統的工作培訓;要像關心業務學術骨干的成長一樣關心輔導員的成長。
走專業化、職業化管理的道路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輔導員應以專職為主,兼職為輔,專兼結合。知識化和高學歷不等于擁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如果沒有相關的專業背景和知識儲備,在面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和各種復雜局面時,輔導員就會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識恐慌和本領危機。因此,專職輔導員應主動學習和掌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方法;有較高的思想政治專業方向的學歷(學位),同時還應具備相關的專業背景,即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品德等課堂教育的經歷(專職輔導員可承擔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業指導等相關課程的教學工作)。另外,還要對專職輔導員進行必要的資格認定,取得相應的資質后,方可從事該項工作。只有具備專業化管理水平的專門人才,才能更好地推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隊伍的優質化。
鼓勵輔導員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開展學生工作調查,進行專題研究定期開展相關工作調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對象和工作條件的變化,及時調整工作方法和思路;注重運用各種新的工作載體,特別是網絡等現代科學技術和手段,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每年召開學生工作研討會研討專題、交流論文,給與獎勵。輔導員可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實踐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開展研究,從中提高學生工作隊伍的素質、能力。
切實解決好輔導員的出路,確保輔導員隊伍的相對穩定解決輔導員的出路問題,是安定輔導員工作情緒的基本保證,也是輔導員隊伍良性發展的內在要求。輔導員的流動一定要有計劃地進行,以確保輔導員工作的連續性和隊伍的穩定性。高校應根據學生輔導員的個人特長,為他們完成任期后的合理分流提供保證,如本人適合并愿意繼續從事學生工作的,學校可以把他們作為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和“兩課”教師骨干加以培養;愿意從事教學科研的,學校應給予一定的學術休假或進修機會,使他們盡快成為教學科研骨干。對于工作成績突出的學生政治輔導員,學校應作為黨政干部“人才預備隊”重點培養。
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神,不斷提高輔導員隊伍整體素質,優化隊伍結構,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供有力保障。高校應當堅持“學校教育,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的原則,把輔導員隊伍建設列入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和黨政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采取切實措施抓緊、抓實、抓好這項工作。同時,學校黨委和領導也應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只有這才能使輔導員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出超凡的業績,培養出優秀的人才、社會的棟梁。
參考文獻:
[1]靳諾,鄭永廷,張澍軍.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0,(7).
作者簡介:
王春艷(1972—),女,山東牟平人,天津工程師范學院電子工程系政工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