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入WTO后,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都因此受到了影響,對技工教育也從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模式等角度提出了與以往任何時代都不同的要求。本文論述了創新觀念是提高技校生英語文化素質之本,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實際應用能力的現代化人才。
關鍵詞:創新觀念;技工學校;英語教育
面對新時代社會生產對教育的要求與期望,面對我國高技能人才嚴重缺乏的現狀,我國技工教育正在由過去的發展中級職業技術教育轉變為高級和中級職業技術教育并肩發展。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已經成為上至黨中央、國務院,下至各級政府、各級教育部門的工作重點,它是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有力的保證。如何培養適應新時代的產業工人,已經成為職業技術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課題。
本人在從事技工學校英語教育的過程中發現,目前國內缺乏符合技校教學特點的專業英語教材。現有教材也很少涉及專業英語的基本知識,僅僅是專業文章的內容組合,這種情況既不利于學生掌握專業英語的規律,也不利于學生的持續發展。
很多人認為,技校生不需要綜合素質,不需要“一專多能”,只要會做工、能吃苦耐勞就行,素質不高也無所謂。有些技工教育者甚至主張,技工學校只要開設專業理論課程和專業技術課程即可,政治、語文、英語等基礎課都可以取消。但事實證明,如果放棄英語教育,將會使我們的技校生失去學習外來先進技術的能力,喪失到國外深造和發展的機會。
鏡頭一:成都技工英語差,境外企業年薪10萬招不到合格技工
據悉,近日新加坡向成都就業局境外就業服務中心發來招聘信息:希望招聘30名電子裝配技工到新加坡工作,年薪10萬元以上。成都市就業局境外就業服務中心立即把這一信息反饋給各市區縣就業局和勞務輸出辦。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大部分應聘者在面試中皆因英語口語不過關而遭淘汰,只有10多人通過面試。
鏡頭二:武漢招技工要過英語六級,難倒眾多應聘者
武漢市洪山體育館日前舉行的招聘會上,一家中外合資汽車底盤公司提出了上述招聘條件,難倒了眾多應聘者。
據《楚天都市報》報道,這家跨國公司在招聘現場一亮相,便引來眾多求職者。但大多數人在看到了“招聘壓沖、焊接實習生,要求英語過六級、高級技工”的用人要求以后,就都遺憾地離開了。
以上兩則新聞報道反映了我國目前技校畢業生文化素質較差,特別是英語文化基礎較弱,很難跟上當今時代發展。
李嵐清副總理在《基礎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提高民族的素質》一文中指出:“中國對外開放,我們一個弱點就是對外交際的語言問題,我們要認真研究中國人用什么辦法學好英語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因此,創新觀念、提高技校生英語基礎文化素質是廣大技校英語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如何做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文化素質呢?
首先,要在學習意識上創新,讓學生明確學好英語的重要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師要激勵學生增加自身主體意識,引導學生明白學英語是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要讓學生自覺學、樂意學,要做到:
1.使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筆者任教的廣東省茂名市第二技工學校,98%的畢業生都進入了廣東珠江三角發達地區的外資企業工作。其中,2006年有15名畢業生被公司委派出國培訓。在外資企業里,經常使用到外語,外語應用能力強的學生比不會外語的學生職位好、工資高、提升快,于是,不少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到夜大補習英語,考取英語等級證書。這些現象都充分說明畢業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已經與他們的前途聯系在一起了。
2.使學生認識到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可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其次,要在教法上創新,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好英語。為此,英語教師應該做到:
1.因材施教選好教學目標。技校生基礎差,教師在選擇教學目標時必須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重點難點必須突出,必須明確學生適合學、容易學的內容,不能“一刀切”地只求完成全部教學目標,造成學生課后對所學內容一無所知的現象。
2.課堂教學設計要生動、愉快、有趣。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優良的教法。在課堂上,設計生動活潑的情景,啟發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訓練,舉一反三進行練習。在課外,設計練習,并創設交流的情景,使學生結合課堂知識反復訓練,讓學生在“玩樂”中學習語言,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3.教學要得法。要使學生學得有勁,學得有效,教學方法要得當。在英語的實踐教學中,筆者經常使用愉快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和交際教學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再次,教師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習慣和能力。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和獨立學習的能力。學習英語是掌對一種語言的運用,只有培養學生自覺地、經常地和習慣性地使用語言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1.打好基本功。學生入學初期,要教會學生基本的語音和語法知識,教會學生查字典、記單詞的方法。
2.發揮學生的個性能力。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有自主、獨立的思維空間,讓他們懂得如何獲得知識,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3.培養發散性思維。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多運用討論式、質疑式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發散性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最后,在教學設施完備和師資配備方面要進行創新。
1.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一張嘴皮的教學模式已非常不合時宜了,運用多媒體教學不僅能夠大大增加教學信息量,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學到盡可能多的知識,而且通過高配置語音室和多媒體動漫等多元化手段讓學生感到興趣盎然,充分調動學生的無意注意參與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加強教師的業務培訓,讓他們不斷學習,使其知識技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專門引進教學科研的高級人才作為學科帶頭人,在短時間內讓整個英語科組的教師都能成為教學能手。
筆者在從事技工學校英語教育的過程中,積極開展創新教學,收到了十分顯著的效果。筆者任教的班級歷年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及格率達96%,比同年級的其他班高出50%的及格率。比如2004級文秘專業的三位女學生,畢業后由學校推薦到東莞厚街海逸高爾夫俱樂部就業,其中一位女生考取了公共英語二級證書,另外兩位女生未考過英語等級,在競爭公司前臺主管時,考取證書的這位女生由于英語聽說能力好,在公司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每月工資提升到5000多元,而另外兩名女生每月工資只有2000元。去年12月,深圳市安拓山有限公司在我校招聘6名學生派往荷蘭學習無線電電子干擾技術,招聘條件是英語水平達到二級以上,在140多名應聘學生中,筆者所任教的機電專業有3名學生被錄取。
總之,提高技校生的英語文化素質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技校英語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外語教師應本著創新觀念、遵循創新教法的方向,為提高技校生的英語文化素質,適應時代的需要做出努力和貢獻。
參考文獻:
[1]馬慶發.當代職業教育新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8).
[2]盧德斯·R·奎蘇姆賓,卓依·德·利賓.學會做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
[3]盧春梅.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高職學生英語的應用能力[J].中國現代教育教學雜志,2005,(2).
[4]李震濤,湯三艷.專業英語的學習與課程特色[J].中國現代教育教學雜志,2005,(2).
[5]姜泉,于華.英語課堂教學設計[J].中國現代教育教學雜志,2005,(2).
作者簡介:
陳龍(1961—),男,廣東茂名人,廣東省茂名市第二技工學校講師,研究方向為技工學校英語教育。
(本文責任編輯:郝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