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表面組裝技術是新一代電路互聯技術,是目前電子組裝行業里最流行的一種技術和工藝,現已成為支撐現代電子制造業的關鍵技術之一。文章就高職電子表面組裝技術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展開論述。
關鍵詞:高職教育;表面組裝技術;專業建設
表面組裝技術的英文全稱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簡稱SMT。SMT是新一代電路互聯技術,是目前電子組裝行業里最流行的一種技術和工藝,它是現階段電子裝備微電子化、小型化的重要手段,正在成為板級電路組裝技術的主流,已經在軍事和航天航空電子裝備中獲得應用,同時還廣泛應用于計算機、通信、工業自動化、消費類電子產品等領域的新一代電子產品中,并正向縱深發展,SMT已成為支撐現代電子制造業的關鍵技術之一。
蘇州工業園區及長三角地區是中國最大的電子制造業基地之一,到2002年,已有電子信息企業1000多家,每年創造100億美元的銷售額,形成了電腦、光電器件、電子零部件和家用電器四大產業群。其中電子制造類企業200多家,擁有400多條SMT生產線,每年需要大量的SMT專業人才。
面對這種情況,我院于2005年成立了電子表面組裝技術專業(簡稱“SMT專業”),該專業是教育部考慮到蘇州工業園區的產業特點特批給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的新專業。在該專業籌備與建設過程中,我們堅持面向蘇州及長江三角洲地區現代電子加工產業的區域經濟,確定了以表面組裝技術作為專業的發展方向。
對SMT專業建設的探索
目前,蘇州的制造業發展極為迅速,蘇州已成為國際制造業基地。在蘇州的制造產業中,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昆山和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四個生產基地,聚集了旭電、天虹、NOKIA、德科、明基、華碩、菲力浦、維迅等規模巨大的知名跨國公司及大企業集團。這些分布在蘇州及其周邊地區的電子企業具有產品技術含量高、生產工藝水平先進的特點,電子產品生產技術已經發展到了微型化、高密度組裝的階段,SMT已成為這些企業廣泛應用的主流生產技術,蘇州工業園區的旭電、諾基亞、德科、力斯頓、天弘、APC、利騰、志合電腦、大將電腦等公司都有多條先進的SMT生產線。
我們進行了大量的企業調研。通過調研,了解到生產技術的升級對從業人員的專業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電子制造企業需要的是熟悉SMT和工藝的技術人員,而不是傳統的電子裝配調試工。但是,目前高職院校電子專業的教學在理論、實踐等諸多方面尚不能適應現代電子制造企業的需要。為了使學生能掌握現代電子制造企業的先進工藝知識和技能,必須結合現代企業的生產實際和崗位技能需求,構建高技術裝備的實踐教學環境。建設高職電子表面組裝技術專業是解決現代電子制造企業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徑之一。
目前,高職院校基本沒有SMT專業,更缺乏SMT的實訓教學條件,主要原因在于SMT設備是集光、機、電一體化的高技術設備,價格昂貴,日常使用和維護也有很高的要求,建設、運作這樣的實驗室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因此,校企全方位合作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途徑。我們的設想是:以學院為主,聯合上游的設備供應商、下游的用人企業,并和SMT行業協會多方合作共建實驗室;既選用企業主流設備,同時滿足學院教學、培訓、科研的需要,并盡量節省資金投入。目前,我們已與貼片機的供應商(SMT的關鍵設備)西門子物流與裝配系統有限公司達成客戶培訓基地的合作協議,爭取到大幅度的設備折扣及對培訓師的免費培訓。與多家用人單位建立合作關系,如建立了“望友—IVT SMT軟件實驗室”,得到了諾基亞(蘇州)電信科技有限公司、旭電(蘇州)科技有限公司、明基電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部分SMT生產線設備的贈送,與其他設備供應商的合作正在洽談之中。同時,我院擬投入300萬元建立SMT實驗室,目前SMT實驗室建設正在緊張進行之中。
SMT專業建設實踐
明確專業培養目標面對現代電子制造企業的人才需求特點,我們明確了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熟悉SMT設備、生產工藝與檢測技術,能從事SMT生產、品質管理、電子產品測試、微型化電子產品設計與開發等相關工作的高技術應用型人才。我們對目標崗位進行了進一步的明確,包括:(1)生產線操作員:SMT設備操作、物料準備;(2)生產線管理員:SMT生產線領班、品質管理(QC、QA);(3)技術員:SMT設備技術員、測試技術員;(4)助理工程師:輔助工程師進行微型化電子產品的設計與開發。
建立核心技術與核心課程通過企業調研,我們確定了專業培養目標和就業崗位,并對崗位所需知識點進行了分析,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崗位技能出發,明確了本專業的核心技術與核心課程(如下圖所示)。通過電子組裝工藝課程,我們要實現的目標是:通過教學和實訓,使學生具有從事電子制造企業一線技術崗位工作必需的基本工藝知識和工藝技能。通過SMT基礎課程,我們要實現的目標是:通過學習該課程,使學生熟悉SMT生產線相關的材料、設備及工藝。通過SMT工藝實訓課程,我們要實現的目標是:通過理論講解和在SMT生產線實訓,使學生掌握SMT生產線制程管理、質量控制、設備維護等實用技術。通過電子產品測試技術課程,我們要實現的目標是:使學生熟悉SMT生產線的測試技術和測試設備。

優秀師資隊伍建設我院的專業教師全部是本科以上學歷,并且具有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他們具有良好的工程技術背景,并到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等國家接受過專業培訓,不但勝任專業理論教學、實踐操作指導,還承擔了工業項目的研制和開發,sk 為企業提供技術培訓和支持,是一支復合型的師資隊伍。其中,高級職稱教師所占比例為60%,研究生學歷教師所占比例為60%,“雙師型”教師所占比例為80%,平均年齡僅為35.2歲。
面對目前市場上有關SMT的專業資料少之又少的狀況,我們自編活頁講義和教材,以解決教材滯后于企業新技術的問題。為了有效地落實實踐教學體系,我們配備了電子組裝工藝實驗室、虛擬測試實驗室、SMT軟件聯合實驗室等高技術裝備實驗室,課程教學以小班為單位在實驗室進行,有效地將理論學習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加強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SMT專業的努力方向
密切跟蹤企業實際應用技術,優化核心技術課程為了保持課程的先進性與實用性,我們要與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專業教師可以訪問工程師的身份走進企業,企業優秀的工程師可以培訓講師的身份走進學校。同時,我們與校企合作開發先進、實用的課程,目前已開發了電子組裝工藝課程。我院也是江蘇省電子協會SMT專業委員會的會員單位之一。利用這一優勢,我們要采用國際通行的行業標準,緊跟SMT發展趨勢,高水平、高要求地開發我們的核心技術課程。
全方位校企結合,提高專業建設水平我們要以三星SMT實訓中心為依托,拓展校企合作,使其具備實訓、科研和生產的功能,從而為SMT專業發展建立更高的平臺。同時密切與行業協會、企業的合作,拓寬學生到企業實習和就業的渠道。
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我們要突出培養學生所學專業的操作技能和高超技藝,以技能訓練為中心,理論與實訓同步,實行教師任課、教學內容和教學管理一體化,使教材、計劃、實驗室、實訓基地、考核等教學環節都為提高學生的能力服務,實現在教學工廠條件下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高度融合,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中做、做中學”。
作者簡介:
朱利軍(1978—),男,江蘇張家港人,教育學碩士,講師,SMT工程師,主要從事課程與教學論研究、SMT教學與科研。
王應海(1963—),男,江蘇寶應人,工學碩士,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高級工程師。
袁麗娟(1974—),女,遼寧人,碩士,SMT工程師,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講師。
(本文責任編輯:張立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