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高職院校應探討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引導學生提高專業技能,進而提高就業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特色;方法;師資
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技術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后應成為服務于生產一線的,具有一定技術的,能解決技術問題的企業員工。高職院校畢業的學生沒有普通高校的學歷,但具有專門的操作技能,從而在就業市場上占據一定的優勢。這種優勢與學生掌握的技能水平的高低、個人素質的優劣、學習能力的強弱有直接的關系。因此,提高高職院校畢業生的技能等級,使其在就業競爭中保持優勢至關重要。
高職教育培養人才的特色
特色人才的培養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是具有一定水平的專業技術復合型人才,要有堅實的基礎知識,滿足社會的需要,適應科技的發展,因此應把人才培養的重點放在實踐環節及就業能力的培養上。技術知識從理論上可分為兩種類型,即通用類與特殊類。通用的技術知識通常可通過正規教育獲得,是一種廣義的技術知識,是在教育過程中培養出來的認知能力和基礎知識,通用的知識能力在任何企業都能產生同樣的效果。特殊的技術知識是與具體的工作崗位緊密相連的,企業中的每一個工作崗位都有特殊的技術要求,要處理特定的產品或提供特定的服務,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特殊技術要求。因此每個企業都要求員工更新企業需要的特殊知識,以提高企業產品的競爭力。學校培養的人才要滿足社會的需求,就要提高學生的技能等級水平,注重較全面的專業基礎知識與學習技能、創新能力的培養。
對學生成才的引導培養人才是一個復雜的教育工程,高職院校從培養目標、教學大綱到教案都有一套完整的教學文件,但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具有不同的思想,科技不斷進步,新產品、新技術不斷推出,將這三者結合起來,才能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這也是高職教育品牌打造的基礎。在這三者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學生的理想目標,是教師的責任。其一,學生有自身的困惑,擔心所學的專業技術在走向社會后能否發揮作用。其二,社會背景不同的學生從教育體系中獲得的知識并不相同。其三,學生對所學的專業技術沒有感情,不能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學習。其四,為了提高自身的能力,希望在校學習期間提高自身的技術等級。對這些學生的思想與情感加以正確引導,需要教師本身具有知識能力及個人魅力,需要分析可行性,這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高職院校要辦出特色,不但要有正確的定位及方向,更重要是要有培養人才所需要的教師。而且教師應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業,并具有教育能力、方法及良好的品德、豐富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師資隊伍的建設現代的教育是多元化的,學生接收的知識不全是課堂書本中的知識,因此在校學生的思想也是多元化的,引導學生學習只用說教的方式已不起作用了,只能通過溝通的方式。只有當學生感到接收知識的意義與自己的理想相符合時,才能認識到知識的力量以及對自己的價值,學生的學習才能更加自覺。因此教師不僅要熟悉所傳遞的知識,而且要掌握傳遞知識的方法,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教師不僅要熟悉所傳遞的知識,而且應成為道德的引導者,思想的啟迪者,心靈世界的開拓者,還應成為學生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因此,培養合格的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必須建設善于教育的師資團隊。
培養高級技能人才的方法
隨著高校擴招,生源擴大,畢業生的數量不斷增加,因此就業壓力是巨大的,每年都有幾十萬至上百萬大學畢業生不能實現就業。普通高校的畢業生還有考研的出路,而高職院校的學生只有提高技能水平等級這一條出路。
提高技能的優勢企業要提高產品的質量,需要員工有更高的技能水平從事生產、開發新產品,才能使企業有更大的發展,同時企業又要降低培訓費用,因此往往采用招聘高學歷員工的方法,但是帶來的后果是高學歷低職位,個人的技術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發揮,便會產生消極情緒和對工作的不滿。高職院校的學生優勢在于專業技術能力與實際操作水平,特別是技能水平等級高的學生優勢更加明顯。四年制的高職畢業生普遍具有高等級證書,而三年制的高職畢業生只具有中級證書,前者的就業率比后者高出十多個百分點。因此,提高學生技術等級是提高學生就業率的有效方法。
面向社會服務這是高職院校教師的任務之一,廣東省為培訓農民工,撥出專款專門對農民工進行培訓,提高農民工的技術等級,進而走向企業。高職院校的教師應面向社會服務,同時必須有能力使參加學習的學員掌握技能。無論在培訓的設備上,還是在訓練的效果上,在校的學生都有一定的優勢,特別是取消了工作年限的要求,使學生提升技術等級更加便利,技術等級越高,學生的就業面就越寬,適應能力就越強。例如電工這個工種,中級工只有兩個就業方向,而高級工就有四個就業方向。另外,在技師這個層次,論文答辯是一個“瓶頸”,深圳在2005年第一批技師論文答辯中,只有不到30%獲得通過,在2006年,第一批技師論文答辯的通過率也不超過35%,而經過高職院校教師輔導的論文有3篇,全部獲得通過,其中有一名還是應屆畢業生。
注重引導,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有提高自身技術等級的要求,一般都有選擇地與教師進行溝通,希望得到教師的幫助,一般教師是不會拒絕的。因為培養出人才也是教師本身的榮譽及自身價值的體現。引導學生學習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引導學生實現目標,特別是在輔導學生撰寫技師論文,修改論文中涉及知識點及重點的問題與關鍵技術時,要體現學生自身的優勢。在引導學生提高自身學習能力方面,教師的作用十分重要。我院2006年暑期專門為在校生舉辦了一個高級技能訓練班,一共有38人參加,僅本人教過的學生就占了一半。引導教育學生,要根據實際情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學生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自覺行動,提高學習能力,提高自身技術等級。為此,不但學生要付出努力,教師更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使學生的目標得以實現。
培養高級技能人才對師資的要求
高職教育要求教師應成為“雙師型”教師,然而“雙師型”的標準沒有具體規定,各有各的解釋,因此出現了一體化的教師,將理論授課與實際操作相互分段,相互連接,以平衡教師的工作量。高職教育實踐教學得不到重視,從課時類別、課時量系數到教師的安排都處于劣勢,不能從根本上提高技能教學的質量和水平。而技能培訓與技能等級的提高恰恰需要以實習教師為主。培養高級技能人才的教師需具備以下條件:
必須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與技能水平及復合的知識結構,因為每個高級技能知識結構不盡相同,因此應有的放矢地指導,滿足培訓高級技能人才的要求。
指導高級技能人才的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因為人才等級越高越要遵守職業道德,具有高級技能的人才,在企業里都會負有一定的責任。因此,凈化社會的精神環境必須從教師自身做起,教育出合格的人才,培養出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為社會服務。
應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對科學技術應有求真務實的態度及終身學習的能力,高職院校的科研主要是應用型項目,其開發過程和應用型成果對培養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開發新產品,采用新技術,可以成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最新教材,這樣會提高教學效果,推動新技術的應用。特別是對技師論文的指導更要求真務實,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遵守職業道德。同時教師必須堅持不懈地學習新技術、新知識,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與運用新技術的能力,提高培養高級技能人才的能力。
要為提高在校生的技術等級積極探討實踐課題,這是提高畢業生就業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時為鼓勵在校生提高自身能力與技術等級,應有相應的政策支持,為創辦具有特色的高職教育,滿足社會的需要培養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蕭今.教育經濟學和教育發展的挑戰[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1).
作者簡介:
顏全生(1953—),男,天津人,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