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6單元。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正確地數出數量是9的物體個數,會讀、會寫數字9,掌握9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9以內數的大小。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歸納、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標: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地數出數量是9的物體個數,會讀、會寫數字9,掌握9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9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準備:課件、卡片、直尺等。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讓我們坐火車到數學王國去玩一玩好不好?(課件出示數學王國畫面。)
生:好。
師:那么誰來當司機呢?
生:大家推選。
師:一名同學當司機,剩下的就是乘客,該坐哪節車廂呢?你們手中數字卡片的數,就是車廂號。(生匯報車廂號。)
師:火車出發了。(放《火車開》音樂。生邊唱邊做動作。)
二、觀察探究,學習新知
1.說一說。
師:來到數學王國,誰來迎接我們?
生:阿姨和小朋友。
生:阿姨和小朋友在綠化環境。
生:阿姨和小朋友在給花和樹澆水。
師:請同學們數一數,數學王國“A站”有多少盆花。(課件出示數學王國“A站”畫面。)
生:9盆。
師:迎接我們的有多少人呢?
生:有8個小朋友和1個阿姨。
師:你真行!那么8個小朋友和1個阿姨合起來一共是幾個人?
師:剛才我們數了花的盆數和人的個數都是“9”,都可以用數字“9”來表示,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數字“9”。(板書:9的認識。)
2.擺一擺。
生:我發現數學王國的花盆很漂亮,是由許多三角形拼成的。
師:是啊!下面我們同桌合作,幫助數學王國擺出9個三角形。請一名同學到實物投影上來擺。(學生動手擺。)
師:他擺得怎么樣?誰和他擺的一樣?同學們的小手可真巧,稍后數學王國的國王一定會獎勵你們每人一頂皇冠的。
3.撥一撥。
師:我們再到數學王國的“B站”。(課件出示數學王國“B站”畫面。)
生:我發現數學王國B站有許多的小珠子。
師:這叫做計數器,你們喜歡嗎?(生自由撥。)
生:我先在計數器上撥了8個珠子,又撥了1個珠子,一共是9個珠子。
師:你們同意他的撥法嗎?
生:同意。
4.數一數。
師:數學王國的國王悄悄地告訴我:讓每位小朋友都準備一把直尺。
師:現在我們來齊讀一下。它有什么用處呢?(小組討論。)
師:想一想按照數的順序,8的后面一個數應該是幾?9的前面一個數是幾?(生自由說。)
師:下面我們進行一次比賽,一會請國王為我們頒發獎品。男孩從0數到9,女孩從9數到0。
5.比一比。
師:數學王國可真大啊!你們還想游玩嗎?我們一同去“C站”。(課件出示“C站”畫面。)
生:C站的路面是由許多圓形圖案組成的。
師:請同學們動手拼一拼,左邊拼8個,右邊拼9個。(生動手操作。)
師:你發現了什么?先同桌交流,然后再匯報。
師:左邊拼9個,右邊拼8個,誰大誰小?(小組交流。)
6.賽一賽。
師:數學王國的國王看小朋友
表現得這么好,還送給我們禮物了,打開學具袋就知道了。
生:這么多漂亮的圓形圖片。
師:請小組合作,把9個圓形圖片,分成兩堆,粘到塑板上,看誰分的和大家的不一樣。(生動手分。)
師:把分好的貼到黑板上來。我們檢查一下,看誰分得最好。那么,觀察一下,你還能想到什么呢?
生:把9分成8和1。
師:我們來做游戲——對口令。同桌互相說,說的數合起來必須是9。
7.跳一跳。
師:小朋友和數學王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現在我們就和數字寶寶一同來跳舞。(課件播放《數字歌》,師生一起跳舞。)
三、鞏固練習,貼近生活
1.畫一畫。
師:我們和數字寶寶跳舞時,誰在偷偷地看我們?
生:(齊說)蝴蝶姐姐。
師:有幾只蝴蝶在看我們?
生:9只。
師:請小朋友把左邊的8只蝴蝶圈起來。(生動手圈。)
師:誰到前面來給從右邊數第9只蝴蝶涂上顏色。(生用彩色筆圈畫。)
2.寫一寫。
師:我們在數學王國認識數字寶寶“9”,我們把它寫下來,做個紀念。(生討論數字“9”該怎樣寫。)
師:(小結)9是一筆寫成的,它的上半部像個0,上半部要寫在上邊的小格里,從右線中間起筆寫,注意要寫得圓滑,不能有棱角。寫到0的起筆處,再往左下方寫斜豎,一直到下線為止。學會了嗎?(生到黑板上來寫。)
3.找一找。
師:在我們身邊有哪些物體帶有數字“9”?請小組內找一找。
生:姥姥家的門牌是“9號”。
生:電話上有數字“9”。
生:我們小組有9個人在討論。
四、總結
師:小朋友,聽!(課件播放火車聲。)火車就要出發了,你們玩夠了嗎?在將要回去的時候,我們來回憶一下,在數學王國都學會了哪些知識?(生相互說一說。)
師:小朋友,我們的收獲可真大啊!真是滿載而歸!坐好,又要出發了,歡迎小朋友再來數學王國觀光游玩。
(課件播放音樂《火車開了》,生邊唱邊做運動離開教室。)
反思:
新課程、新教材構建的是一個開放、充滿生機的課堂體系。在教學本課后,我有了更深的體會。
首先,“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課堂開篇不僅很快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能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乘車游玩”這一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并且這一情境貫穿始終,讓學生經歷從易到難的過程,具有梯度性,牢牢吸引學生興趣。
其次,學生通過情境可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主體性,使學習變得不再枯燥無味,課堂也成了學生展示個性的舞臺。
可見,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的今天,如何在具體的教學中進一步落實與實施新課程理念尤為重要,我們每一位教者都要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地實踐和探索,這無疑會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綜合素質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作用。
總評:
本節課敢于沖破教材的局限,抓住學生心理特點,實踐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思想。課堂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理念,較好地實現了師生間的交往互動。
1.有趣的問題情境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
構建“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的數學模式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首要任務是以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并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提供給學生開放性的、生活性的、現實性的信息。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踐等活動,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學會以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體會數學的價值,進而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本節課教師創設的乘火車到數學王國游玩的情境,使學生興趣盎然,心馳神往,似乎忘記了是在上數學課,而仿佛真的是在王國里游玩。在教學中通過說一說、擺一擺、找一找、比一比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經歷在嘗試中發現,使整堂課富有情趣,升華了教學內容。
2.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是為了未來的公民具有一定的數學素養,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認識自己所生活的環境與社會”,學會“數學地思考”。本節課構思巧妙,每個環節中都滲透著數學方法和能力的培養,體現了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目標。在教學中,以學生的觀察、發現、思考交流為主,教師只做適時的引導,讓學生在看、想、說中體驗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整節課創設了大量的讓學生動手操作、用眼觀察、動口表達、用腦思考的小組合作實踐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教師充分考慮到學生年齡特點和知識經驗,創設了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情境,鼓勵每一位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全過程。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關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經驗,將學生帶入了一個在“玩中學、樂中學”的數學空間,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