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稚語是兒童情感的直接流露,是兒童思想的直接體現。作為教師,如果能敏銳地領悟孩子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感情,就能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與他們心心相連、緊緊相依,給予孩子最直接、最有效的行動引領。但是在平時,我們經常誤讀童心,錯過了一次次可能提升教育質量的時機,也錯過了與孩子走得更近的機會。
鏡頭一:“老師,我今天沒打人。”
黃昏時,一個平時行為習慣較落后的孩子興沖沖地跑到辦公室,面對我說:“老師,我今天沒打人。”我正專注于備課,稍一抬頭,無動于衷地答了一句:“哦。”
備完課,長長地吁了一口氣后,我的腦海中突然浮現起了孩子離開辦公室時失落的表情。哦,我想起了,孩子是在有意控制自己的功擊性行為啊!對于一個好玩好鬧的孩子,他懂得不斷反思自己,并努力克服自己身上的弱點,是多么不易啊!可是當時的我為什么就不能讀出“老師,我今天沒打人”這句話背后的含意呢?一句輕率的“哦”,能令他滿意嗎?讓他心滿意足的一句贊揚,就可能成為改變孩子不良行為習慣的第一步,而這只是老師的舉手之勞。但是在我的漠然中,錯過了一次絕佳的教育良機,心中只留下深深的懊悔。
鏡頭二:“老師,我干完了。”
一組值日生只留下了最后一位。他把滿滿一桶水提進了我的辦公室后輕輕地對我說:“老師,我干完了。”正與辦公室同事聊得興起的我隨意地一指,“把水放在墻角邊吧”。他悄悄地走出了辦公室。與同事聊完后,我突然想起:這不就是那個因為經常忘記值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令我頭痛不已的孩子嗎?對待孩子的那份冷漠突然令我難受。為什么那句“孩子,你干得很棒”!出現了最恰當的言說時機,卻讓它錯過了呢?想著他暗淡的眼眸,我明白了,我又一次錯過了本來能夠改變很多的教育良機……
鏡頭三:“老師,你看我的眼睛。”
連續兩天,為了迎接市行規達標檢查組的到來,學校布置各班進行衛生大掃除和隊列訓練。孩子心中自然不快,但為了應付檢查,表面都裝得無所謂,大掃除和隊列訓練一如既往地進行……下午第三節課后,終于錯過了學生最喜歡的閱讀課時間。一個“機靈鬼”走到我的前方,突然轉頭,對我說:“老師,你看我的眼睛。”仔細定睛一看,沒有發現什么異樣,但我還是關切地問:“是不是眼睛不舒服,要不要去醫務室看看?”他沒有回答,默默地走開了。當一切都做完后,我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辦公室時,突然想起了孩子的那句話。哦!明白了——其實他是在告訴我自己難過的心情,他是在向我表達失去了每周難得的兩節閱讀課的哀傷啊!那是對我的信任啊。可當時的我理解嗎?他無非是尋求我的安慰,可是我做到了嗎?如果我當時輕輕地送上一句:“老師理解你,知道你是位愛看書的孩子,別失望,下個星期還有閱讀課呢。”他肯定不會那樣傷感。錯過了一次安慰的時機,其實是錯過了貼近孩子,走進孩子心靈的最佳時刻。
是啊!有句話說得好“教育無小事”。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千萬別誤讀童真、怠慢童心,在最恰當的時機給予最及時的引領與贊賞,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作為教師,別輕易讓教育契機從你的眼前溜走,別讓遺憾來得更多。把孩子的心思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需要每位教師都有一雙“火眼金睛”,一個懂得思考的大腦,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善于揣摩孩子心靈世界的敏感之心!
(作者單位:浙江省蒼南縣龍港潛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