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廣場的早晨,空氣清新,三三兩兩遛彎的老人悠閑自在。我們來到這里,是為了探訪七年來堅持在石家莊市長安公園吳祿貞烈士墓前說新聞的老人——夏永安。

2000年開始,夏永安老人開始在這兒義務講解新聞,國際關系、銀行利率、節約用水……大家不用翻閱報紙,不用打開電視,老人已經把前一天的所有主要新聞都整理成文,然后用簡單樸實的語言傳播給大家。漸漸地,老人的鐵桿粉絲越來越多。這個“新聞角”慢慢形成了。
穿過廣場,繞過湖水,遠遠就看到烈士墓前聚集了不少人,走近一些,聽到了許多人都在發言,全都是最近的熱點時事新聞,這些老人不光是簡單說說新聞,還會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比如日本首相辭職會對日中關系帶來怎樣的影響等等,不見得分析很準確,但看老人的樣子,就像電視評論員一樣嚴肅認真。
我們以為站在人群中間的老人就是夏老先生,結果與旁邊一位認真傾聽的老人交流才遺憾地得知,夏老先生因為身體不好,已經很久都沒來了,這些人很早就聚在這兒,夏先生不來之后,他們也沒有散,依然每天都會來,對前一天發生的國際國內大事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又鍛煉身體,又活躍了思維。
我們站在一旁傾聽的時候,看到有幾個周圍工地上的農民工兄弟,他們全神貫注地聽著,表情也隨著老人們所講的內容而不停變化。這些農民工兄弟,也許上不了網,可能沒時間看報紙,但通過這些老人的轉述與評論,他們對于每天生活的城市、國家和世界都會有一個及時的了解與認識。這個大眾媒體無法覆蓋的角落,被這些晨練的老人很輕易地覆蓋了。
“騷擾”了老人們說新聞,我們很愧疚,再次和身旁的老人聊了幾句夏老先生,我們便轉身離去。雖然這次并沒有見到夏永安老人,但我想我們不虛此行。
回來再次經過廣場,人漸漸多了起來,有跳集體舞的,有打羽毛球的,有練太極拳、踢毽子的,還有坐在亭子里拉二胡、吹笛子的。走出人民廣場,就是車水馬龍的中山路。
一個城市就這樣漸漸醒來,開始了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