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客吃飯,被請的客人最好先打聽清楚,這頓飯是正式的宴席,還是食友的歡聚,如果是非常正式的宴會,以我個人的想法,能避則避。
所謂正式宴會,要辦的都是正事,最起碼把這場宴會當正事來辦,會有很多繁文縟節強人所難,一飯一飲需行大禮,讓人當席食之無味,宴后心有余悸。
今年值得一提的正式宴會應該是五月初布什在白宮請客,客人是英國女皇伊麗沙白二世。你想去嗎?就算你美夢成真,美共(美國共和黨)中央辦公廳把你列入貴賓名單,小布什的空軍一號開進你們家小區迎候,你都別想喝上那道搭配美國魚子醬的青豆湯,你還沒走進宴會廳的正門,美辦禮賓局的約翰局長一腳就把你踹出去。
布什這次舉辦的是最高規格的國宴,號稱“白領金宴”(White—Tie),本世紀以來還是頭一回操辦,來賓必須以符合規格的盛裝出席。男賓要穿黑色燕尾服、白背心、晚禮服襯衫,戴白色領結,黑色長褲要褲線筆挺,真皮黑皮鞋要光可鑒人。這套行頭我想本刊讀者沒有哪位能在半天內辦齊。即便你有一條范思哲的花領帶,哪怕再加一件上海灘的中式棉襖,禮賓局的約局絕不會放你進門。
這種場合的特點是人人要裝,你不裝也要逼你裝,你唯一的自由是選擇裝到什么程度。這樣的大餐,不吃也罷。
大宴請客禮法的用心之深,一般人很難想象,連行家有時也會上當,受辱于無形。日本前大藏省財務次官去年出了一本暢銷書《吃遍世界看經濟》,里面的一則軼事很好玩。他說,前幾年他讀到日本每日新聞駐巴黎記者的一本書—— 《愛麗舍宮的餐桌》。那本書公布了愛麗舍宮提供給各國來訪首腦的菜單和酒單。根據那些酒單,日本前首相羽田孜訪問法國時,招待他的紅酒來自普羅旺斯,“該地所產的葡萄酒自非低級品,但也不算是什么高級酒,跟其它貴賓相比,待遇差了一截”,羽田首相在愛麗舍宮舉杯之際,已經被法國人悄悄地羞辱了一番。后來財務次官陪另一位首相小淵訪法時,專門向法國人提到了這件事,并說:“小淵首相來訪,法方如果不能提出恰如其分的酒單恐怕會引發問題”。結果法國方面舉辦宴會時送上幾十支波爾多梅鐸區圣朱麗安村1970年的藏酒,算是給足了面子。
還有人會自取其辱。日本財務次官回憶說,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常去法國財政部的餐廳吃飯,那里雖是內部餐廳,但宴請外賓都用一流的主廚,客人享用的是地道的法國大餐。“有一回在宴席上,因為吃的全是法國菜,眾人都要了紅酒來搭配,唯獨某一美國高級官員(我以武士之情,姑隱其名)信口說道:‘給我健怡可樂?!挥谜f,在座所有的人都嚇了一跳,同時睜大眼睛。該君以可樂搭配法國菜的奇怪品味已經很不可思議,但他毫不懷疑地以為任何地方都一定備有健怡可樂的態度更是驚人。不過主廚的應對倒是非常合宜:‘先生,可樂會在餐后給您送來,用餐當中請享用紅酒或水。’”以武士自許的小日本還是忍不住在書中調笑了美國人一番:“在座皆是紳士,沒有人會挑明說,但是從歐洲人或日本人的角度來看,難免要把美國人看作是鄉下人了”。
就算主客都是良民,正宴中還是常常發生意外的尷尬。多年前中國的一個工程隊到德國工作,除夕德國老板以盛宴規格請遠離家鄉的中國人吃年夜飯。正菜未上之前,每人面前端上一碗洗手水,一位中國人以為這是茶水,端起來就喝。德國主人是個真正的紳士,他不動聲色地端起自己面前的洗手水一飲而盡。結果在座賓主——懂事的不懂事的——都喝干了那碗洗手水。這是中德餐飲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不過佳話和佳人一樣,不是隨便就能碰上。
所以,升斗小民永遠做不了大宴上的貴客,那是我們的福氣。大宴行禮,你知道水有多深?珍惜生命,要遠離大宴,一般的正宴最好也敬而遠之。宴席上無論表現不夠還是表現太過,都會惹來麻煩。就像北方人常說的那句粗話:割了屁股上的肉敬神,把神也得罪了不說,還把自己也疼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