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高速發展,中國和國際社會的進一步接軌,使代表世界高新科技及異域風情的外來詞如潮水般涌進我們的生活。媒體敏銳地捕捉并反映著這些變化,成為展示這類新詞新語的重要平臺和傳播這類新詞新語的快捷通道。進入新媒體時代,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補充合作,使新詞的創造出現了一個新特點,那就是創造者的平民化和傳播的直接性、廣泛性。誰都可以創造并傳播新詞,只要新鮮、有創意,就可以被接受、被傳播。
“血拼”、“黑客”、“粉絲”以及“秀”、“發燒友”、“迷你”、“酷”等外來詞,不僅極富漢語文化特色,而且幽默、形象,它們以其鮮明的有個性的創意、既新又異的特色,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中活躍異常。
“血拼”是最近媒體出現頻率較高的詞,表示的意思是浴血拼殺,競技、比賽中刀光劍影的比拼,市場競爭中的價格戰你死我活的拼爭,與下面兩例中的“血拼”的意思完全不同。
(1)各商場的宣傳力度非常大,有的商場更是將特定的優惠活動專門放在跨年時段。因此,不少白領都“鉚足了勁”,就等著參與一年一度的瘋狂“血拼”活動。(《新聞晨報》2007年1月2日)
(2)元旦和即將到來的春節掀起了一撥又一撥消費熱潮,既樂壞了商家,也讓瘋狂刷卡購物的“血拼族”不斷壯大。(《市場報》2007年1月5日第25版)
這里的“血拼”是英語“shopping”的音譯,購物的意思。但“血拼”不是一般的購物,它是對瘋狂購物、搶購、有發泄傾向的購物形象的描寫。這里面包含了購物數量多、時間長、購物無目的等。你如果見過在降價促銷商場、品牌折扣店、機場免稅區的購物情景的話,就會感覺用“血拼”這個詞再準確不過了。這樣的外來詞既符合音譯原則,又與漢語語素“血+拼”的義項吻合,還與中國人對“血拼”這個詞的認知相同,既生動又形象。
“黑客”這個名詞在媒體火爆起來,是由于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的普及。它是英語“hacker”的音譯詞,意思是:利用計算機互聯網對信息系統中的存儲、傳輸的信息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或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破壞程序,以及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竊取他人或單位機密的計算機操作者。請注意,故意、破壞、詐騙、竊取等詞語,與漢語中“黑”的秘密、非法、壞、狠毒義項是相吻合的,與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黑”的認知相同。所以“hack”被譯為“黑”是很巧妙的,既與“黑”同音,符合音譯原則,又與“黑”同義,符合意譯原則。再加上漢語詞綴“客”,就創造了這個虛擬世界的邪惡、陰險的江洋大盜——黑客。
“粉絲”是“fans”音譯而來的,是癡迷、狂熱愛好者的意思。2005年夏遭遇了“超級女聲”,于是“粉絲”在媒體娛樂欄目廣泛流行,迅速成為時尚。因具有“絲”的“糾結、纏綿、思念”之意,翻譯成粉絲,與日常生活中的最普通不過的粉絲一樣,平實質樸順手拈來。它符合了現代摒棄經典、隨意而作的思潮,跟“超級女聲”打造平民偶像的總體風格相一致。
“血拼”、“黑客”、“粉絲”等外來詞經過這樣的再創造,一方面具有了中國文化的色彩,符合中國人心理和認知,另一方面又具有幽默、含蓄、形象、生動的特點,還特別突出了新和異的特色,在媒體上一出現,就立刻受到廣大受眾的喜愛,特別是喜歡追新求異的青年們的青睞。從這些詞中可看出,中國人很擅長在本族語言中,按音譯詞的語音尋找相適應的漢語語素,充分利用漢字音義兼顧的特點,構成具有中國文化特點的新詞。這樣的外來詞,從音譯的角度看,詞語的語音與音譯詞是基本一致的,從意譯的角度看,選用的詞根或者詞綴跟這個外來詞語的意思具有一定的聯系,但是又不是純粹的意譯。它實際上是追求音譯詞兼顧意譯的結果,是對音譯的意化,依音賦義,從而實現表義系統的漢字和被翻譯的語言信息對接。這種翻譯是十分巧妙的,充分反映了譯者的聰明、智慧和對漢語文化的深刻理解。
這種充分利用漢字音義兼顧特點的翻譯方法,使外來詞有了純漢語的特色,其實是漢語吸收外來詞常用的方法,也是詞匯發展擴大的基本方法。當一個外來詞進入漢語以后,其涵義會隨社會發展不斷泛化,遠遠超出原來詞所涵蓋的義項,所以必定會產生出大批相應的新詞去適應它。創造新詞的方法很多,原詞義項擴大化、舊詞新用、短語縮減,或者是用比喻、借代、仿詞等修辭法等,也可以由這個詞為詞根,和相應的詞根結合,產生出一個詞群。
“粉絲”這個詞從超級女聲的PK中誕生以來,由“粉絲”組合而成的新詞層出不窮。例如:粉絲團、粉絲網、粉絲基地、粉絲家園、粉絲時代、粉絲論壇、粉絲結構、粉絲俱樂部、粉絲大本營……以上是以“粉絲×”模式組成的詞群。隨著“粉絲”族癡迷程度的不斷加深,分化出了不同程度的“粉絲”:胡蘿卜絲、蝦米絲、土豆絲、銅絲、鐵絲、鋼絲……形成“×絲”詞語群?!啊痢本哂斜扔饕饬x,“鐵絲”比“粉絲”更結實,“鋼絲”自然比“鐵絲”還要硬,癡迷的程度更深一層?!拌F絲”是鐵桿粉絲的意思,經過簡縮,鐵和絲結合在一起,成為“鐵絲”。由“粉絲”產生的變體還有:玉米(李宇春的迷)、盒飯(何潔的fans)、粉筆(周筆暢的粉絲)等。
“大多數新產生的詞語,都有一個現成的框架、背景。這個框架就像造詞的模子一樣,能批量地產生新詞語,并使其所產生的新詞語形成語族?!弊屑氀芯俊胺劢z”族詞語的產生,“粉絲×”和“×絲”是兩個構成新詞的詞模,“粉絲”的“絲”是模標,“×”是模槽,在模槽中自由地填上相應的語素,就會產生出與之有聯系的新詞。例如“×秀”:服裝秀、模仿秀、脫口秀;“×客”:黑客、紅客、灰客。
新的外來詞以及由這些詞派生出來的新詞群,充滿了智慧和想像力。通過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互補傳播,富有魅力的新詞語就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地深入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極大滿足了新詞語的創造和使用者的要求,尤其是新詞語的使用適合青年人的要求。新傳播媒體和傳統媒體為新外來詞語提供了滋生和傳播的土壤,新詞語也在不斷地影響著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表達方式。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文學院)
編校:張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