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錫華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京劇丑角演員。去年四月,我來上海參加“第16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評選活動,得到了與全國藝術界同仁、尤其是許多造詣很深的表演藝術家暢談的機會。其中,在與金錫華交談時,他的一段非常樸實的話打動了我:“舞臺上只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京劇丑行一般以配角為多,我這一生中演的各類角色大部分都是配角。我的藝術追求是重視每個角色,把每個人物演好,只要恰如其分地表現劇情,自己所演的角色能夠得到認可,無論主角配角都無關緊要。”對于他的這段話,我深有感觸。要知道,這些話說著容易,做起來卻十分艱難。

作為河南省豫劇三團的一名演員,由于自身形象的特殊性,我平時飾演正面、主角的機會并不多,飾演配角、反面人物則是家常便飯。去年參評“白玉蘭”的豫劇現代戲《香魂女》中的沈二東,便是其中之一。
沈二東是一個生活在農村,整天游手好閑、不務正業、嗜賭如命、愛打老婆的反面人物。雖然這個小人物的形象很不討好,但要演出他的個性和特色,卻并不是那么簡單。我潛心研究劇本,運用戲曲腿功技巧,將這個令人嫌惡的二流子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舞臺上,得到了觀眾和專家的廣泛認可,憑借這個角色,我獲得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配角獎。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當得知自己獲獎的消息時那種欣喜、激動的情緒——這是我二十多年從藝生涯中的第一次!原來,臺上沒有小角色,小演員也能有大作為。
我感謝上海白玉蘭戲劇獎帶給我的一切,這其中,包含著掌聲與鮮花、榮譽和勉勵,但同時還有一份督促、一份壓力。“白玉蘭”使我更加堅定了對自己所從事的豫劇事業的執著追求。我時刻提醒自己,要以此為動力,不斷深入研究、努力實踐戲劇舞臺表演藝術,多塑造幾個典型人物形象。
此后,我在以反映魯迅婚姻生活為內容的豫劇現代戲《風雨故園》中,飾演了封建勢力的代表人物七公公;在豫劇現代戲《悠悠我心》中,飾演了山村包工頭。雖然在這兩個戲中,我的戲份都不多,但我努力把握住十分有限的表演空間,積極思考劇情、分析人物,力求做到準確地表現人物內心,使人物形象既符合生活邏輯又達到藝術真實。這些藝術創作的思維模式和做法,都得益于上海白玉蘭戲劇獎給我的影響。
藝無止境,這句常被演員掛在嘴邊的話,看上去不難,但份量很重。對我來說,未來的藝術道路還很漫長,要使自己在藝術上達到一定的造詣,做出一定的成績,得付出更多的犧牲和更大的努力。
心中裝著大事業,臺上便沒有小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