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帶動了金融圖書的大熱。在這股潮流當中,《貨幣戰爭》一書尤其與眾不同。
圍繞著作者提出貨幣回歸金本位的觀點引發了激烈的爭論,“剪羊毛”、“資產毒垃圾”等詞匯及其含義迅速被中國金融界接受和理解,他所擔憂的貨幣安全問題,也日益為學者和官員所重視。
股市帶動起“金融圖書熱”
股市直接帶動了金融圖書熱。
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朱健樺稱,今年個人投資理財類的金融書的銷售出現了驚人的增長。“在2007年的經管類圖書暢銷榜中,前100名中有42本個人投資理財類的金融書。”朱健樺說,“今年上半年經管圖書銷售碼洋與去年同比增長了34%,其中大部分來自個人投資理財類。”
朱健樺還表示,個人投資理財類圖書的出版有兩個特點,一是排名前幾位的不是新書,有的1998年就已經上市了。到去年年底,這些個人投資理財類圖書經過修訂或再版后,又重新回到了排行榜。另一個特點是,這類圖書的出版更加細分,有的講操作技巧,還有的形成了個人品牌等等。
北京圖書大廈的工作人員說,書店正在銷售的個人投資理財類圖書的品種比去年增長了50%以上。關于股票、基金類的圖書被歸入證券交易類,去年上半年的這類圖書銷售額為19萬元,而今年則是60萬元。
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今年以來,股票、基金圖書品種從去年的3669種,已經發展到4683個品種銷售129.6萬元,今年銷售291.8萬元,增長額162萬元,增長率為125%。
必須警惕金融攻擊
在金融圖書的大熱中,宋鴻兵的著作《貨幣戰爭》尤為搶眼。作者通過描摹國際金融集團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過程,揭示了對金錢的角逐如何主導著西方歷史的發展與國家財富的分配,通過再現統治世界的精英俱樂部在政治與經濟領域不斷掀起金融戰役的手段與結果。本書從2007年6月出版至今即印刷8次,銷售達十幾萬冊,并迅速進入全國各地的銷售排行榜前列,從默默無聞到一舉成名,宋鴻兵只用了很短的時間。
近期,宋鴻兵接受《小康》專訪,他堅持告誡人們警惕潛在的金融打擊,為迎接一場“不流血”的戰爭做好準備。
《小康》:你在《貨幣戰爭》中提出美元主導世界金融的風險,是基于怎樣的考慮和認識。
宋鴻兵:所謂的”金融一體化”就是金融自由化,本質是美國通過美元從世界各國融資,再通過政治、軍事、金融手段低價購買別國資產,來獲得最大利益。隨著金融自由化的推進,世界金融市場越來越脆弱,本質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承受全世界資本的沖擊。但全世界的資本決不會沖擊美國,因為美國金融機構掌管著全球美元,美國次級貸危機,美元不跌反漲,這就是金融霸權的含義。
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金融實力越來越強,有些國家越來越擔心中國會不會成為既有的國際規則的挑戰者。而消滅挑戰者的最好辦法是要求中國金融全面開放,并通過大起大伏的金融危機周期俘獲該中國金融體系。這就是另一種戰爭,即貨幣戰爭或者叫金融戰爭。
《小康》:你在《貨幣戰爭》中提到,很多美國人不清楚美聯儲并非國有機構,很多人對羅斯柴爾德家族不了解,為什么會形成這種情況?
宋鴻兵:關于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資料,在西方各種文獻中有很多,《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早就有。為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在美國是這樣的,你寫任何書沒有人禁止,但是,銀行家們可以讓你進不了主渠道,可以把你邊緣化,你的書擺不上大書店的書架。比如,2004年出版的《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這本書在國內也很火。作者找了13家出版社,沒有一家出他的書。這本書肯定是暢銷書,出版社為什么不出呢?實際上,出版社有一個控股權的問題,報社也不對這本書進行報道。最后,作者找了一家很小的出版社,相當于作者是自己出,還讓他改成小說的形式。也就是說,通過資本的操作,讓你這個書進不了主流渠道。這樣,普通讀者就看不到這個書。
《小康》:看了你的書,有讀者很悲觀,美國政府與金融寡頭對抗了那么多年的時間,最終還是受制于他們,怎樣防止這種情況在中國出現?
宋鴻兵:中國跟美國情況完全不一樣。從歷史上看,美國總統的權力受到很多制約,權力在美國是一個比較分散的結構。在這種體制下,金錢的作用就顯得特別重要。在他們的游戲規則中,可以說,誰要是掌握了金錢的權力,誰就可以玩弄其他的權力。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是中央集權的結構。很多中國人理解不了,為什么你掌握了貨幣發行權你就能做很多事?在中國是政權高于一切,如果銀行家用金錢來胡作非為,我把你沒收就完了,這是中國人的思維。在我們現行的社會主義制度下,還不存在金錢的權力可以顛覆政府的情況。
當然,我們現在也存在潛在的風險。比如,很多大學和研究機構,在對接受外資進行研究,為什么?你出了報告得符合它的口味,不然第二次就沒有錢了。那你形成的這些報告在輿論上就會偏向外資,或者外資的利益,說不定對本國會產生潛在的傷害。如果這種情況不斷地累積,可能會造成一定的風險。
《小康》:《貨幣戰爭》顯示,英國、美國政府先后臣服于金融寡頭,幾乎沒有抵制成功的個案,難道對他們就沒有辦法進行制約嗎?
宋鴻兵:所謂的三權分立,還缺少了一個金權。金權你是看不見的,它控制媒體以后,就讓這個權力隱形了。只要你采取分權制,金錢的力量都會超級放大。在人類歷史上,還沒有一個對付金錢權力的好的辦法。至少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新型制度。傳統的民主制度實際是為了對付封建專制,它沒有防備金錢專政所產生的問題。美國這么多總統都在強調,金錢的權力太厲害了,對政府的危害太大了,但最后還是敗在金融寡頭手下。因為金錢的誘惑力太強——誰不愛錢呢?寡頭們就是通過這種方法誘使你服從,對于不聽話的人,能鏟除就鏟除,能邊緣化就邊緣化,逐漸掌握了越來越多的資源,最后,政府實際上是為它服務。在中國,我覺得這種模式并不成熟。
《小康》:因為美聯儲這樣的機構擁有貨幣發行權,他們掠奪人民財產的手段就是多發行貨幣,人為制造通貨膨脹。因為這個原因,哈耶克在《貨幣的非國家化》里面提出,讓多種貨幣之間來競爭,這樣就能防備人為制造通貨膨脹狀況的發生。你認為這種辦法是否可行?
宋鴻兵:從理論上來說,我非常支持哈耶克代表的奧地利經濟學派,這也是我提出人民幣要部分黃金化的原因。而且,奧地利經濟學派將來肯定會成為主流學派之一。因為現在的金融包括金融衍生工具已經高燒到非常不正常了,這種情況肯定不可能持續下去。未來世界的貨幣體制肯定會對現有貨幣體制進行一次清算,真正進行清算的時候,大家對什么都不相信。黃金會重新變成貨幣的一部分,或者暫時變成貨幣的一部分。那時中國最嚴重的一個問題是,你的政府和老百姓手上都沒有黃金,而國際上的“玩法”變了,你又沒有參與其中,那你損失就大了。我們是不是要支持黃金貨幣化呢?那也不一定。哈耶克他們是完全的自由市場的提倡者,在完全理想,沒有任何干擾的情況下,這是一個完美的方式。但是,在真正的現實社會中,這種情況不可能存在。只要國家不控制貨幣,就一定會有人通過競爭力來控制,像羅斯柴爾德家族,也是通過黃金起家的。
《小康》:如果股市存在泡沫,它會對中國經濟會造成什么樣的危害?
宋鴻兵:泡沫肯定會造成各種各樣的失衡,最終的結果就是使這個經濟結構很脆弱。所謂蒼蠅不盯無縫的雞蛋,在股市和房市泡沫很嚴重的時候,在經濟結構失衡的情況下,很容易遭受金融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