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社會和諧”、“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等已經成為全社會、全民族的普遍共識。這是值得欣慰的巨大的歷史性進步。然而,一些百姓在暢談社會和諧的時候卻忽略了生命的本質與價值,淡忘了生命的寶貴與和諧。近年來,我國每年因食品、煤礦、交通、航空、醫療、火災、水災、吸毒、執法侵權等人為事故或者自然災害死亡的人數成千上萬,還有越來越多的人因過度勞累而英年早逝(俗稱“過勞死”),畫家陳逸飛等的猝然離世便緣于此。在湖北,一名來自農村的3個孩子的母親,由于被發現1袋奶粉未付款,而遭到商場多名保安的暴打,19天后死于醫院。在福建,三明市某江濱公園相繼有24人因護欄緣故而溺水身亡,其中大部分是孩子。就世界范圍而言,2002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美國為4.6萬人,日本為0.9萬人,德國為0.78萬人。2003年肆虐于全世界的SARS疫情使數以千計的人的生命悄然逝去。2004年末,印度洋海嘯吞噬了20多萬人的生命。2006年,全球有290萬人死于艾滋病,有430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全球感染總人數已達3 950萬人,其中230萬是15歲以下的兒童(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2006年世界艾滋病報告》)?;诖?,筆者強烈呼吁全社會每個成員都要珍愛生命,關注生命和諧。
什么是生命和諧?首先從生命談起。生命是“生物體所具有的活動能力”,是“蛋白質存在的一種形式”(《現代漢語詞典》)。活,是生命的基本標志。生命和諧主要是從人自身出發,以人的生命為核心的范疇。簡單地說,生命和諧就是人活得和諧,指人的生命系統在運行和發展過程中所達到的平衡與協調的狀態。具體而言,生命和諧應包括如下要素:一是個體人的生理生命和諧,即個體人的身體內部組織系統的和諧;二是個體人的心理生命和諧,即個體人的心理、精神世界的和諧;三是個體人的社會生命和諧,即個體人與個體人之間在生理、心理、交際等方面的和諧;四是代際人之間的生命和諧,即人類生命在漫長的歷史進化、更替、傳承過程中的和諧;五是人的生命與自然界有機體生命之間的和諧,即人與自然在生命系統方面的和諧。生命和諧是這些要素和諧的有機統一,是生命健康成長的厚重底蘊,是生命質量提升的內在動力,是生命的理想狀態和最佳境界。
為什么要關注生命和諧?對于這一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回答。第一,生命寶貴需要關注生命和諧。世界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寶貴的。只有有了人,一切人間奇跡才可以創造出來。“人之所寶,莫寶于生命”(《北史·源賀傳》)。人的生命具有至高無上的人格價值。沒有生命,就沒有人的一切。生命的寶貴性,需要人們珍愛生命、維護生命。只有關注和認同生命和諧,人們才會深刻理解生命的寶貴性,更加珍視和呵護生命,使生命的價值充分顯現。第二,尊重生命需要關注生命和諧。對個體人而言,只有尊重自己的生命,才能實現人生幸福和人的價值;對社會人而言,只有每一個人都尊重他人的生命,才能實現每一個生命體的尊嚴和價值;對代際人而言,只有遵循、尊重生命的理念,人類生命才能持續生成和永恒發展。尊重生命必然具有促進生命向和諧目標發展的意義,而不是使生命發生異化和傾斜。只有關注和實現生命和諧,才是對生命的真正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才具有實現的可能性。第三,生命健康需要關注生命和諧。生命是運動著的有機體,只有保持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健康,生命的質量才能得到提升,生命的發生才能良性持續下去。生命和諧是生命健康的基本表現,是生命進化的必然要求。只有關注和維持生命和諧,生命健康才能實現,生命的生成和存續才能綿延不絕。第四,生命的脆弱需要關注生命和諧。生命存于天地之間,不可避免地會受到諸種因素的干擾和威脅。天災、人禍、疾病、衰老等都是人類生命時刻面臨的“殺手”。生命脆弱的事實呼喚生命和諧,也為生命和諧的價值提供了現實依據。生命和諧是克服生命脆弱和減輕生命脆弱程度的有效途徑和最佳結果。第五,社會和諧需要關注生命和諧。人自身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等是和諧社會的基本內涵。人是社會的主體,人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基本因素和重要樞紐。社會和諧歸根結底是人的和諧。只有實現人的和諧,整個社會才能達到和諧。生命是人存活的基本標志,離開生命和諧,人的和諧便無從談起。生命和諧是和諧社會其他所有要素和諧的根本前提,是和諧社會的起點。沒有生命和諧,和諧社會必然成為空中樓閣。
怎么實現生命和諧呢?要實現生命和諧,全社會至少應當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要樹立生命平等觀、生命價值觀、生命倫理觀、生命和諧觀;要明確人的生命利益是最為重要的利益,高于其他所有利益;要認同自然界有機體的生命與人的生命同樣重要,同樣值得尊重。第二,要健全法律法規,保障公民的生命權、生存權、健康權、人格權、身體權等權益,創造有利于生命和諧的制度環境;要改革各種關于生命的保障體制,明確保障生命的義務和責任;要強化生命保障的配套機制建構,提升生命利益的保障質量。第三,要宣傳生命的寶貴性、至上性和脆弱性,使全體民眾都能崇尚生命、珍愛生命;要尊重生命的多樣性,倡導生命利益的多元化,使每個社會成員都能尊重他人的生命利益;要引領全社會都來關注生命和諧、認同生命和諧、實踐生命和諧。第四,要從理解生命的本質做起,在行為上體現生命的理想指向,使生命和諧具有厚實基礎;要從維護生命的健康做起,預防和阻止危害生命的因素出現,使生命和諧具有實質內涵;要從愛惜生命的點滴做起,使生命和諧不僅成為和諧社會的基本理念,而且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內心追求和實際行動。
(編輯 祝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