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的調查資料顯示,多數人生活在“亞健康”狀態中,而造成人們“亞健康”的根本原因,大多是心理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大多數時候竟不知道自己的心理有了“毛病”,直到積郁成“疾”。根據精神病醫生臨床治療統計,進這些醫院就診的患者,有50%以上是可以預防的。那么,心理真的出問題了嗎?對此,我們在這里進行一些分析。
心理健全的人,心理和行為是一致的、統一的;反之是分裂的、矛盾的、互相沖突的。好比一個球隊,教練員與運動員之間的意見不一致,運動員之間也互相不服氣,這時候去參加比賽,難免會失敗。作為一個集體,意志的不和諧、不統一,就無法取得勝利。心理學家說,健全的人格就是統一的人格,我們可以將此理解為身心健康。從倫理學觀點說,身心健康就是說得好、做得也好。人們常說心靈美的人,行為也一定美。正如古人說:“誠于中而形于外?!币粋€誠實的人,必定心地善良,待人厚道。誠則實,不弄虛作假。為人誠實、正直,行為是統一的,心理是健全的。反之,行為是矛盾的,心理是殘缺的。吝嗇的人裝作慷慨,膚淺的人自我炫耀,難看的人愛濃妝艷抹,虛偽的人扮作謙遜,藏奸的人滿面堆笑,不安的人故作鎮靜……這都是行為(人格)的不統一。行為不統一,損害身心健康。精神病學專家研究發現:說謊對健康十分有害。人在說謊時,身體里會分泌出一種“激素”,它會使人血壓升高,心跳加快,還會使抵抗病菌的白血球數量下降。
從一個人做事情、學技能、思維、表達等方面說,行為也必須是統一的。身心健康的人,無論做什么事情,總是有毅力、有魄力,專心致志、有條不紊地工作。他們遇到問題時,能集中全力去求得圓滿的解決。絕不三心二意,有頭無尾。但一個人如果時常在慌亂、不統一的心境下做事,一會兒做這,一會兒做那,這就是心理不健康的開始。
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還有一個標志,就是對外來刺激的反應。在刺激面前,極度的興奮和異常的淡漠,都是心理有病的反應。譬如,突然聽到一聲巨響,人稍微地震驚了一下就過去了,這就是正常的反應??赡銋s因此而大驚小怪地哭喊起來,甚至感到恐懼,那就說明你的心理上有毛病。同樣,凡遇到一點小危險、小不幸、小損失,情緒反映立刻異常強烈的人,心理上已經失去了平衡;如果因此再暴跳起來,憎恨別人,那就是心理失常的表現。
人的心理不健康,很多源于認識自己的片面性。難道不是嗎?有的人看似飄逸,其實很庸俗;表面很敏感,實際很麻木;一副傲慢的面孔,自以為一貫正確,實際很愚蠢;自稱一往無前,事實上卻總在退縮不前……
人生中的許多苦惱往往發生在掌握不住自己的根源上。驕傲自滿和自輕自賤,都由于不認識自己而放棄了自己。人如不能掌握自己,精神負擔一定很重,如不及時調整,又怎么不痛苦?
對于心理健康領域的探究,近年來有很多的發現和成果,然而,能夠真正像某種藥劑一樣,針對病癥一吃即靈還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培養健康的心態,從容面對生活,乃是健康長壽和快樂生活的根本。
(編輯 王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