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韓民族日報》一位名為車漢必的記者,最近在網絡上推出名為“你還有膽去中國嗎”的博客而引發不少爭議。車漢必的博客上,發表過《不值得信賴的中國警察》、《無法無天的中國巴士》、《提心吊膽的中國生活》等文。所有這些文章,均以“你還有膽去中國嗎?”來結尾。當車漢必的新作《不知羞恥的中國人》出現在《韓民族日報》網站的首頁,隨即就成為點擊寵兒。在短短的時間內,他的文章便得到了120位讀者回覆;有的回覆,甚至寫滿了整整一個屏幕。?
一個韓國人憑什么說我們不知羞恥?是一個小國對大國發泄私憤?還是已經富裕起來的東亞鄰國對中國迅速崛起的恐懼?還是一個韓國草根為了吸引網絡公眾的注意,使出“引君上釣”的伎倆妄圖躥紅網絡?我的第一感覺是這個韓國人自己不知羞恥。
我細細看下去:在這篇文章中,車漢必描述了他在中國搭乘火車,從河南省會鄭州至遼寧省沈陽的見聞。一位母親讓跚跚學步的寶寶在車廂地板上撒尿;乘客們吃完方便面后徑直將一次性碗筷丟出窗外;感到炎熱的男士肆無忌憚地褪去上衣,露出膀子;人們如廁后都不沖馬桶;一對青年男女在臨下車前,用座椅套把皮鞋擦亮。人們將瓜子皮吐得到處都是;一些人高聲地講手機,毫不理會別人的感受;男人們四處吞云吐霧,不管他人是否同意。他總結說:“看著這些人,我不禁意識到,中國人事事總以自身利益為先,根本沒有公德心。”?
剛才,我僅憑自己一“大國心態”,一“民族義憤”,站穩立場,表現了自以為不同于阿Q式的優越感和正義感,對一小國刁民表示蔑視和怒視。但是,在我們的火車上和很多公共場合,多少乘客不正是這樣做的嗎?這些事不是司空見慣嗎?我們不是見怪不怪嗎?不敢說這樣的場合完全沒有人感到恥辱和不應該,至少一半以上的人對此表示接受、反應沉默、不予糾正。如果真有人出面制止這種行為,遭到反諷和回擊并不稀奇。這還真讓韓國人說準了——不知羞恥!?
不知羞恥,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是自己做了有違公德和規范的事,自己并不知道。只有那些有良好修養的旁觀者才有這份敏感。如果這個人能夠善意地指出來,有恥行為的人又能容納其意見,聞過即改,那就好了。但我們中國人能相信這個韓國人的善意嗎?大多數有恥行為的中國人有這個海量與大度嗎?如果這個博文在中文網站發表,想必會被億萬中國人的口水淹死。因為很多中國人的確有意識無意識地不知羞恥,更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大國威風與蠻勁。?
記得有一次,我到廣州新白云機場去接回國的兒子,那年他才17歲。我拉著行李箱,走上了出站的傳動帶,我走在前面,一上傳動帶,就在中間站著不動,因為我的前面也有很多中國人也站在中間。接著,幾個外國人從后面跟上來,口中念念有詞,Excuse me,Excuse me.因為受兒子出國影響,我學過幾句英語,我知道外國人是請我們讓開路,他們要往前趕,我馬上讓開了。可是我前面的幾個同胞不知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英語,在那里若無其事就是不讓路。我身后的兒子似乎急了,趕緊上前對他們說:“請往右邊站,別人要通過。”結果,有的人很配合,有的人似有些不悅,怒目圓瞪,很不情愿地挪了挪。而外國人卻很紳士地向他們招招手表示歉意。事情過去后,兒子悄悄對我說:“在國外大家都很自覺,上了傳動帶,絕對都站在右邊。進出電梯絕對不會進出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的。”兒子接著說:“我當時真的為我們中國人害臊,所以才上前叫他們讓路的。”當時,我作為經常諄諄教導小孩的父親,一方面為兒子在國外的成長高興,一方面自己心里好虛啊。?
據《亞洲時報》介紹:也許令車漢必始料不及的是,他受到大部分回應者的強烈批評,而相信他們都是韓國人。他們表示,車氏不應該以偏概全,將他在列車上所見到的一小撮“不知羞恥”中國人的所作所為,概括在13億中國人頭上。有人說,20年前的韓國比中國也好不了多少。更有人指出,他的文章過于偏激,充滿種族主義情緒。一位憤怒的讀者寫道:“你是徹頭徹尾的種族主義者。《韓民族日報》竟會聘請你這種狹隘的民族主義者和種族主義者,真是難以置信!”這位讀者還說:“最讓我擔心的是,記者在這篇文章中表達的觀點,是用2007年的韓國標準,去衡量今天的中國。他的文章完全沒有從理解當地的‘羞恥觀’入手,也缺乏對別國起碼的尊重。這與殖民占領非洲與亞洲的西方帝國沒有什么區別,一樣把當地人稱作未開化的、毫無教養的野蠻人。”?
面對車漢必指出的事實,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感到羞愧,而對韓國人批評車漢必的觀點,無不讓我震撼。近兩年,在中日民族文化沖突中,我們也逐漸聽到韓國人與中國人爭四大發明權啦,爭端午、中藥的所有權啦,感到韓國也不是那么友善,甚至有人說高麗棒子不可交。但在對待車漢必極端觀點的態度上,他們竟然表現出如此理性和我們意想不到的姿態,這讓人料始不及。這個國家不僅經濟發展了,民族素質也的確提升了。而我們中國經濟雖然有了很大起色,但精神文明榮辱觀念的確沒有跟上來,這是不爭的事實。人家韓國人說要“從理解當地的‘羞恥觀’入手”,這是別人對我們的寬容和理解,事實上,我們中國的“羞恥觀”難道就甘于這樣的底線和標準嗎??
不可否認,車漢必的博客文章標題有吸引眼球的企圖,看來天下網絡一般“黑”,但他事后接受媒體記者采訪的一番話,我們中國人不妨當個金玉良言。他說:“這是我的個人博客,所以我就隨著性子去寫,不受任何限制。一定程度上,這些文章都可看成是我愛慕中國的象征。”他還說:“北京明年就要主辦奧運會了。如果中國的一些事情仍然難以符合世界標準,這就表明中國有進一步改善的必要。隨著全球化趨勢的發展,我希望中國能抓住奧運會的機會,大幅提升公民素質、加強公共道德建設。”?
我們還能說什么?我們中國有多少人真正有這種緊迫感和使命感。無獨有偶,針對日前一家英國旅游網站所發布的“中國游客形象排名全球倒數第三”的消息,英國旅游局駐北京辦事處相關負責人5月27日表態說,該調查中的一些問題設置未考慮別國國情,因此根據這些問題得出的“中國游客形象排名全球倒數第三”這一結論并不完全客觀。?
對待關于中國國民素質、公共道德方面存在的問題,我認為不管是韓國記者,還是英國某網站,所說基本事實,都不應諱言,聽進去了對我們自己有好處。倒是韓國民眾對車漢必的批評和對中國的安撫,英國旅游局駐京辦事處對“中國游客形象排名全球倒數第三”說明,我們不要聽得太足了,人家除了體現了對他國的一種健康心態外,更多的是體現一種民族自省精神,對自己國家某些行業的自律。如韓國人對車漢必博客“羞辱”中國時認為:《韓民族日報》是一群韓國新聞工作者創立的。他們都來自主要的大報,在軍政府時代因呼吁民主、要求言論自由而被趕出了新聞隊伍,于是集資創辦了這份報紙。它的發行,完全依靠草根階層的捐助。《韓民族日報》的忠實讀者對車感到非常失望,因為他們覺得他的文章喪失了專業的中立性、缺乏新聞記者的冷靜,并認為對報社的聲譽造成影響。有韓國人說:“若果這不是新聞從業者寫出的文章,我也不會作出評論,也許連看都不看一眼。但我不能原諒你,因為你是《韓民族日報》的記者。”?
看看人家韓國人如何要求自己的媒體和從業記者,又該要讓我們或我們的政府有多少反思和聯想?我個人不僅感到羞愧,更感到深深的不安。
據新浪博客網友評論
朱來成:我們社會的基礎公德意識基本不存在,這確是事實;從國家的教育方面講,孩子從小到大就沒有團體、他人意識的公德引導良善教育,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教育法……一個小例,假如一個孩子犯錯了,他得到的不是良善的教育,而往往是開除,尤其在初高中段最盛;由教育方面的缺失,導致國家社會人人都自以為是,更有人人相治的可悲……希望真是很渺茫啊!
用九:“提升公民素質、加強公共道德建設。”這是一個韓國人說的話,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也是一句良心話,試想作為外國人,中國的好壞與他何干?
我們不能因為他辱罵了自己,就責罵他,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才是我們應取的態度。
提升公民素質,前提是加強公共道德建設,說到底我們的政府對于加強公共道德建設做得實在不夠,或者說根本就是不作為,這些基礎工作不做,口口聲聲提升公民素質,以為一句八榮八恥就可以解決問題,不做實際工作,有意義嗎?
我不是悲觀論者,也不是嫉世憤俗,對于公民素質,我不為公民感到羞恥,我以為這是政府的恥辱!!!
新浪網友:公正地說,中國不注意基本社會道德的人,不是一小部分,而是絕大多數人;不注意這些基本道德,嚴格地說就是不知羞恥。中國人都知道羞恥了,我們也不用提八榮八恥了。
拒絕承認事實,是懦夫的表現;盲目以大國心態自居,又會回到清末期和滿洲國的時代。
橘子:說得好!支持!我看到身邊的人隨地吐痰、隨手扔垃圾、插隊現象等等,氣憤得不得了,但是我絕對會說出來,被說的大部分人還是不會去爭辯的,可以看出大家不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而是沒有養成好的習慣,這就需要一些社會制度來制約!而不是每天高喊著要提高國民素質!放空炮!!!!!!!
簡單:畢竟我們國家還在發展中,哪個國家敢說它們開始的時候就一塵不染的,有一些素質低了些的中國老百姓,這也是很正常的,像那位記者所說的,也是一方面的問題,我們現在從小抓素質教育,相信不久的將來會好起來的。我們是大國。
[匿名] 國人:中國現在還有很多不完美、需要提高的地方。但外國的月亮也不見得比中國圓,不論是我在哈工大見到的那些自大而又沒有禮貌的韓國留學生,還是我那些從韓國留學回來的同學在韓國的所見所聞,這些都說明韓國人的素質不見得比中國人高多少,他們國家小、人口少,二戰后“幸運地”被西方國家占領,所以今天他們或許比中國要發達一些,但這些不能成為對別的國家指手畫腳的資本。而那些站在中國的領土上說“國人”的道德如何如何的“國人”,你們真的把自己的道德“建設”好了?不要一副局外人的樣子大批“國人”如何!先把自己做好了,再去評價“國人”。
空撲滿:確實一個地區的文明程度與它的經濟發達程度有關,可是在中國,上海這種城市的文明程度連中等城市都不如,甚至連有些外國人也已經被國人同化,不顧一切搶座位了。中國人該從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當中覺醒了。
earrui:我們還能說什么呢?很義憤,但又有種莫名的心虛,難道韓國記者寫的不是事實嗎?難道這些現象你沒有見到過嗎?什么叫恥辱觀?我覺得首先要知恥。無獨有偶,還記得孟廣美的侮辱中國事件嗎?雖有些不實和夸張,且事后,她也為此事道了歉,可難道我們在義憤的同時不該有清醒的自知嗎?是該謝謝那位韓國記者了,不管他的用意是好還是壞,還是要謝謝他,謝謝他警醒了我們的自尊,謝謝他讓我們更清醒地認識自己。謝謝他讓我們自知,自知后便是自省,自省便有改進,謝謝所有讓我們進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