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周正毅一審獲刑16年
【本刊訊】(記者 陳中小路 羅昌平)11月30日上午, 上海市第二中級法院一審判決農凱集團董事長、前上海首富周正毅有期徒刑16年,其單位農凱集團被處罰金人民幣335萬元。
該案判決書顯示,周正毅被判定五項罪名,其中因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判十年,個人行賄判三年,挪用資金判六年;而單位行賄、對企業人員行賄兩項,免于對其刑事處罰。數罪并罰共執行有期徒刑16年。對農凱集團的335萬元罰金則是針對單位行賄、對企業人員行賄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三項罪名。
周正毅案于今年10月23日至26日開庭審理。法院方面最初計劃11月上旬宣判,但因案情復雜,宣判延期(詳見《財經》2007年第23期“周正毅案懸念未解” )。
2004年6月,上海一中院曾對周正毅以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罪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六個月;以虛報注冊資本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三年。
2006年5月周正毅刑滿出獄后,很快又因香港上市公司上海地產買殼案,被香港廉政公署二度通緝,隨后曝出其在羈押和服刑期間行賄監管人員、享受特殊照顧的丑聞。當年10月,上海檢方再次對周正毅立案偵查,2007年1月21日將其正式逮捕。
《財經》獲悉,周正毅此番被控五項罪名中,行賄對象涉及四人,包括原上海期貨交易所結算部經理黃錫熊、原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信貸處副處長宋赤球、原興業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王滬軍,以及原上海市看守所所長黃健,行賄總金額近300萬元。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為周正毅被控罪名中最為關鍵一項,這項罪名的法定最高量刑為死刑。據檢方指控,1999年至2003年間,農凱集團等16家周正毅控制的企業與利源公司之間以電解銅虛假交易的方式,經過245個循環,虛開電解銅增值稅專用發票4.02萬余份,其中涉及貼現而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0.84萬余份,虛開稅額12.54億元,向銀行實際貼現款高達82.3億余元。
此外,周正毅還被控挪用上市公司大盈股份(上海交易所代碼:600844,已更名為ST丹科)資金2.065億元。
11月30日宣判當天,周正毅當庭未對判決結果表態。其辯護律師則傾向于上訴,認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及挪用資金兩項控罪不能成立。截至本刊發稿,周正毅已經初步決定提起上訴。
(詳見《財經》網www.caijing.com.cn“每日特稿”)
案件快報
安徽原副省長何閩旭涉嫌受賄案開審
安徽省原副省長何閩旭受賄案12月5日在山東省臨沂市中級法院一審開庭。該案未當庭判決。
檢察機關指控,何閩旭利用職務之便,借干部職務晉升和土地出讓、城建拆遷、規劃審批、工程承攬之機,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841萬余元。何閩旭對受賄事實供認不諱。
東北高速原董事長張曉光被判死緩
12月4日,吉林省白城市中級法院對原東北高速董事長張曉光案做出一審判決,張曉光被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張曉光當庭表示服從判決。張曉光被認定犯有受賄罪、貪污罪、挪用公款罪、為親友非法牟利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五項罪名,涉案金額總計高達5000多萬。
判決顯示,東北高速在中國銀行哈爾濱河松街支行丟失巨額存款一案中,雖然張曉光否認與他人串通合謀將東北高速存款竊走,但張曉光收受李東哲賄賂“在客觀上為他人實施犯罪致使東北高速的2.93億元資金丟失提供了條件”。
原湘西州長杜崇煙被罷免全國人大代表資格
【本刊訊】(記者 羅昌平)11月30日下午16時許,湖南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了“罷免杜崇煙全國人大代表資格的決議”。
據悉,杜崇煙在擔任湘西州長期間,道德敗壞,利用職權玩弄女性,搞權色交易;其本人及親屬涉及重大經濟問題。其行為已構成嚴重違紀,其中受賄問題已涉嫌犯罪。經初步查證,杜在擔任州長期間,涉嫌受賄120萬元,另有約300萬元巨額資產來源不明。
《財經》記者獲知,導致杜崇煙直接落馬的原因之一,正是在互聯網傳播甚廣的“北大女生被奸案”。接近專案組的人士透露,杜崇煙在受查后承認與一大學女生保持不正當關系,但堅稱并非強暴對方。
法治建設
國務院通過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本刊訊】(記者 王長勇)11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審議并原則通過《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草案)》。
該條例系為2008年1月1日起實施的《企業所得稅法》配套。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后,經進一步修改,將由國務院公布施行。
能源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布
國家能源辦于12月3日正式對外公布《能源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各界征集修改、完善的意見和建議。征求意見活動計劃至2008年2月1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