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資深政治家,2007年6月28日在日本東京去世,享年87歲
戰后自民黨獨掌大權的“55年體制”,在1993年8月遭到終結;時任自民黨總裁宮澤喜一的名字,由此被世人牢記。這次政權更迭的意義,遠超出宮澤的個人進退與自民黨的榮辱,更意味著宮澤這樣的自民黨技術官僚出身的政治家的衰退,以及與此對應的今日人們熟稔的小泉、安倍等大眾政治家的崛起。
“以人為鏡,可知得失”,透過宮澤的從政履歷,大致可以窺見自民黨領導日本半個多世紀以來的浮沉。
宮澤喜一1919年10月8日出生于東京一個顯赫的政治家庭,畢業于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政治學科,父親、外祖父都是政壇人士?!罢渲楦凼录北l一個月后,宮澤進入大藏省工作。戰后,他作為大藏大臣池田勇人的秘書,首次訪美,參加了和平協定收尾階段的談判。1951年8月,宮澤作為全權隨員出席了舊金山講和會議。
大藏省的工作,也開啟了宮澤財經官僚的生涯。因其對于經濟的了解,宮澤的仕途有如日本戰后經濟奇跡一路上升:先是在池田的強力推薦下參選議員,實現12次當選為眾議員;1962年7月,42歲的宮澤在第二次池田改組內閣中擔任經濟企畫廳長官,第一次進入內閣,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內閣成員。之后的宮澤一發而不可收,在第二次佐藤內閣改組中再次出任經濟企畫廳長官,繼而在第三次佐藤內閣中任通商產業大臣,最后直至三木內閣的外務大臣和鈴木內閣的“二號人物”——內閣官房長官。在內閣官房長官的位置上,宮澤與今天的安倍晉三首相之父安倍晉太郎、竹下登三人并稱為自民黨內新領袖,成為史上有名的“安竹宮”。宮澤倡導的積極的財政政策,由于適應了騰飛期日本經濟的實際需要,與其一同見證了自民黨上升的勢頭。
自1985年“廣場協議”以來,出任中曾根內閣大藏大臣的宮澤親自實施日元升值政策。但盡管頻繁進行干預,宮澤依然沒能制止猛烈的日元升值趨勢。事后證明,這一政策對日本是個巨大的災難。加上涉嫌里庫路特公司股票受賄案,宮澤原本順風順水的仕途第一次出現大的波折,并被迫于1988年12月辭去當時竹下內閣的副首相兼大藏大臣職務。
個人摔跟頭,一黨跌大跤。三年后,宮澤個人成功地重出江湖,以72歲高齡繼任海部首相出任日本第78任首相,并在首相任內通過《聯合國維和部隊合作法》,派遣自衛隊赴柬埔寨。但日本經濟泡沫崩潰引發的金融體制動蕩,以及自民黨提出的政治改革法案受挫,使得自民黨內發生分裂,內閣不信任案終被通過。隨后的眾議院選舉中,自民黨敗北,宮澤被迫內閣總辭職,細川護熙領銜的八黨聯合政府實現戰后日本的首次政權輪替。
“丟失政權”挫折巨大,宮澤畢竟領導了經濟高速成長時期的日本。他的輕武裝、擁護憲法、奉行積極財政政策的理念,使其被定位為“保守派的主流”,代表了自民黨相對良好的一部分。因此,有著“戰后史證人”之稱的宮澤依然有翻盤的可能。
五年之后的1998年,78歲高齡的宮澤應已經奪回政權的自民黨時任首相小淵惠三之邀,出任大藏大臣。此時的日本經濟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中。面對亞洲金融危機的挑戰,“新宮澤構想”浮出水面,包括倡議建立總額300億美元的亞洲基金,其中150億美元用于滿足遭受危機國家中長期資金需求,150億美元用于滿足短期資金需求。2000年2月,日本按照“新宮澤構想”,為印尼、韓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提供了210億美元資金,其中135億美元為中長期貸款,75億美元為短期貸款。此外,還為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提供了22.6億美元的貸款擔保。
宮澤被公認為是日本頂尖政治家中的“國際派”人物,其流暢的英語被美國媒體譽為“比帶有南部口音的克林頓要地道”,在同外國政要打交道時游刃有余。宮澤自小學習漢語,喜歡東洋思想,并稱自己的“精神支柱立足于漢學的素養之上”。
宮澤在任時主張加強亞太地區各國間合作,并在許多場合強調日中兩國友好合作關系。小泉以首相身份參拜供奉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而致日中關系冷卻后,2005年5月,宮澤在東京自民黨本部發表演講時表示,日本應堅持不懈同中國開展對話,以改善日中關系。在談到日本自衛隊在海外開展活動時,他說,無論出現什么情況,日本要把在外國不使用武力作為一項“鐵的法則”,在這一問題上是不應讓步的。
被視為政治“鴿派”的宮澤給人溫和、穩重的形象,但具有非常強的雄辯能力。上世紀70年代就任外務大臣時,他與前蘇聯的外長就北方領土的談判成為美談。
2001年,在舊金山講和會議50周年紀念慶典上,宮澤作為惟一在世的當時會議的出席者發表講話,提出了應該允許行使部分集體自衛權的主張,成為留給21世紀日美關系的遺言。如今,這位惟一的健在者也已辭世,在日本走向正常國家的過程中,不知他的話將留音幾何?
作者為《財經》雜志資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