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患有“恐高癥”——視高脂肪、高膽固醇、高鹽高糖飲食等為洪水猛獸。于是轉而求“低”。但醫學專家認為,盲目求“低”不但對健康無益,而且有害。
低脂肪高脂肪之害眾所周知。然而飲食中脂肪含量越低越好嗎?對此,專家提出忠告:肥胖者限制脂肪攝人是對的,但體重正常的人為防范心腦血管病而選用低脂肪食譜須慎重。因為此舉可能使胰島素分泌過多的綜合征乘虛而入。專家的解釋是:以蔬菜、水果一類低脂肪食品取代肉類與奶制品,會導致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過高。促使人體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幫助分解糖分,從而引起體內一系列有害變化,如血中“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有害的甘油三酯含量升高,血壓上升。血糖增加,損害血管,其結果與高脂肪“殊途同歸”——為心腦血管病開了“綠燈”。
低膽固醇低膽固醇食譜的確可以使心臟受益,但也可能招致其他疾病,如中風、肺炎、肝病乃至癌癥。由此而引起的死亡比例與高膽固醇差不多,甚至更高。研究證實,低膽固醇可使細胞膜脆性增加,導致血管壁脆弱,腦內小血管缺乏外周組織的支撐作用,因而抵抗血壓變化的能力減弱,易發生血管破裂出血。故限制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只適宜于那些體內膽固醇水平超標者。
低鹽心血管病專科醫生發現,食鹽的攝入量對中老年人的血壓有明顯的影響,但對心血管病的發病率并無明顯的影響。食鹽攝入量較多的人,其血壓比較高;而食鹽攝入量低的人,雖然其血壓不一定高,但仍然可能患動脈硬化和冠心病。是否需要低鹽飲食,應視自己的健康狀態而定。有腎臟疾病和慢性胃病者,應限制食鹽的攝入量,以少吃鹽為宜。除此之外,血壓正常的人不宜盲目吃低鹽飲食。
低血壓不少患有高血壓的中老年人長期服用降壓藥,經監測血壓已降至正常值以下,理應根據病情調整降壓藥,但他們認為血壓偏低不妨事,仍按原來的方案服用降壓藥;還有一些中老年人,在體檢時發現血壓不高反而偏低,而他們認為血壓偏低更安全,可以聽之任之,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來干預。事實上,低血壓(血壓低于90/60毫米汞柱)的危害程度不亞于高血壓,低血壓也可能引起心腦供血不足。因此中老年人對低血壓不能輕視,如低血壓是由降壓藥引起的,則調整用藥方案。平時血壓偏低的中老年人,應首先查找病因,如患有貧血、慢性胃出血等病時要及時診治;平時要加強體育鍛煉,可適當增加鹽的攝入量,力求保持血壓在正常范圍。
低體重過分肥胖不僅影響體形,而且易患多種疾病。但須注意,所謂過分肥胖乃是指體重超標25%以上。如果超標在25%以下,不僅無害,反而有益于健康。大量研究資料顯示,“有錢難買老來瘦”的觀點已經過時,應代之以“胖而不過優于瘦”的新養生觀。人到中年以后,明顯消瘦很可能是結核病、糖尿病乃至癌癥臨身的一個信號,應及時到醫院診治,并加強營養,力求恢復正常體重。
患了冠心病同樣能長壽 李欽儔
冠心病是嚴重危害人們身心健康的常見病,但并不是不治之癥。只要我們正確認識這種病,思想上不背包袱,及時就醫,按醫囑服藥,注意保健,就能帶病生存,能與健康人一樣延年益壽。
為什么說冠心病患者也能延年益壽呢?這主要得益于兩個方面。一方面主要是冠狀動脈循環有很大的潛力,也就是說有很大的儲備力。這種儲備力的主要原因在于冠狀動脈存在著側支循環。側支循環大多由原來就存在的細小血管擴張增粗而形成。由于心臟有這種自身保護能力,隨著病程的延長,側支循環會更加豐富,吻合的血管會變得更粗,從而使狹窄的冠狀動脈遠端的血液循環大大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缺氧的癥狀還會隨之改善。
另一方面是通過采取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在此不討論、精神調攝、飲食調節、適量運動等綜合性的治療措施,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有望穩定和減輕,甚至逆轉和消退。
(1)堅持服藥。冠心病患者要堅持ABC治療方案。A,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藥阿司匹林,該藥有抗凝、預防心肌梗死、穩定斑塊的作用。B,使用降低心肌耗氧量藥B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該藥有降血壓、防治心絞痛和心肌梗死、保護心臟的作用。c,使用降低膽固醇藥,如辛伐他汀,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穩定和減輕斑塊的作用。除此之外,若有胸悶、心絞痛等癥狀要加用硝酸酯類藥,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也可以服用中成藥丹參滴丸、麝香保心丹、速效救心丸等。
(2)精神調攝。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可引起冠狀動脈痙攣,誘發心絞痛,為此冠心病患者切忌暴怒、驚恐、思慮過度、過喜等。
(3)調節飲食。飲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可過飽,晚餐量要少。不吃或少吃油膩和過甜的食物,比如動物內臟、肥肉、蛋黃、奶油等。而洋蔥、黑木耳、芹菜、海帶、紫菜、香菇等有降低血液黏度、預防心肌梗死的作用,可常吃。要戒煙限酒,不喝烈性酒,適當飲紅葡萄酒對軟化血管有一定的好處。不宜喝濃茶及咖啡。
(4)起居有常。冠心病患者要有充足的睡眠,做到早睡早起,防寒保暖,特別是冬天和天氣突變時要減少外出,不要逆風行走。性生活要嚴格節制。要保持大便通暢,切勿用力排便。
(5)適量運動。運動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建立側支循環,對冠心病患者有益。但運動要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最好選擇有氧代謝運動,比如打太極拳、做體操、騎自行車、打乒乓球等,不宜做劇烈運動。要避免重體力勞動和突然用力,走路、上樓梯、騎自行車均宜慢。
(6)積極治療并存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高血壓不僅是冠心病的病因,而且會加劇冠心病的進展,應切實控制好血壓,最好降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不僅易并發冠心病,而且使冠心病更難控制,一定要控制好血糖。
因此,只有“多管齊下”,才能使冠心病患者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