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樓林立、車如潮涌的現代社會,一些人會出現頭痛、頭昏、乏力、腹瀉、皮炎、關節疼痛及全身不適等癥狀,經專家診斷,原來是患了一種現代文明病——缺磁癥。
地球外包圍著一個碩大的磁場,人們生活在0.35~0.7奧斯特的地磁場中間,并相應形成人體自身的生物磁場。像離不開陽光、水和空氣一樣,人也離不開磁。人類的生長、發育、生殖和身體健康,都與地球磁場有關。醫學研究表明,人體的新生細胞是圓形的,其中含磁量是衰老細胞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可見提高含磁量可以延緩細胞的衰老,延長人的壽命。細胞缺磁。呈現三角形,會加速衰老,裂變減弱,活力變差;血液缺磁,會增加黏稠度,減少活力,血管壁上易匯集雜物甚至堵塞,使心臟負擔加重,易患心腦血管病;神經缺磁,則會出現自律失調、情緒不安、智力下降;皮膚缺磁,就會變得粗糙無光澤,皺紋早生。
現代城市,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鐵塔明顯增多,屏蔽了地磁場的作用;縱橫交錯的電線、電纜及川流不息的車流遮住了大自然的磁場;所飲用的水不再是直接來自江湖,都系由導磁體鐵管輸送而來,磁性被吸收而削弱,環境污染對自然水源的破壞,使水中的自然磁性消失;食物,則大都系加工食品或是經精細制作,缺少較多的礦物質,使體內充磁物質減少;另外,現代人到大自然中活動的機會減少,很少直接接受天然磁場的輻射,因而不能充分享用地磁。
磁對人體健康關系重大,而缺少磁對機體健康的損害又是潛移默化的。我們應該像注重藥補和食補一樣,采用種種途徑科學“補磁”。比如:經常飲用磁化水,多去大自然中旅行,以直接向自身充磁,促進新陳代謝;睡眠時盡量使身體順南北方向(頭北腳南),以使自身細胞在天然磁場的作用下更多地得以有序化;多食用含礦物質豐富的蔬菜和水果,以增強機體接受磁輻射的能力;經常沐浴在陽光下,進行適度的體育運動,以推進自身產生生物電磁;科學使用磁性生活用品,如磁性枕頭、磁性鞋、磁性腰帶、磁療床等,以及用磁性膏藥貼于特定的穴位上,都可達到增加人體磁力和改善生理功能的積極效果。
女性易發胖年齡段
很多女性可能認為中年是“發福”的危險時期,殊不知20~30歲才是最需要警惕的長胖年齡段。
澳大利亞迪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分析700名女性的體重數據發現,這一年齡段的女性中41%的體重在4年里平均增加了2.5千克。對此,研究人員展開了導致女性長胖因素的全面調查,內容涉及心理、社會關系和環境。
“畢業離開學校后是女性特別要注意的一個長胖危險期,很多女性離開學校開始工作之后都減少了參與運動的時間。此外一些女性還會為自己吃巧克力、薯條等高熱量零食找到一個借口,因為工作量大,所以需要補充充足的營養物質。同時,一些女性還會因為1二作壓力大而暴飲暴食發泄自己的情緒。”該研究的負責人凱萊博士分析說。
20~30歲女性的體重最容易飆升的另外一個誘發因素是“婚姻”。很多女性因為結婚,飲食習慣變得和自己的丈夫一樣,食欲也大增,這樣體重自然而然就會升高。另外,結婚之后多數女性的業余生活是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或者光盤,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和朋友、同學外出活動。
懷孕是令20~30歲女性體重劇增的第三個原因。很多女性生完孩子之后就再也不能夠恢復到懷孕之前的體重。懷孕要注意胎兒的安全成為不少女性不運動的一面“擋箭牌”。在這期間,很多女性徹底放棄了控制飲食的想法。據此,凱萊博士認為,其實懷孕女性也應該合理計劃自己的飲食和活動,而不應該毫無控制地放開胃口吃。
最后研究人員還提示,因為近年來蔬菜價格不斷上漲,一些蔬菜的價格甚至于超過肉類的價格,從而導致一些女性購物時偏向挑選肉類,減少蔬菜。“但是我們需要明白蔬菜對于控制體重的重要性。”研究人員說。